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山东“包机出海”只为抢订单?事情没那么简单

2022-12-16 22:33    大众日报

近日,要说全网最火的话题,除了卡塔尔世界杯,便是各省陆续组织的“包机出海”抢订单行动了。

连日来,浙江、江苏、四川、广东、海南等省份纷纷“出海”成功。作为外贸大省,山东省的“出海团”也即将奔赴海外。

根据山东省商务厅12月8日下发的《关于组织企业赴境外开展商务洽谈活动的预备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分批次组织企业赴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欧盟开展系列经贸洽谈活动,最早的“出海团”将于12月17日出发。

在众多省份出海归来之际,山东“出海团”姗姗来迟是否只是“跟风之举”?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山东这场包机出海抢订单的行动,早在年初便有迹可循。

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实施外贸固稳提质行动。山东制定了30多条稳外贸政策措施,解决企业用工、通关、物流等问题,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

从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以来,山东坚持政策靠前发力,加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创新,连续出台包括“外贸固稳提质2022年行动计划”在内的《山东省“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三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政策共提出30多条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协同度高的稳外贸政策措施。

根据1月19日山东发布的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来看,2021年,山东省进出口2.93万亿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5%,比2020年增长32.4%,成为拉动经济最快的一驾马车。在2022年底,组织企业抱团出海抢订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那么,在没有国际性展会及贸易峰会等的情况下,年底前大规模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有用么?

还得从《通知》内容说起。根据通知,此次出海的目的地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欧盟均为山东主要进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

先说韩国,山东与韩国最短航距不足200海里,仅在山东的中韩客货班轮航线便有9条,占全国总数的半数以上,每周往返中韩的客货班轮达50多艘次。从贸易总额上看,山东与韩国贸易额占中韩贸易总额近10%,2021年,山东与韩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更是达到了2695亿元。11月4日,淄博刚成功举办2022中韩(淄博)地方经贸合作洽谈会,并将全市对韩合作企业的35个需求与韩方相关机构、企业精准匹配对接,推进项目务实合作,促进外贸合作、稳定,会上,桓台高档皮革智能化制造项目、沂源旭阳智能装备项目等七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

而与韩国相邻的日本,也是山东的重要合作伙伴。据统计,日本在山东现有投资企业1379家,投资总额124.5亿美元。2021年,山东省与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821.5亿元。12月4日,威海市商务局还组织20余家企业赴日本东京,参加2022亚洲纺织成衣展(AFF·东京),并专门成立了驻韩国、日本经贸代表处,实现人员派驻常态化。

目前,中日韩三国已经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形成了东亚统一大市场,深化了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亚太产业链供应链关系,这也为山东与日韩的紧密合作加了又一重保障。

而除此之外,山东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也如胶似漆。截至2022年11月,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699列,同比增加33.4%,开行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缺少展会等大型贸易交流活动,《通知》也给出了积极的应对方案。《通知》显示,赴日本时间为今年12月18~20日;韩国为12月17~19日;越南、马来西亚为12月26~31日;欧盟为2023年1月8~15日。《通知》中还明确提到,“出海团”到达上述国家和地区后,自行安排商务活动及返程时间,这就给报名参加“出海团”的企业留出了充足的预约和谈判时间,保证不“跑空”。

重重“保险”之下,抢到订单已是山东此次包机出海的必然结果,然而,山东此次包机出海的目的,却并不仅仅是抢订单。

完成产业闭环,促进供需平衡

众所周知,工业是山东的优势主导产业,也是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撑,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526个,超过100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截至2021年,山东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分别达到2.72万亿元、10.9万亿元。

今年以来,山东积极应对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局势不稳等不利因素影响,统筹抓好稳定工业经济大盘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一方面,全面助力企业抗击疫情、恢复生产,通过建立工业运行联系服务机制,成立8个联系服务组,指导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进行“一线办公”,千方百计补齐产业链断点,打通供应链堵点,解决资金链难点。

强大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有效的政策帮扶体系,也让山东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2年前三季度,山东GDP增长3969.8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一,名义增速6.57%。

进出口贸易是山东的优势行业,海关数据显示,前11个月,山东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值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整体4.9个百分点。此次包机出海抢订单,无疑是对供给端压力的有效释放。

提升企业知名度,打造更多“巨人”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提到的,此次包机出海,重点面向中小企业,而扶持中小企业,正是山东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山东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365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8%,其中,中小企业达到424万户。

近年来,山东立足工业“四基”、省“十强”产业等重点领域及43条重点产业链发展需要,制定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分类建库、达标升级、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的梯度培育机制,提升中小企业对于“专精特新”政策及认定方式、认定标准的知晓度。省级层面之外,山东同时引导16市制定专项政策,截至去年底配套投入培育经费6.7亿元。目前,山东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77家、瞪羚企业1666家、独角兽企业2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788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6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9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45家,数量均居全国前3。

此次众多中小企业集中亮相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欧盟,无疑会在目的地国家掀起一阵波澜,也为众多中小企业打响国际知名度、助力企业在国际订单的加持下快速发展成“巨人”企业种下良好开端。

扩大贸易顺差,释放内需潜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各地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内需潜力的释放,一定程度上,与国际贸易差额有着紧密的联系。据统计,2022年前11个月,山东省外贸进出口额为3万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其中,出口额为1.82万亿元,进口额为1.18万亿元,贸易顺差6000余亿元。今年前10个月,山东实际使用外资1300余亿元,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00余亿元。

众所周知,工业的强大,离不开人。庞大的工业体系需要足够多的人口支撑。事实上,作为工业大省,山东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而这也为内需打下了强大的基础。拥有庞大的贸易顺差,不仅满足了省内工业制造业的生产需求,也为释放内需潜力留下了充足的动力。

在这场包机出海的行动中,山东似乎已经开始为更远的将来布局。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这样干!来看几个关键词蕴含的青岛机遇与作为

2022-12-17    青报观象山

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2年12月下旬至2023年1月上旬召开

2022-12-1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2-12-1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22-12-1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孕产妇感染了新冠怎么办?别慌,专家为你支招!

2022-12-17    青岛新闻网

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北片区修缮接近尾声,未来将以“夜游”为主

2022-12-17    齐鲁晚报

第一波“阳康”的13条经验!管用!

2022-12-16    闪电新闻

市南区第一批吸入式新冠疫苗来了 想接种的人员看过来

2022-12-16    青岛市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