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实体经济筋骨!崂山区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打造出一批“新引擎”
强健实体经济筋骨的“崂山策”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崂山区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打造出一批引领增长的“新引擎”
实体经济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崂山区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青岛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排头兵,崂山掌握了怎样的发展“密码”?近日,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国家、省、市媒体采访团走进崂山区,强健实体经济筋骨的“崂山策”随之呈现——在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的进程中,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创新发展模式,崂山区加快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构建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微电子、医疗器械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优化生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石,算力大小所代表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左右着实体经济振兴的成效。在青岛,崂山区通过打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升算力水平,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5月15日开工建设,用时5个多月,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具备100P算力,即将投入运营。”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首席运营官彭浩告诉记者,所谓100P算力,大概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PC的算力水平,再形象一些,如果天文学家在20万颗天体的星空图中要定位某种特征星体,算力不足的情况下,耗时可能超过100天,如果拥有100P算力,定位星体只需要100秒。
彭浩表示,定位新型智能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拥有100P算力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成为优化青岛市产业发展生态的重要一环,极大缩减周边企业的算力成本,在支撑青岛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轨道交通、智慧海洋等优势产业高速发展方面提供有力臂助。“我们的理念就是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彭浩这样说。
为实体经济振兴夯实算力基础的同时,崂山区还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以微电子领域为例,由崂山区企业研发的相关芯片产品正持续迈向价值链高端。
“我们先后推出的国内首颗8K 120Hz超高清画质芯片以及单颗支持4K 144Hz芯片,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产品。”在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OT产品线总经理王伟自豪地说道,经过不断增加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公司已在超高清显示、电机变频控制、物联网等技术领域拥有了完整解决方案。“不单单是自用,2021年度,公司对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80%,我们的产品具备高度的市场化能力。”王伟说。
创新模式,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模式创新是崂山区实体经济振兴的又一特色。
由海尔集团牵头,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美的、海信、方太、澳柯玛、小鸭等行业企业,与科大讯飞、和而泰、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是家电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一年来已服务赋能企业80余家,取得知识产权30余项,参与制定标准10余项。
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独特的运营模式。据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总工程师翟翌立介绍,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运营模式,以政府为指导,以行业需求为牵引,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完全体现出开放性、市场化和可操作性。
“中心致力于聚集国内外高端智能家电领域专业人才,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培育了一批在高端智能家电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端智能家电及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翟翌立举例道,此前,变频空调的核心算法等领域长期受到国外技术封锁,为突破封锁、填补空白,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先后在新材料、电机、低功率IPM等领域展开产业技术布局,补齐了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短板,实现了国产化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成熟应用。
加强模式创新,崂山区的“链主”企业正逐渐担负起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任。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链链主企业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中的佼佼者。前三季度,海泰新光实现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52.51%。
“近些年,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充分整合资源,探索光学与不同细分行业产品技术之间的融合,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方华以一块医疗设备显示屏举例,通过与崂山区企业的协同合作,该公司以本土显示屏代替海外某品牌产品,不仅压缩了自身成本,更为本土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渠道,“未来,我们将持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崂山区奋力谱写新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