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功勋模范人物采访录⑤|刘学东:争分夺秒与病毒“贴面”搏斗

2023-01-11 09:06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刘学东(左一)与同事们现场会诊。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这是呼吸科医生最被需要的时刻。

“中国医师奖”获得者,青岛市新冠肺炎医疗专家救治组组长,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本部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刘学东已从医近30年,她曾抗击过“非典”、斗过甲流、支援过定点医院和方舱,但她坦言,从未像现在这样忙碌。呼吸科、综合病区、急诊需要她会诊,给出可行的“救治方案”;新形势下,全院医务人员都要学习新冠相关知识,她又成为培训教师;综合病区收满了,急诊仍不断有病人在等待,希望尽快可以有一张病床,她又要去协调,为综合病区腾出一些空间……忙碌的刘学东渴望自己能有“分身术”,这样才能守护更多患者。

一年多次进驻定点医院,探出多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路径

医护人员本都是平凡的人,但在危急时刻,他们就是英勇的战士。刚刚过去的2022年,作为青岛市新冠肺炎医疗专家救治组组长,刘学东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她多次进驻青岛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与新冠病毒“贴面”搏斗,守卫着疫情防控的“生死线”。

2022年,在进驻定点医院期间,她针对短时间内收治患者数量大、病情复杂的形势,紧急给每个医疗队配备儿科医生,成立儿科重症梯队,做好培训备用。正是这种关口前移的意识,使12岁突发危重型哮喘伴急性喉炎的中学生成功获救,两例剖腹产手术顺利完成,1.6公斤的低体重早产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此外,她提前将14个病区的抢救备用药物、床边抢救设备、抢救梯队等按照标准化、同质化配置,优化了救治流程和联动支援体系,带领综合医疗专家组制定标准风险判定指标,每天早晚两次按病区会诊梳理每个病人,做好危急重症的高风险预警识别和应急处置,成功应对9位80岁以上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的救治,确保患者安全。

这些工作听起来很简单,但几乎每一项都需要和新冠病毒“短兵相接”。自2020年至今,那既厚重又闷热的防护服,早已成了刘学东的工装。除了尽力治疗和照顾患者,她还利用休息时间认真研读文献、分析数据,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拼尽全力和病毒赛跑,一定要在救治上、研究上跑在它的前面。

最大限度扩容救治能力,守住重症患者“生命之门”

当前,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当务之急是保健康、防重症。自去年12月以来,医院的接诊压力不断攀升,急诊日总诊治人次翻倍增长。刘学东说:“大部分是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老年患者,需要及时收治到呼吸与危重症科。床位、医疗设备以及人员力量等多个环节都面临着压力。”

为保证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市立医院本部在保证日常诊疗的前提下,先后开放了20个综合病区,每个病区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30-40张重症床位。呼吸科专家对所有收治新冠病人的病区进行分片包干、巡查、巡视、会诊,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需要“上”呼吸机的患者,立刻转到重症病房或呼吸科病房。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有效的呼吸支持至关重要。因此,一个医院的呼吸科在当下责任重大,也最忙碌,刘学东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要为救治让路,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已不断有患者康复出院。”

一天共有24小时,刘学东几乎都待在医院。每天累到倒头就睡,但睡眠总会被打断,因为临床需要她远程敲定复杂病情的治疗方法,有时还会紧急让她现场会诊。刘学东说:“只有我们扛下来了,更多患者才更安全。”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日报》:千余篇监督报道,推动“城市之变”

2023-01-11    青岛日报

越努力,越幸运!青岛获批众多“国字号”试点,先行赢得先机

2023-01-11    青报观象山

重磅!2023年青岛教育工作要点发布

2023-01-10    青岛新闻网

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蓄势蝶变,多个载体项目迎来大进展

2023-01-1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早知道|2023年青岛教育工作要点发布 青岛32家公立医院实现47项检查检验结果共享

2023-01-11    青岛新闻网

对话青岛中青林集团林栋: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机品牌

2023-01-11    青岛新闻网

青岛今天白天晴转多云 最高气温8℃ 最低气温5℃

2023-01-11    青岛气象

最新: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最后一个TBM区间顺利贯通

2023-01-10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