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命在7人身上延续!江苏小伙意外去世,家人帮他在青岛捐献器官
曾经在青岛留下美好的大学时光 如今将自己奉献在这座城市
他的生命在7个人身上延续
“90后”江苏小伙陈雨遭遇意外昨晨去世 家人帮他捐献多个器官让7名患者重获新生
8月24日早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集体默哀,无声地和眼前这位充满爱心的“90后”小伙告别,他已永远离开人世,但他又让生命得以延续。当天,来自江苏的陈雨成为青岛市第1130例器官捐献者,他捐献出的心脏、肺脏、肝脏、双肾脏等多个器官,目前已成功让5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捐献的眼角膜也将让两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陈雨在家人眼中是一个正直善良、有孝心的人。家属供图
事件
一家三口高速路遇车祸
陈雨是江苏盐城人,目前定居苏州,是家中独子。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特别有孝心的孩子;在妻子和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丈夫和父亲。在小两口的打拼下,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8月20日,一场意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当天上午,陈雨带着妻子和6岁的儿子,从威海乳山的岳父家结束幸福的旅程,踏上返回苏州的路上,没想到途经沈海高速青岛段时遭遇了交通意外。早报记者从青岛高速交警部门了解到,当时陈雨驾驶的车辆追尾了前方车辆,陈雨和妻子均受伤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坐在后排安全座椅上的孩子仅受擦伤,目前这场事故还在后续处理中。
“20日中午12点,我接到120急救员的电话,说是陈雨一家三口出车祸了,现在在青岛抢救,希望家属过来一趟。”陈雨的父亲陈再勇说,他当时第一反应以为是诈骗电话,因为陈雨当天上午9点出发时还给他打过电话。挂掉电话后,陈再勇立马拨打了儿子和儿媳的电话,但两人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我当时正在开车,一遍一遍的电话未接听,我大脑一阵空白,赶紧在路边停下,不敢继续开下去。”陈再勇说,回到家后孩子妈妈正在吃午饭,听到这个消息后,手中的碗筷都拿不稳,摔落在地。“由于我已经开不了车,只能麻烦亲戚开着车把我们送来青岛。一路上我们想了很多种可能,儿子可能骨折严重了要截肢、脑子摔坏了需要有人照看一辈子……做好了心理准备。”陈再勇说,但不曾想这是与儿子的生死离别。
受伤严重已无救治可能性
当天下午5点,陈再勇夫妻从江苏盐城赶到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这个时间点,本该是儿子到达苏州后报平安的时间,但此时陈再勇夫妻却在重症监护室门口拿着医生给的开颅手术通知单发呆。
“我们到达时,亲家一家已经从乳山赶过来守在陈雨身旁,儿媳妇已经推进手术室,我儿子当时状态非常不好,说是脑干受伤,颅内有淤血,医生建议开颅查看下具体情况,看看是否还有救治的可能性。”陈再勇回想起儿子躺在病床上满身是血的样子再次掩面哭泣。好在车上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6岁的孙子在车祸时被安全座椅保护,除了大腿有两处划伤,其他地方经过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看见爷爷奶奶的时候,他没有哭,只是死死地拽着老人的衣角,寸步不离。
当天晚上,陈雨被推进手术室,但是最终医生也是无力回天:颅内损伤严重,没有救治的可能性。家里人被这个噩耗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难以接受。“不敢想、不敢想……”事后回忆起那天晚上,陈再勇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他当时想了很多,想起儿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此后,他再也不忍回忆这些了。“他还那么年轻,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直以来也是我们的骄傲。”面对孩子已经无法挽救的现实,陈雨的父母悲痛万分。
决定
留在青岛这座有他青春记忆的城市
“面对这个情况,我们也很遗憾,有个建议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接受器官捐献。”青岛市红十字器官捐献协调员胡学宝向陈雨的家属提出了器官捐献的提议。悲恸之际,陈再勇思考了10多分钟,点了点头。
“我以前曾看过器官捐献的新闻,但是也没多想,只是感觉这些人都很伟大。人在努力生活时,是不会想意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协调员提出这个提议,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可以。”陈再勇说,他们一家人决定把陈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我们的家庭已经遭遇不幸了,有这样一个机会能改变其他家庭的命运,我们愿意。儿子是个善良的人,我们做出捐献器官的决定,肯定符合他的本意。尽管他走了,但他捐出的器官可以救很多人,我想,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他的生命也有了延续。”陈再勇说。
双方父母都含泪同意器官捐献。随后,陈再勇跟亲家一起走进了刚刚做完手术的陈雨妻子的病房,两名老人几经犹豫跟她说了这个想法。陈雨妻子躺在病床上,眼泪止不住地从眼角淌下,也点了点头。
早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陈雨和妻子是大学同学,两个人都是在青岛上的大学,这里有他们青春的回忆。也是在青岛,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然后组建了幸福的小家,有了可爱的宝宝。“他能将自己奉献在这座城市,其实也是最好的归宿。”陈雨的妻子说。签下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的那一刻,陈雨的妻子表示,虽然家人都舍不得他,但如果能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让爱人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一切也都值得。“他平时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陈雨的妻子说。
进展
已完成崇高的“生命接力”
签下捐献志愿后的这几天里,陈再勇每天都会去重症监护室门口守着,有时候他会拜托医务人员带着他的手机进去拍一段儿子的视频,“尽管摸不到、听不到他,还是想陪在他身边,让他知道爸爸从未放弃他。”家人们每天都在祈祷,希望奇迹的出现,但是陈雨的情况不断恶化。8月24日上午7点31分,陈雨停止了自主呼吸,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人们。
当天上午,在青岛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青大附院医务人员在手术室深深地鞠躬致敬后,陈雨的器官获取手术顺利进行。他捐献出的心脏、肺脏、肝脏、双肾脏多个器官,通过捐献人体器官计算机分配系统完成分配后,目前已成功手术移植给5名器官衰竭患者,捐献的眼角膜也将使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自此,陨落的生命变得华彩壮丽,完成了一次崇高的“生命接力”。“年轻独子突然离世,已经让这个家庭非常痛苦,但这个时刻,他们还能想到要帮助别人,非常令人敬佩。”胡学宝说。
讲述
失约的“团圆年”约定
记者采访中能看到,这原本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一场意外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但好在对陈雨的亲人而言,陈雨能在青岛这座培养他的城市完成器官捐献,也许对于他来说也是另一种圆满。
在双方父母的回忆中,早报记者了解到,自从小两口在江苏完婚后,陈雨知道苏州距离妻子娘家乳山很远,他便暗自下定决心,每年都要带着妻子回到她的家乡生活一段时间。自那之后,每一年陈雨都没有食言,每逢假期或者生意不忙的时候,都会带着妻子回家看看,有了儿子之后更是如此。
“外孙没上学时,每年春节假期、国庆假期他们都会回乳山住上一段时间。等到外孙上学了,他们就赶着暑假、春节回来看看我们老两口。”陈雨岳父提起自己心中的模范女婿,仍旧满是骄傲,甚至为了离岳父岳母更近,陈雨小两口还在隔着岳父岳母家两条街的位置买了一套房子。回想起如此心细体贴的陈雨,岳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每年都往返好多次的路途,没想到这一次,陈雨却发生了意外。
今年年初,陈雨还跟父亲商量想要把苏州的房子卖掉,把生意搬回到盐城老家。“他跟我说,我们年龄大了,想离我们老两口近一点,加上儿子今年上小学,正好可以把户口迁过去。”陈再勇告诉早报记者,自从大学以后陈雨很少长时间跟父母住在一起,有些时候想儿子和孙子了,他们老两口就会开着车去苏州,有些时候陈雨也会带着妻子跟孩子回盐城。
“本来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今年过年的时候把亲家一家人从乳山接到江苏来,过个全家人都在的‘团圆年’,这个想法现在却变成了永远的遗憾……”陈再勇说。
幕后
每30名器官等待者仅一人获移植
“人体器官捐献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主要看捐献者是否符合器官捐献的条件。”记者采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蔡金贞了解到,捐赠者的年龄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人类有很多组织可以捐献,6种内脏器官:肺、肾、心、肝、小肠和胰腺,其他组织:心脏瓣膜和血管、皮肤、骨组织和角膜等。由于老年器官的风险比较大,对于不同的器官是否可以捐献有一些通用的年龄指南,但没有严格的捐献上限。
蔡金贞认为,这些年,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具体要看捐献者的器官功能评估情况,然后由相应的专家评估之后确定是否可以应用。”从我国目前的肝肾移植受者的等待登记数据来看,每30名等待者中只有一名能够获得移植的机会。在蔡金贞看来,对于急切渴望得到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就眼下的捐献量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蔡金贞说,虽然近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宣传动员,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也有越来越多登记者成为志愿捐献者,但器官短缺依然严重,很多生命仍在苦苦等待。遗憾的是,有部分患者在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此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器官捐献的善举,已让不少某个器官功能丧失或面临生命终结的患者有了希望,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让文明以另一种力量延续。
建立器官捐献“青岛模式”
在器官捐献公益事业的发展中,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器官捐献“青岛模式”,获得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从2014年开始,青岛市的器官捐献数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每年都有较大增长,一方面是青岛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青岛市有了国内一流的OPO中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以过硬的技术建立起了全链条的规范标准,他们通过努力,来承载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将捐献器官的利用率提高,让受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器官,更好延续生命,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被国内器官捐献界称为“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红十字会的宣传、推动和见证下,将潜在捐献者转到OPO监护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整的成体系平台,整个过程录音、录像、完善档案资料,做到每个环节可溯源,并且还要有完善的移植后患者随访档案。
为推动青岛市捐献工作的健康开展,早在2004年,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民政局和爱心企业福宁园为捐献者捐建了缅怀场所“青岛红十字生命奉献林”,捐献者免费“入住”奉献林,如今2000多位捐献者的名字被永久镌刻在奉献林里的纪念墙上,这里也成为捐献者家属缅怀亲人,城市文明实践活动的场所。从2016年开始,青岛市把每年的3月30日确定为全市红十字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纪念日,每年的纪念日都在奉献林举行大型缅怀纪念捐献者的活动,捐献者家属、医学院学生、医务工作者、器官受捐者、爱心志愿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纷纷参与活动。
数据
1130人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根据青岛市红十字会的统计数据,到今年8月24日,青岛市已实现器官捐献1130例,捐献肝脏、肾脏等大器官3000多个。这意味着,在青岛已经有上千位捐献者或其家属,在生命的最后做出奉献大爱的决定,为数千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续航”。从1982年开始,青岛就陆续开展公民逝世后的遗体、角膜捐献工作,2010年,青岛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试点城市,从2011年青岛首例器官捐献者喻杨开始,陈希玉、王辉、梁玉冰、纪晨、九月、和和……一位位器官捐献者的大爱故事陆续从青岛传遍全国。青岛的器官捐献者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近几年,每年都有上百人在生命的最后选择器官捐献。
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中,青岛涌现出了无数感人的故事,特别是“九月天使”公益品牌的诞生,在品牌引领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在生命的最后捐献器官,其实是生命的延续,让亲人的器官继续活在这个世界,让他人的生命得到延续。
青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发展快速,科学公正、符合伦理的公民逝世后无偿捐献体系建立并稳健发展,建立器官捐献“青岛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青岛的捐献数量也一直位居国内前列。在整个过程中,青岛早报等青岛市主流媒体也一直不遗余力来宣传和推动这项事业,普及捐献知识,随着这项公益事业越来越被大众了解并认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遗体捐献,奉献大爱。
延伸
青岛早报“天使”报道感动全国
2018年6月21日,青岛4岁半的女孩九月飞去了天堂,她留下了两只肾脏、肝脏和一对眼角膜共5份“生命礼物”,让5个家庭迎来重生的希望。九月去世后几个小时,青岛早报官方微信公众号首发推送了《记住这个天使!今天,一位青岛4岁女童因病离世,她捐献器官救5人》,这个爱心小天使和她家人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传向世界,让亿万网友为之感动泪奔。九月捐献器官的壮举,推动了“器官捐献”这一人们在此前并不熟悉的公益事业发展。
青岛早报报道九月捐献事迹版面截图
九月的妈妈马嘉卉是一名90后,她开明豁达的性格同样感染着大家,她在绝望时想到同处绝望中的其他家庭,并且在此后的日子里勇敢站出来,向公众普及器官捐献事业。“她就是被派来人间的小天使,完成了挽救他人的使命,回天堂了。”九月的妈妈这样安慰自己。在女儿实施捐献后,马嘉卉敢于面对媒体,表达自己心中的爱,除了感动了全国众多网友,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器官捐献这一公益事业的普及。
从2018年6月以来,青岛先后涌现出了九月、和和、小北3名爱心小天使,捐献器官挽救他人。这些小天使的故事均通过青岛早报首发报道后,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进行转载编发,全国乃至世界数亿网友为之动容。他们的家庭,也获得了更多人的祝福。4年多以来,青岛早报持续关注着天使故事的进展,不断报道宣传“器官捐献”这一延续生命、挽救他人的社会公益事业。如今,九月、和和的家庭,都迎来了新的生命,开启了新的生活。
“九月天使”助推捐献事业
青岛市红十字会“九月天使”标识获得国家公益商标注册审批,成为青岛继“微尘”之后的又一个公益品牌。青岛市红十字会突出“九月天使”器官捐献工作品牌引领,发挥“大爱无疆”捐献平台作用,畅通捐献办理渠道,提升服务品质,扩大社会宣传;畅通捐献绿色通道,全年24小时无休,建立工作群随时调度、及时化解有捐献意愿的群众关心的急难问题;完善“大爱无疆”捐献平台建设,实现捐献志愿者、登记机构、接收机构、缅怀机构、捐献者亲属信息共享,提高捐献登记接收质量和效率,2021年新增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625名,比2020年增长16%。
青岛早报报道和和捐献事迹版面截图
在青岛早报和青岛市红十字会的策划报道推动中,宣传捐献知识和收集捐献意愿的“器官捐献爱心岗”在青岛市各大医院启用,向公众普及捐献知识。2020年11月,在杭州市举办“生命接力·救在身边”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十周年宣传活动中,早报记者受邀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暨宣传策划工作研讨会”上再次讲述了青岛早报“天使”系列报道的台前幕后,以及青岛在器官捐献宣传策划等方面的经验成果,获得了全国各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工作者的点赞。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负责人评价,青岛九月天使典型的宣传和策划非常好,各环节完整,为器官捐献工作的普及起了带动作用,更好地传播了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和知识,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支持人体器官捐献的良好氛围。
2021年,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青岛早报等单位举办“爱心永恒·生生不息”中国器官捐献日大型城市公益巨报展,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公开场所举办器官捐献主题巨报展,直接受众累计逾10万人。去年11月,青岛获得山东省内唯一一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宣传项目支持,举办“生命之约·大爱传递”主题海报展,在青岛市及各区市政府机关、大学校园、各大医院、社区等巡展。(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首席记者 孙启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