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万载重吨,全球第六!青岛这座船厂的订单已排至2026年
忙碌的全球海运航线上,正涌现出越来越多“青岛造”大船的身影。
12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北海造船)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5500TEU集装箱船5号和6号船,在造船一区联合厂房同时举行开工仪式并顺利开工。
不久前,青岛北海造船还与比利时船东CMB再次签订10艘21万吨散货船订单。
1-11月份,青岛北海造船的接单量达到336万载重吨,位居世界船厂排名第六位。其中,超大型矿砂船业绩居全球第一,大型散货船市场占有率世界领先。
这样的表现,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企业,青岛北海造船从一所小小的修船厂,成长为跻身世界前列的造船企业,恰是青岛造船业蝶变的缩影。
岸线曲折、水深港阔、靠近国际主航道,有着发展造船业的天然基础,因港而生、因贸而兴的青岛,注定将在全球造船版图上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放眼望去,胶州湾湾口南侧,塔吊林立、热火朝天,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船下水,它们从这里驶向全球,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一条千亿级产业链正高高隆起,并连续2年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评价。
眼下,青岛开启新一轮产业链提升行动,海洋装备产业链被列入重点布局的24条产业链之一。一个个实打实的大订单,让我们看到了产业可期的未来。
01
从修船所,到世界第六
青岛北海造船既是青岛海洋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也是青岛船舶工业的发端。这间创办于1898年的小小修船所,直到十几年前还是以修船见长,造船一直是“短板”。直到2004年搬迁至海西湾后,青岛北海造船燃起了“建大坞、造大船”的愿望。
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岛北海造船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补上了“短板”,实现年造船能力300万载重吨,年修船212艘,生产救生艇500艘,海洋平台4座。
近年来,除了布局原有的大型矿砂船、大型散货船、大型修船改装等优势业务外,青岛北海造船还积极拓展集装箱船、大型油船等高附加值主建船型,向主建船型突出、造修技术先进、质量效益领先、品牌影响力大、综合竞争力强的全球知名船海企业发起进击。
受疫情打破全球供应链平衡的影响,2020年年中以来,国际运价持续飙涨,带动造船业市场需求短暂提升。加上船舶行业典型的替换周期需求也从2021年开始叠加释放。新景气周期里,持续苦练内功的北海造船迎来了大机遇。
7月22日,青岛北海造船建造的32.5万吨超大型矿砂船BOKM GUAIBA轮在青岛顺利交付;5月18日,21万吨散货船“山东和平”轮顺利交付;3月30日,云交付32.5万吨超大型矿砂船BOKM DALIAN轮……
今年以来,青岛北海造船打造的一艘艘“巨轮”,相继从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驶向全球。眼下,正在北海造船加紧生产和等待生产的船舶还有很多,其生产线平均排期已至2025年。“其中,公司2号造船坞订单已排至2026年,基本保证公司未来2到3年的生产连续和稳定。”青岛北海造船副总经理杨树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放眼船舶圈儿,这样的订单量在全球都数得着。
今年1-11月,青岛北海造船的接单量已达到336万载重吨,位居世界船厂排名第六位。其中,21万吨散货船作为北海造船的主建船型,已累计承接了超过30艘订单,包括常规燃料动力、LNG双燃料动力、氨燃料READY等船型。
与此同时,青岛北海造船的超大型矿砂船业绩早已位居全球第一,大型散货船市场占有率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除了市场需求、船龄替代等周期性因素外,北海造船“升格”,也是企业加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2021年底,成为武船集团子公司五年后,青岛北海造船重回中国船舶集团二级子公司序列。根据中国船舶集团改革发展方案,现青岛北海造船已统一管理青岛武船场地设备、资源,代管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一体化管理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一个新的“北船造船”重新出发。
“青岛北海造船自2021年底成为集团公司直管的二级单位以来,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12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盛纪纲到青岛北海造船检查指导工作,对重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在业内看来,有了这一成功样板,“中字头”船舶海工企业未来或将对青岛进一步“加码”。
02
龙头引领,集聚成势
北海造船的成长史,是青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缩影。事实上,青岛具备发展壮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的优势。
周边60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二的船舶产能、150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中、日、韩等全球90%的船舶产能……青岛地处世界造船工业显著位置,有着发展造船业的天然基础。
近年来,青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优势特色产业。
新注册企业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12月初,青岛市海工装备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近3000家,其中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813家。
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根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青岛市完成海洋生产总值4684.84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同比增长17.1%,占GDP比重达30%以上,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速超过18%。2022年上半年,青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延续上升势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
产业集聚已经成型。当前,青岛拥有西海岸新区海西湾、即墨女岛等2个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并加快培育发展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核心区、即墨区蓝谷、胶州市上合示范区等3个高端海洋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着力形成“2+3”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布局。
其中,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示范基地作为我国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造修船基地之一,集聚了青岛北海造船、中海油青岛海工、中石油青岛海工等船舶海工装备龙头企业以及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中国船柴、海西重机、海西重工、海西电气等研发及配套设备企业,形成了以造修船、海工装备制造为主,船舶配套及研发同步发展的产业集群。
产业链链主企业的能级明显提升。一个区域海洋装备产业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龙头企业的能级。近几年,龙头企业在青岛加大布局力度。
青岛北海造船不仅助力中国造船业反超韩国重回全球第一,还在海工装备、修船和船舶配套等方面深耕;“重生”后的青岛造船厂,在智能船舶、海上风电装备等多个领域发力布局;中海油青岛海工开工建造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中国船柴交付全球首台高压双燃料主机,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企业和项目都正在为青岛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塑造新优势。
在龙头企业扩容提质、迭代升级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产业链配套企业也加足马力,创新发展。比如青岛双瑞,不仅在船舶尾气后处理产品上持续创新,还自主开发了船用LNG供气系统、船用甲醇燃料供应系统等清洁能源配套设备,加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链合作水平,与龙头企业一起推动青岛的海洋装备产业链水平上台阶。
03
需乘风破浪,也需保驾护航
海洋装备作为海上“大国重器”,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方向。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球经济复苏则推动航运市场向好,多重因素叠加,将我国海洋装备产业推至加速变革的关口。
为了抢抓机遇,广东、江苏、福建等海洋大省纷纷加码布局。山东也在2022年3月发布了《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山东全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要保持在全国的10%以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保持在全国前三位。全力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打响“山东海工”品牌。
《规划》点出,要突出“三核引领”,充分发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的核心引领作用。
肩负“当龙头、做表率”重任的青岛展开部署,谋求在海洋装备产业实现更多突破。
2021年12月,青岛出台《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到做强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打造国内一流的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今年,青岛又将海洋装备产业链列入青岛重点布局的24条产业链之一,作为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目前来看,和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青岛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确实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研发设计能力不足、缺乏高端船舶海工设计机构;船舶海工产业链条存在断点、核心配套技术实力还不够强;高端船舶海工产品的建造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
针对这些不足,《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解决路径,即面向海洋油气、海底矿产和极地资源领域,瞄准大型、高端、深水、智能方向,推动建造企业与研发机构优势互补。
冲击大型化、高端化、深水化、智能化,青岛企业正在积极行动。
青岛北海造船在高附加值船型上的布局逐步深入,尤其是中、大型油轮、集装箱船的市场开拓。目前,青岛北海造船已成功交付MR中程油轮、LR2远程油轮、FPSO船体等中高附加值油轮。
青岛造船厂建造交付的我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是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最大吨级智能集装箱船舶。同时,青岛造船厂还与山东产研先进材料研究院公司、海腾同创科技公司就3万立方深远海桁架类大型智能养殖装备项目以及后续智能海工装备及船体的研发制造展开技术合作,拓展高端海洋装备市场。
破局才刚刚开始。在青岛企业奋力打拼的同时,政府还需进一步做好产业规划,方向引导,政策扶持,聚力搭建产业、研发、人才等平台,为产业进阶营造优渥的生态环境,让船舶及海工装备企业更有信心、有底气投资青岛、重仓青岛。
蓝色的海洋,孕育无限生机,蕴含无限希望。航行在船舶与海工装备这片产业蓝海中,政府要积极服务、优化生态,企业更要主动登上舞台、积极作为,以双向奔赴,开启青岛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作者 长亭 策划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