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一座城 青岛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青岛新闻网9月21日讯(记者 张力伟)21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第二场“走在前开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青岛市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关情况 。
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围绕实现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重点在打造“六个城市”上集中发力、全面推进,加快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重点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和“先行”两个维度,来谋划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关于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围绕全市实体经济24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提出大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于先行,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着力通过打造产业培育高地,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走在前列;打造数字赋能典范,在融合发展数字转型上走在前列;打造协同发展标杆,在产业生态培育营造上走在前列;打造绿色低碳先锋,在清洁安全节能高效上走在前列,推动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数字经济蓄势崛起,率先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初步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关于重点指标,初步提出12项指标建议。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名、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等5项指标,着重反映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走在前列情况。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等2项指标,着重反映在融合发展数字转型上走在前列情况。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全市人才总量等4项指标,着重反映在产业生态培育营造上走在前列情况。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指标,着重反映在清洁安全节能高效上走在前列情况。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重点聚焦“国际化”和“创新型”两个维度,勾画和诠释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架构和内涵,深度对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关于总体目标,围绕“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造创新城、国家重要的未来产业城和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到2026年,实现战略科技力量更加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更加强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更为广泛,人才创新活力有效释放,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青岛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和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排名中保持全省第1、全国前10位次,努力争先进位。
关于建设海洋科学城,重点推动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汇聚,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培育形成一批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关于建设智造创新城,重点突破产业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争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
关于建设未来产业城,重点让未来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场景开放与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
关于建设湾区科创走廊,重点促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鳌山湾、胶州湾、灵山湾等湾区集聚,争取全市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6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550亿元、人才总量超过300万人,加快高新区(一区多园)提质扩容,推动青岛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十位。
打造“六个城市”,是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紧紧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总目标,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更加注重强化大城市功能,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突出“创新型”发展导向,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