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秋收:科技赋能好“丰”景 全市秋粮收获面积391.2万亩
青岛秋收:科技赋能好“丰”景
全市秋粮收获面积391.2万亩,总产有望继续保持在170万吨以上
■莱西市院上镇杨柳屯村的玉米机收现场。邢志峰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见习记者 周亚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青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近15年新高。今年,青岛通过引进新农机,采用新农技、新模式,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探索更高效高质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保证全市粮食生产稳中向好,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据农情调度,全市秋粮收获面积391.2万亩,总产有望继续保持在170万吨以上,全市小麦意向种植面积348.7万亩。目前,青岛秋收已基本结束。
今年秋收是一场农耕与技术深度融合的盛会。规模化示范田内农作物颗粒饱满,在轰鸣的农机声中为丰盈国家粮仓贡献青岛力量。
新农技交出首年成绩单:
良田配良法,技术促增收
在胶州市洋河镇金色庄园家庭农场中,有240亩农田采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经过实地测产,玉米亩产510.74公斤、大豆亩产105.67公斤,两种作物合计亩产616.41公斤,实现每亩增收大豆约100公斤。
新技术带来了好收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看似减少了玉米的面积,但由于增加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因此玉米株数不减;通过合理密植,配套玉米大小行、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加强除草、防病虫、水肥跟进等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做到基本不降低玉米的产量,同时还能多收一季大豆,对助农增收、提升大豆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刘方金介绍。
除了增产增收,由于是带状间作,复合种植的方法还对隔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传播有一定效果,可以减少玉米30%左右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大豆的根系有固氮养地的作用,“一亩大豆可以给土壤增加8公斤氮含量,相当于16公斤的尿素,地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会更高。”刘方金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青岛积极推广该项技术,广泛调动种植农户积极性,对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主体,按照先干后补的原则,每亩给予200元的财政补助,以弥补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增加的成本。在技术方面青岛引进了河北农哈哈、山东大华等企业生产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械60余台(套),指导农机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改装现有机具100余台(套),遴选15个大豆品种、6个玉米品种开展品种试验。市级统筹资金20万元,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示范基地1处;每个项目区市统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资金,安排5处以上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基地,通过试验示范、技术集成,实现与推广应用有机衔接。
今年,青岛“超吨半粮”再创佳绩——平度市蓼兰镇青丰基地的玉米今秋实打产量为931.86公斤/亩,在今年夏收期间,该基地小麦实测产量为823.2公斤/亩,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亩产达到1755.06公斤,为近年来最高,实现了亩产“超吨半粮”的目标。
“超吨半粮”高产示范田是近年来青岛按照“吨半粮”高产示范田的要求,针对青岛农业水资源缺乏、水肥利用率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从改革种植方式入手,对科学选种、激光平地、生物堆肥、精量播种、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智能农机作业等单项技术集成创新,形成的以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为核心的“超吨半粮”绿色增产技术模式。今年的测产成绩说明青岛“超吨半粮”在实践操作层面已成熟,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下一步,青岛还将集中打造一批绿色“吨半粮”综合示范展示基地,基地内有种植、有仓储、有物流、有烘干、有加工、有展示,充分融合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数字技术和农耕文化,打造有看点、有亮点、有底蕴的粮食生产综合示范展示平台。
新农机发力减损:
少漏一粒粮,减损即增收
在平度市南村镇贾宗会家庭农场烘干车间里,10多米高的3台粮食烘干机正轰隆隆地运转。黄澄澄的玉米由提升机运至烘干塔内,经过一系列循环干燥、冷却后,从卸料口倾泻而出,经输送机直送粮仓。而这一过程都是通过手机操控,用机械化烘干代替人工晾晒,摆脱了地点和天气的限制,实现粮食的实时烘干。
“前期由于天气原因,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偏高,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一天可烘干55吨玉米。”贾宗会家庭农场为农户提供24小时粮食烘干服务,并拥有1500吨的自然通风仓,避免了粮食霉变造成的损失。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做“加法”,努力增产;也需要做“减法”,努力减损。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节约就是增收”的理念,今年青岛引进并大力推广烘干机、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等新农机。
“我们通过在全市推广新农机,利用农业机械实现减损即增收。以玉米烘干机为例,几小时内就可以完成玉米烘干,烘干后的玉米直接送进粮仓,省去了中间多次运输环节,也不用害怕阴雨天气使得玉米发霉,省时、省工、省力,减少损耗。”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陈言智说。据了解,为了推广烘干机,青岛给予农户购买一套烘干设备的补贴最高达到60万元。“以前是单机补贴,农户们购买意愿较低,现在整套机器补贴,补贴力度加大,既推广了机器又减少了农户压力。”陈言智介绍。
玉米秸秆含有较多的钾、钠、钙、镁等矿物质,总能量与牧草差不多,青贮、黄贮后,是营养价值较丰富的一种饲料。为了让“废弃”秸秆高效再利用起来,青岛今年还大力推广了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打捆机。玉米秸秆用作青贮后,“废弃物”转化为“金疙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打捆机可以实现边收秸秆边粉碎,并打包成高密度裹包,减少占用土地,裹包使用防水材料覆膜,可以露天放置,经过自然发酵后,裹包就可以直接卖给饲料厂或养殖场。”陈言智介绍。
新农机助力今秋粮满仓,农机减损功不可没。今年,青岛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程度,坚持以机械化减少粮食损失,实现粮食种收提质增效。全市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到18万台(套)以上,玉米机收率达到99.6%。在新农机推广下,全市玉米机收提质减损,玉米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2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就可增加粮食生产1万吨以上。
新模式探索“谁来种地”:
土地入“托”,实现“共赢”
“以往秋收是发愁的时候,总得累上一段时间。如今地块相连,农机在田地‘撒欢’跑,种地轻松多了。”青岛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芹说,合作社加快农田碎片化治理,把小田合并改造整理成大田,推动农业生产过程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
王玉芹的合作社今年以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两种模式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共经营土地33600亩,其中3万亩土地为托管,实行“良种、化肥、耕作、播种、病虫害防治、收割”的“六统一”作业模式,涉及前王家庄、前张家庄、白河庙、七甲村、马家西卜村等17个村以及周边崔家集等地,方圆30公里左右。
“对农民的土地我们主要是全产业链托管,即对整个种植环节上的各项工作的托管。但是,近年来很多大公司开始涉足农业领域。今年我们开始做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北京一家农业公司在网上了解了我们合作社后就主动和我们联系,委托我们合作社全程托管了6000亩小麦。”王玉芹说道。按照平均一人种3亩土地的标准,由合作社托管种植,6000亩地相当于节省了2000多名劳动力。
全产业链托管真正实现了“你外出打工,我替你种田”。平度市南村镇桑园村农民张素霞将家中20多亩地托管出去,她表示,“地托管出去后,还是我们的地,农活干得少了,闲时能到就近的服装厂打工,又赚了一份收入。”实行土地托管后,农户只需要在各生产环节完成之后支付比市场价更低价格,就可以实现种地省心管理,赚钱多了,操心少了,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而全程托管意味着企业把土地和资金交给合作社之后,企业就可以完全当“甩手掌柜”。“我最近就在忙这些事,要赶在10天之内把全程托管的这些土地播种完,不然就错过了农时。全程托管的土地就像我自己的土地,整个生产过程都需要我自己去操心经营。”王玉芹说。
实行土地托管后,优质良种、配方施肥推广等农业科技也得到了落实。“我们推广种植的青丰1号等小麦新品种,生产的小麦能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返销种子公司,每亩可增收120余元。”王玉芹说,在农机使用上,合作社自购或共享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先进生产机械也能更好地开展作业,植保无人机飞行时也不用担心飞到别人家地里,伤了别人家的苗。无人机飞两个小时,相当于40多人干一天,不仅避免了漏喷情况,更使每亩地用药量减少30%。
土地托管不仅仅是整合土地、导入机械,更多的是技术和专业化服务。通过大规模土地托管这个“切口”,让新农机、新农技更快、更好地进入农业生产过程,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资金与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推动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集体增收,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加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我要带领乡亲们多种粮、种好粮,扩大托管覆盖面积,延伸服务环节,争取5年内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王玉芹说。
链接
今年秋粮收获面积
较上年增加12.5万亩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7日,青岛全市秋粮应收面积391.2万亩,已收获388.78万亩,占比99.38%。其中,玉米应收面积371.8万亩,已收获369.25万亩,占比99.31%。今年秋粮收获基本结束。据介绍,今年秋粮收获面积较上年增加12.5万亩,总产有望继续保持在170万吨以上。
此外,秋种进展顺利,小麦计划播种面积348.7万亩,较2021年增长6.88万亩。时下,已完成播种278.15万亩,占比79.77%,预计11月上旬基本完成秋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