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场活动,3770个岗位……持续一周,青岛开启“双创时间”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让创新创业成为青岛进阶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9月15日上午,以“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在合肥市活力开启,青岛分会场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同步启动。
青岛分会场通过连线方式收听收看了主会场启动仪式,市发展改革委介绍青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培育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代表的高新区和海尔海创汇分别作交流发言。
未来一周里,青岛将再度开启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双创时间”,通过论坛沙龙、岗位招聘、培训服务、政策宣讲、路演推介、双创赛事等近30场持续举办的特色活动,将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不断提升城市“双创成色”。
“双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机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是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青岛双创示范基地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表彰激励。
在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的当下,青岛进一步发挥精益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在本次启动仪式上安排了双创赋能“百企万岗”需求发布环节,由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面向驻青高校发布就业岗位需求,释放295家企业的3770个就业岗位需求,以创新人才和创业企业的精准匹配,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01
30场活动厚植城市双创文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下,青岛正加速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动力之源,也是助推城市能级跃升的必由之路。
一年一度的“双创周”是青岛创新创业活力的展示窗口,也是对青岛双创工作推进和双创基地建设成效和经验分享的推广舞台。
本次启动仪式上的“百企万岗”需求发布,除了各国家级双创基地的代表企业介绍,还公布了“岗位需求二维码”提供岗位需求详情。
295家企业的3770个岗位,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通过创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精准匹配,既可以提供更多创新领域的就业岗位,也助力青岛创业企业更高效地引入人才活水。
“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今年的活动主题鲜明地点出了创新创业对城市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当下,创新创业不仅可以为城市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也将进一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2022年莱西市“双创活动周”专场招聘会、2022年“科创中国”医疗器械双创论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政策解读、“职等你来,创赢未来”——2022年青岛高校创新创业促就业实践活动·中国海洋大学站方案、“蓝色金谷”优质项目投融资路演对接会……
今年双创活动周前后,青岛共筹办80余场特色活动,其中近30场将在接下来一周内紧锣密鼓地举办,进一步发挥活动周提升城市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就业空间、培育创新创业氛围的积极作用。
据介绍,2017年以来,全国“双创周”青岛分会场已组织开展了五届,累计举办了超过100场活动,现场参与人数超2万人。2019年以来,引入“云上平台”同步参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累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40万人次,云上分会场网站访问量近4万次。
今年,青岛还搭建了线上平台,设置了云展厅,发布最新双创资讯、双创政策、招聘信息等,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推动双创覆盖的社会范围越来越广,科技引领的动力越来越强,为在正在发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青岛,厚植双创文化。
02
探索双创发展的“青岛路径”
挖掘城市“双创”特色与潜力,促进创新创业效应叠加、赋能转化,青岛探索双创发展的“青岛路径”,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发展契机,让产业、技术、资本、人才加速在这座创新城市聚集。
青岛把创新创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了国家、省、市三级双创示范基地创新体系和“校、企、地”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构建了硕果盈枝的赋能生态。
目前,青岛拥有青岛高新区、莱西市、蓝谷高新区、海尔集团公司4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5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7家市级双创示范基地,已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双创示范基地创新体系和“校、企、地”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
启动仪式现场,青岛高新区和海尔集团海创汇分享了各自在双创推进上的积极探索。
青岛高新区以获批全国首批、山东省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为契机,出台“科创36条”,重磅奖励创新创业,加快企业“雁阵”培育,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占青岛市9%,省级瞪羚企业27家、占青岛市12%,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8家,万家注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山东省第一,年内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
拥有中科院院所6家,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200余家,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7家;
在全省首创“承诺即开工”审批模式,创新推行施工许可“零材料”、“掌上勘验”不见面,压缩审批时限80%,为创新创业营造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海尔海创汇开创“有根创业”模式,搭建“专精特新”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打造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体系,引导大企业在平台上导入3600余家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及应用场景;以场景共创为切入点,加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发展新生态。
一组数字显示出了双创驱动下,青岛“四新经济”迸发出的巨大活力——
2021年青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1万户,城镇新增就业38.1万人,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纳入新序列管理,新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8家、企业技术中心17家、工程研究中心2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5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1家;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6.3件;“四新”经济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50.4%……
在政府系列优惠政策的加持下以及一个个创新载体的带动下,青岛逐渐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
03
精益创业带动就业
引导社会资源加速创业项目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把创新创业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双创工作推进的题中之义。
作为新兴的市场主体,创业企业支在稳岗拓岗和吸纳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岛从政策激励、双创基地建设、需求精准对接等多个层次,积极推进精益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3月,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税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青岛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普惠政策清单》,包含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社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等相关支持政策,涉及创业补贴、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住房补贴、弹性学制等19方面,并逐项明确咨询部门和联系电话,方便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高校毕业生能够精准对接、应享尽享。
通过不断完善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青岛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促进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跨界融合,营造了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为双创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引导还青岛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聚焦重点群体和行动目标,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以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开展产学研对接及招聘等活动200余场,新增就业机会4.8万个,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青岛高新区充分发挥载体扩就业稳就业作用,上半年依托科技企业完成科研助理岗位招聘1048人,完成科技部任务目标的174.7%。莱西市积极探索打造县域双创示范基地“莱西样板”。聚焦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创造就业机会近3万个。蓝谷高新区开展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推动“双创”提质增效、聚力海洋科技创新打造经略海洋新高地。
海尔海创汇发布“专精特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即刻路演”平台为创业者打造“创业名片”,开展举办融资专题活动80多场次,为420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校企行”与华中科技大学等结对开展专项路演、双创训练营,为数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就业通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将“双创周”活动的持久魅力渗透到城市的创新发展中,未来,青岛将持续推进双创基地建设,持续探索双创“青岛路径”,推动创新创业向更高层次、更优质量、更大效益发展,充分发扬永不落幕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创新创业中开创青岛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