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圆满收官 我市31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 惠民9.2万户
青岛新闻网12月22日讯(记者 朱颖)记者今天下午从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 2022年,我市计划改造318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9.2万户,改造户数位居全省第一,投资39.6亿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
城中村改造:29个城中村全部启动签约,签约率达96%
2022年计划启动改造29个城中村、续建项目58个、投资122.6亿元。目前,29个城中村全部启动签约,签约率达96%;58个续建项目有力推进,其中10个项目(城阳3个,平度4个)已经完成回迁。共完成投资228.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86%。
部分区加压奋进,提前启动计划外6个城中村改造,其中崂山区4个、城阳区2个。主城区最大城中村片区——张村河片区实现突破,计划三年改造的12个城中村,首年即启动签约8个。
老旧小区改造: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总投资约39.6亿元
老旧小区改造以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为突破口,注重小区内部外墙、道路、绿化、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外围市政系统建设相关联,协同推进小区周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商业网点优化亮化、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全力提升老旧小区功能品质。
目前,已加装电梯270多部、增加停车泊位8000多个、外墙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安防智能感知设施6048套、公共休闲健身场地94片、6.3万平方米,对216个小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总投资约39.6亿元,通过财政引导、融资贷款、居民出资、企业投入、军地共建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降低老旧小区改造对区(市)财政的依赖度。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平度市积极探索军地共建新模式,共开展军民共建项目8个。西海岸新区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落实居民出资责任,将居民出资与改造标准挂钩,并围绕参与率、支持率、出资率、物业覆盖率等指标竞争选定优先改造小区,引导居民出资410万元。
记者提问
1、记者:刚才丁局长也提到了,青岛主城区最大的城中村片区——张村河片区改造在2022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请问目前进展如何?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郑卫:张村河片区共有12个社区尚未实施改造,涉及原村民2万余人,外来人口6万余人,近7600处住宅和212万平方米非住宅,总拆迁面积约320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崂山区把加快推进张村河片区改造作为贯彻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主战场,上半年,我们从张村河南岸入手,仅用37个签约日就基本完成张村河南、刘家下庄、李家下庄、孙家下庄4个城中村的补偿协议签订工作,实现“一年任务、半年完成”。通过自我加压,下半年,提前启动了董家下庄、张家下庄、郑张、南张等4个计划外城中村的改造,并完成协议签订,全年完成片区12个社区中的8个社区改造搬迁,其中4个社区签约率100%,跑出了村改“崂山速度”。截至目前,张村河片区已搬迁住宅房屋4000余处,拆除各类建筑158万平方米,惠及3800余户家庭,4个安置区已开工建设,超额完成三年攻坚年度任务。
具体推进中: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不与民争利、让利于民”贯穿城中村改造始终,通过优化安置补偿标准,兜底解决“两代同住”“多代同住”的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修订了安置区建设基本标准,确保安置房建设质量“不低于一般商品房”,按照“安置选在哪,群众说了算”的原则,安置区都选在居民满意的位置,并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居住习惯以及得房率等因素,提供5种户型供居民选择,确保群众利益最优化;通过土地收益按规定比例返还、货币化补偿、配建集体经济发展用房等方式,为社区集体经济留足后劲,给社区和居民吃下增收“定心丸”。
二是坚持顶格推进,合力攻坚。紧扣改造所需、群众所盼,加强统筹组织,形成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的良好态势。在组建旧城旧村改造指挥部的基础上,同时设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靠上推进的张村河片区改造前线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坚持“一线工作法”,组织攻坚专班下沉社区,做到干部在一线攻坚、任务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同时,城市更新、街道、执法等多部门全面参与,主动对接、通力协作,在搬迁推进、违建拆除、矛盾化解、法治保障等各环节各负其责、协同推进,为打赢改造攻坚战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障。结合“基层基础建设年”,纵深推进“六基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签约、包户动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三是坚持产城融合。一方面,坚持基础先行,在实施村改的同时,优先建设路网、管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合肥路、高荣路等20条市政道路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海大配套初中等加快建设,打造舒适便捷宜居环境。另一方面,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设计。邀请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对标国际水准编制了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按照“水脉智谷”的目标定位,聚焦生态、产业、品质、效率、活力五大维度,打造集“生态公园城、科技创新城、国际品质城、低碳高效城、怡居乐活城”于一体的未来之城。
四是坚持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在政策把握上,“一把尺子量到底”。比如,对张村河片区12个社区整体性推进,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政策尺度、统一建设标准,一定三年、全片统管。严守政策底线不变通,“一宅一台账”统清底数,不开口子、不留尾巴,避免了攀比观望等现象。在工作程序上,规范意见征求、民主决策等工作流程,通过“一封信”到户到人,一次性详细告知,做到兜底透明,让群众看得明、听得懂。对房屋面积认定、评估以及签约进行公开,以全过程公开、全流程监督赢得群众支持。在组织推进上,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组建法律团队提前介入,制定法治保障作战图、重点任务工作表,实现安置补偿协议法律顾问审核全覆盖;并就继承纠纷、分家析产等方面问题,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化解各类民事纠纷900余件次。同时,制定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工作规程,依法依规推进剩余房屋清零。
下一步,崂山区将紧扣“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蹄疾步稳推进张村河片区改造,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示范窗口区。
2、记者: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社会关注、居民关心,但是诉求繁多且不统一,要想真正改出得民心、合民意的成效,需要下大力气开展细致工作。我想问一下,平度市作为2022年我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较多的区市,平度市采取了哪些做法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得民心、合民意,改出新成效?
张夕强:为了不断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平度市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下大力气、下足功夫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一是“改”出新面貌,“造”就幸福感。自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全面铺开以来,平度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诉求,下足“绣花”功夫进行织补式更新,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全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13个、惠及居民13000余户,推动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二是尊重群众意愿,改到群众心坎上。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广泛听民声、聚民智,推行“点菜式”改造,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提前摸清群众对小区改造的实际需求和共同愿景,按照“一区一策”原则,精准化制定改造方案,并收集居民反馈意见,认可度不低于2/3方可进行改造,切实将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纳入改造内容,确保改到群众心坎里。
三是鼓励群众参与,改出群众归属感。坚持居民全程参与,创新“政府补助、平台托底、居民参与”多渠道资金筹措模式,出台青岛首个——《平度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投入资金管理办法》,消除群众疑虑,提升改造积极性。构建党建统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党员、楼道长、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的共管共治新格局,从“无人管”变为“合力管”,共建和谐美好新家园。
四是紧贴群众需求,改出群众幸福感。坚持边实践边提升,根据居民需求不断升级改造内容,实施“1+N”宜居改造,即在做好道路、绿化、环卫设施、雨污排水等基础类内容改造同时,将居民反映突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休闲健身设施、外墙保温、加装电梯等完善类内容纳入改造范围,实现“面子”好看、“里子”好用,一批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多年的设施老旧、配套功能不全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民生没有终点。平度市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干劲不松,纵深推进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3、记者:城阳区今年旧改回迁工作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无论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均给予了多角度、多方位报道,看到老百姓喜迁新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充分反映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请问城阳区旧改回迁进展如何?如何保证安置房质量让老百姓住得安心?
杜秀东:城阳区把旧村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拆迁到安置房建设、到设施配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需求,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让人民成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以来,城阳区新启动8个社区改造,加快推进56个社区续建。截至目前已回迁了12个社区,本月26日、27日将再回迁3个社区,全年回迁15个社区,惠及群众8300余户,年度回迁数量全市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市民的关切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在全市第一个出台了制度化的安置房质控管理办法,严把5个关口,确保安置房品质不低于同等商品房,努力让市民住得更舒心更便捷。
一是严把规划设计关,让居住环境更有品味。从规模、业绩、信誉等方面综合考虑,选聘排名靠前、资质等级高的设计单位,同时我们要求至少选择3个以上设计团队进行方案比选,确保安置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避免“千城一面”。同时,坚持让利于民,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位置留给回迁市民,做到“安置房建哪里、户型怎么设计搭配,都由居民说了算”,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居民。
二是严把施工建设关,让建筑质量更加优质。通过信用等级加分等措施,确保信誉好、实力强的央企国企作为施工总承包。选择有一定从业经验的街道干部、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对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全程跟踪监督。创新施工工艺展示、设备材料封样、样板先行“三项”制度,把施工现场充分“曝光”给居民,做到“房子好不好,市民把关说了算”,真正把监督权交给居民。
三是严把工程验收关,让群众参与更加暖心。按照与商品房“同标准、同要求”的原则,抓好重要材料、设备品质验收,确保安置房配套设备选取国内一线品牌,更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比如在安置房的电梯选择上,我们要求全区的安置房电梯必须选择国内前十的品牌,这就充分保证了电梯供货、安装维保得到很好的保障。突出消防、规划、单体等重点环节验收。创新实施居民参与分户验收,质量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做到分户验收全覆盖,真正把知情权交给居民。
四是严把设施配套关,让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与安置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相关教育、医疗、商业、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等配套,力争与安置房同步交付使用。比如在面对红岛河套启动全域旧改6年、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的不利局面下,城阳区接手以后,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突出抓好给排水、供热、路网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热源、模块化污水处理设施。今年我们投资7亿元,对红岛宁家、河套下疃等社区实施了分布式热源、供水管网和路网配套,6个社区提前回迁。我们以每平方米不低于660元的标准做好安置区的室外配套,建设全过程征求采纳社区居民意见,改变过去重单体建设、弱景观配套、轻文体活动场所的现象,真正把参与权交给居民。
五是严把服务管理关,让物业服务更有温度。参照新建商品房物业管理模式,选聘一流物业服务企业,避免以往社区主导物业而出现的不专业问题。组建区属国企、社区、物业公司为主的常态化维护专班,定期征求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意见建议,实行社区居民、主管部门等多方评价赋分机制,对评分不合格物业,启动物业费调整或解聘、重新选聘物业程序,真正把评判权交给居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城阳区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奋发有为,全力加快建设进度,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保质量。让群众全程参与安置房的规划、建设、选房等各个环节,严控容积率、绝不与民争利,真正把安置房打造成良心工程、精品工程。
二是保进度。建立回迁逾期提醒、超期问责机制,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积极顺应社区居民迫切回迁意愿,努力让群众早搬新家、放心回家。
三是保安全。树牢底线思维、风险意识,把依法依规贯穿改造全过程;强化群众全程监督、监理专业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等作用,确保旧村改造安全生产。
4、记者:据了解,平度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工作从2020年大规模实施,仅当年就启动改造项目36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难点是征迁工作,开展房屋土地征迁的重点是做好群众工作。我想问一下,平度市在加快城中村改造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创新的做法,有什么样的群众工作经验?
张夕强:2020年以来,我市累计实施50个片区改造工作,开建安置房项目24个,涉及近1.3万栋老旧房屋,惠及村民8600多户、3.1万人,腾空土地1.5万亩。截至目前,6个安置区竣工验收,14个安置区主体已经完成。之所以在旧村改造方面推进顺利,主要是因为我市创新实施“政府主导、统一政策,平台公司负责土地熟化、安置房建设,镇街负责群众拆迁工作”模式,搭建了以国有公司为主的旧改平台,以市场化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合作,实行一体化规划、配套、开发建设。在旧村推进过程中,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造理念,坚持“阳光拆迁法”“群众工作法”,做到“让利于民”。
一是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充分考虑改造村庄和搬迁群众的利益,统一制定了改善性住房面积、临时性过渡、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补助等补偿补助标准,给予改造村集体预留20%经济发展用地等扶持政策,并设立了每户5万元速迁奖励,村庄全部签订协议且搬迁腾房率达到100%后,集中为各户发放,目前已发放速迁奖接近1.6亿元。
二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是否改造、安置区选址、安置房户型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成为旧村改造、未来宜居生活的“设计师”,选择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户型用于拆迁群众安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临时过渡。
三是做细做实群众工作。2020年以来,我市旧村改造项目累计深入群众家中开展意愿调查、评估签约等群众工作近3万人次,顺利搬迁拆除老旧房屋8000余栋。今年4月,我市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要求,发起了城市更新滞留户群众工作专项攻坚活动,属地街道和29个市直单位利用4个多月时间,坚持与搬迁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以真情实意响应群众呼声,用诚心、真心、耐心换来了搬迁群众由“要我拆”转变为“我要拆”,全市共搬迁扫尾119栋滞留房屋,其中56栋滞留10年以上,影响9个项目的滞留房屋已全部清零,切实增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改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民心所向、改出了攻坚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