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探索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市南历史城区:让“老故事”绽放“新精彩”

2022-11-17 07:01    青岛日报

■中山路光影秀人气“爆棚”。

■中山路72号、74号变身中山路城市记忆馆。邢志峰 摄

■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中的沉浸影院深受市民游客青睐。王萌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市南区在坚守历史遗存的同时,通过深入细致的文化挖掘,极具创意的现代化表达,实现了对青岛城市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百盛、天主教堂等地上演绎的“光影中山路”项目,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视觉盛宴,成为引爆旺季流量的重要支点;利用修复后的历史建筑打造的中山路城市记忆馆等,可场景式体验青岛发展的历史脉搏,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粹的重要承载地;为里院、广场、街巷里植入的高层次高频次文化活动,提升了城区人气指数,塑造了更为开放、艺术和人性化的历史街区。

建筑修缮传承历史遗存

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街区更新典范,均将突出城市遗产价值放在首要位置。有鉴于此,市南区按照5A级景区建设标准实施顶层设计,充分挖掘历史城区范围内的建筑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赋予老建筑、老街区现代化功能的同时,还原街区的历史风貌。

实现历史城区核心区域房屋征收清零,完成王统照故居、劈柴院等区域内89处违建拆除。按照“最小干预”的修缮原则,组建专业施工团队、专家顾问团队,实施价值要素保护“一栋一册”,全面开展中山路区域15万平方米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和21万平方米区域协同整治。加快黄岛路、四方路、潍县路两侧约50个里院修缮施工,再现老城肌理街景。

每一座老建筑保护修缮前,修缮团队都要对每个承重构件予以鉴定,看看它们是否能够承担使用功能。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对于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给予加固、修复或者更换。即便是更换下来的建筑构建,也会在修缮后的房屋或者微型博物馆中予以留存展示。

面对大部分老建筑内部结构已面目全非、建筑工艺传承人难觅、建筑旧有材料缺失的实际,市南区修缮团队通过对建筑饰面层进行钻芯取样,分析建筑材料的粒径配比、色彩、色彩绘制年代等信息,实施建筑工艺还原。

例如,在对文保建筑青岛商会旧址的保护修缮过程中,市南区特别邀请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多次对设计方案现场复核,并对管理人员岗前培训。还多次邀请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现场交流指导。同时,组织专家、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编写了《青岛商会旧址价值要素保护手册》。

截至目前,市南区已完成历史城区建筑保护修缮5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修缮14.4万平方米、火车站周边等历史城区协同区域立面整治10.2万平方米。

数字技术营造全新感官体验

市南区充分运用元宇宙、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历史街区内的百盛、天主教堂、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以及正在策划中的栈桥、大鲍岛、海上皇宫等地标,接续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视觉盛宴,打造中国首个元宇宙历史文化街区。

今年夏季惊艳亮相的“青岛上街里·光影中山路”系列项目中的百盛大厦裸眼3D大屏,结合中山路当地文化和元宇宙虚拟元素,打造最具青岛特色、最具视觉冲击力的3D大屏网红打卡地;海誓山盟广场亮化项目,依托天主教堂历史建筑,突出浪漫梦幻主题,通过不同调性的节奏,寓意唯美、浪漫的重要人生时刻;肥城路跨街亮化项目,以肥城路及天主教堂作为画面基底,加以星空,云朵元素,将一幅光影“星夜”展现在中山路上;银鱼巷亮化提升项目,在原有宁阳路亮化基础上,配置了特效大屏,轨道投影、赛博朋克风格的艺术装置等5处氛围亮化装置,将年轻酷炫的风格延续至街角巷尾……

9月底正式启用的中山路城市记忆馆项目,通过对近年来陆续发现的老照片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源的梳理组合,利用多层次的图文展示,配合实物以及AR、VR等多媒体手法,讲述青岛自1891年建置开始直至2022年的城市发展历程。特别是通过数字技术打造的《百年中山路》沉浸式影院和百年商街变迁光影巴士,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在带给新奇感与震撼感的同时,也带人重温了中山路的历史记忆,展示了不同年代中山路建筑风貌,使观众在这处沉浸式空间中找寻到了自己过往的回忆,加深了对百年中山路的情感认同,成为展馆中的亮点环节。该记忆馆投用一周后,便成为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热门打卡地。

未来,历史城区将继续运用数字孪生、大数据、AR、MR等技术,线下将打造沉浸式餐秀、夜游、市集、演艺等体验项目,实现“街区街道+高科技多媒体+活动巡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复游率。线上打造虚拟城市景区,实现线上预约购票、线上购物、线上游览等智慧旅游功能。全部完工后,市民不仅可欣赏到夜晚变幻多姿的中山路街景,还能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体验虚拟导游陪伴服务。

为公共空间持续植入高品质文化活动

在市南历史城区保护过程中,通过对违法建筑和城区环境整治,腾挪出大量公共空间。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市南区将这些公共空间还给市民,导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塑造更为开放、艺术和人性化的街区。

在整理完成《中山路金融生活史》《纵横街里》等18本专题研究成果和《圣心修道院专题文史专报》《宁阳路历史建筑专报》等文史专报基础上,在青岛商会旧址建成中山路城市记忆馆,运用虚拟现实、艺术营造和创意视觉科技元素,打造历史城区文脉传承支点和游客流量高地;宁阳路街区打造银鱼巷微型博物馆,展示宁阳路这条小路的百年记忆和居民生活印记。三江里打造“此地有CAI”展馆,展示大鲍岛片区的演变发展更新过程。此外,吴郁生故居微型博物馆也在打造中。

今年,市南区举办首届“上街里”啤酒节,设置“一主四分”五大会场,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消费场景和打卡点位,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打卡”,带动周边商超营业额增长30%。打造聚焦民生、反映城市更新过程的现实主义题材实景话剧《里院》,在拥有百年历史的“三江会馆”所在地上演,该剧将采用系列剧的方式,一季接一季打造,重现老青岛的往日时光,让里院充满烟火气的风土人情重新展现在五湖四海的观众面前。此外,举办“上街里音乐节”、城市音乐角、爱尔市集等300余场不同规模的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持续锁住“人气指数”。

据悉,市南历史城区近期将聚焦服务保障全省旅发大会,攻坚100项重点任务,持续推出各类沉浸式、社交性新消费业态,推动中山路区域商业整体提质升级。加快黄岛路、四方路、潍县路两侧约50个里院修缮施工,大鲍岛核心区域全面开街。推出14条精品线路,建立导游服务团队,展现老城形象。在全市统一部署下,推动青岛老城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中印尼两国元首共同下达指令 “青岛造”雅万高铁综合检测车开跑!

2022-11-1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最大“城中村”迎新机遇 1875户居民2025年将住新房

2022-11-17    青岛新闻网

市北区11月15日报告的8例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涉及的风险点位

2022-11-16    市北卫生健康

图个明白|入冬模式已开启!“青岛牌”暖冬好物可以安排上了

2022-11-17    青岛新闻网

山东第一、全国十三!新能源城市50强出炉,青岛“风”“光”无限

2022-11-16    青报观象山

青岛: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幸福“养老圈”

2022-11-17    青岛日报

青岛今天晴间多云 市区最高气温18℃ 明后两天有小雨天气

2022-11-17    青岛气象

多地教训深刻!务必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2022-11-1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