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中国高温即将打破纪录,未来“酷暑”会成为常态吗?

2022-08-14 06:28    国是直通车

今年,我国经历了极端高温热浪天气。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桑拿天”“烧烤天”进一步升级。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高温持续发展,气象干旱加重。今年高温为何如此极端?

极端“酷暑”

7月下旬至今,中国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经历了范围大、强度强的高温天气。

据统计,截至13日,上海今年出现35度以上高温日数共40天,极端最高气温为40.9度。

今年7月以来,浙江35℃以上高温日数全省平均31天,38℃以上全省平均16天,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其中,三门达到43.1℃、永嘉达到42.9℃。

重庆市经历了两轮高温天气,全市平均高温日数达29.3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2多,预计未来大范围高强度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8-42℃,局地可达43-44℃,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高温红色预警标准:过去48小时4个及以上省区的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最高气温40℃及以上,同时预计未来仍将持续,将发布高温红色预警)。13日,高温红色预警持续,预计江浙沪等10省市部分地区可达40至42℃,局地超42℃。

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谈及本轮高温天气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与大气环流的异常状况有一定关系,从监测上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其控制之下,南方地区整体受到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近地面加热比较强烈,因此出现比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陈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仍将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发展或维持目前状态。预计高温红色预警也还将至少持续4至5天的时间。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根据预测,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将超过2013年的62天,成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

受高温天气影响,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较重干旱,江浙沪成了“工折户”。

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日超过25天,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20天,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据中国水利部11日数据,长江流域旱情已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967万亩耕地受旱,83万人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据预测,后期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的情况。

陈涛表示,预计未来气象干旱仍将进一步持续或加重。持续高温对南方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造成较大影响,高温也加大了电力能源的需求,居民对电力需求增大,加大了电力能源保障工作的压力。

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以来中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实际上已经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事件。”陈丽娟表示,实际上,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的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是今年夏季的高温热浪事件持续时间、强度以及影响的范围,确实都已经达到非常强的水平。这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了,其背后必然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

她表示,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热浪频发多发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所以,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将成为一个新常态,预计今后夏季类似的高温酷暑出现的频率会比较多,高温持续时间长的特征也有可能越来越明显。

专家建议,对于持续高温天气,南方地区要针对农作物及时进行一些喷灌降温等补水作业,尽量减轻高温干旱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做好电力能源供应保障工作,满足民众用电需求。对于公众而言,则要尽量减少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活动,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热射病等与高温天气相关的潜在疾病风险。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刚刚!青岛解除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2022-08-13    青岛气象

青岛加大优秀教师交流力度 工作满6年优秀满3年纳入轮岗

2022-08-13    齐鲁晚报

青岛女孩王亚平:逐梦而行的新南开人

2022-08-13    人民日报

山东省政府聘任于富华等7人为省政府参事

2022-08-13    山东省政府网站

“警”防溺水,拒做孤“泳”者 !青岛海警局崂山工作站开展海上防溺水宣传

2022-08-13    大众网

山东为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2.85亿元

2022-08-13    大众日报

看海忘了回家路,跟我走!

2022-08-13    大众网

渔船搁浅船体倾斜 海岸警察深夜营救四名遇险渔民

2022-08-13    齐鲁晚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