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2022年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公布,青岛位列第13名

2022-11-22 15:51    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2日讯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95后人才多数是职场新人,年轻且有活力,其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近日,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联合推出《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聚焦95后人才,探索95后求职者的流动趋势。报告公布了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青岛位列全国第13名。

95后人才中,约50%为跨城求职者

报告分析了95后求职人才的特征。据了解,全国共有约2.6亿95后人口(1995-2009年出生人群,现为12-26岁),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16-26岁),占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2.7%。智联招聘拥有约2.9亿用户,月均活跃用户数约4632万;其中近9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1%。在求职人才中,约52%为16-27岁人才,即报告所指的95后人才。

在95后人才中,约50%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这一比例较全国总体求职者中跨城求职比例(40%)更高。从性别看,95后女性求职占比相对总体更高,95后异地求职者中,50%为女性,高于全国总体的42%;从学历看,54%的95后流动人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低于总体的56%;从工资看,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K以下占69.3%,远高于总体的51.9%;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0%,高于总体的18.7%,而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5.1%,明显低于总体的33.3%。

京深沪位居前三,青岛位列第13位

纵观榜单,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中,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佛山位居前十,青岛位居第13位。

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报告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和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作为外部指标,叠加智联招聘提供的95后人才流入占比、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95后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四个内部指标构建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

观察各分指标排名靠前的城市,在高学历人才方面,一线城市及成都、南京等强二线城市排名靠前;在收入方面,京沪及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有优势;在创新方面,深圳、苏州创新活力较强;在文娱方面,旅游城市拉萨、三亚排名靠前,带动整体指数排名跻身前50名。

青岛人才流入占比为1.7%,人才净流入占比为0.7%,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为1.8%,位列第15位;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为2.4%,位列第12位;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为57.1,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9.4,青岛在收入、创新和文娱方面,与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还有差距。

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城市人才流出

从人才流动趋势来看,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人才流出。

分地区看,今年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明显,人才净流入占比为17.9%,明显高于总体求职者的12.9%。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95后流入东部地区占比为60.4%,略高于总体人才的58.5%;其流出占比42.4%,低于总体人才的45.6%,东部地区更能留住95后人才。

分线看,95后更向往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9.1%、3.4%,远高于总体的5.4%、0.4%。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今年,一线城市95后流入占比为21.2%,高于总体的19.0%,人才流出占比为12.1%,低于总体的13.6%;二线城市95后人才流入占比为47.0%,高于总体的44.9%,人才流出占比为43.6%,低于总体的44.5%;说明相对于总体人才来说,95后更愿意留在一、二线城市。

分城市群看,95后更倾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集聚,成渝和长江中游净流出,其中五大城市群合计净流入占比为14.3%,远高于总体的10.2%。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对95后人才的集聚效应强于总体,净流入占比分别为8.5%、5.0%、3.2%,高于总体人才的7.4%、4.1%、-0.4%;95后人才在成渝、长江中游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1.7%,占比高于总体的-0.3%、-0.6%。95后和总体净流入五大城市群占比为14.3%、10.2%,95后更倾向往五大城市群集聚。

报告最后也为各地吸引集聚人才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二是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三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2022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将于11月29日-30日在青岛举办

2022-11-22    青岛新闻网

2022"我为政府工作献计策"活动启动 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2022-11-22    青岛新闻网

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8家 稳居全省首位

2022-11-22    青岛新闻网

青岛:关于新增疫情风险区域的通告

2022-11-22    青岛卫生健康

城阳区11月21日报告的1例确诊病例行程轨迹

2022-11-22    城阳卫生健康局

1069套!崂山区2022年产权型人才住房公开配售

2022-11-22    青岛新闻网

市北区11月21日0时至24时报告的1例无症状感染者涉及的主要风险点位

2022-11-22    市北区卫生健康局

【青青岛观察】迎来又一里程碑 西海岸"芯屏产业"垂直崛起

2022-11-22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