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跻身全球百强!科创赛道,青岛站上新高度

2022-07-31 21:22    青报观象山

正在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青岛,在全球科创格局中站上新的高度。

日前,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编制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2》在李政道研究所对外发布,中国有16座城市进入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百强榜,青岛首次跻身该榜单,位列全球第89位。

本年度报告以全球近200个主要创新城市(都市圈)为评估对象,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20多个二级指标。可以说,这是一份“全球通行、横向可比、纵向可考”的综合榜,入列百强榜的城市不但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强劲,而且是对外开放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佼佼者”。

青岛作为榜单“新秀”,这样一份排名不仅是对青岛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认可,也代表着青岛在全球科创赛道中有了新的进步。

与此同时,这份“全球榜”再次提醒我们,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深度重构的当下,锚定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青岛,势必要在全球坐标系中审视自己,势必要在世界舞台上有新作为。对标国内外科技创新先进城市,青岛要努力扬长补短,更加注重面向全球开放、整合创新资源的国际化创新。

01

“国际跑道”,争相竞逐

从2018年至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已经连续发布5年。最初,该份报告的评估范围是全球知名度较高、经济较发达、创新力较强的160多个城市或都市圈;如今,评估“样本”已经扩展至近200个城市或都市圈。

其中,中国是“样本”增量的主要贡献者。根据报告,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强劲“新引擎”,今年进入百强榜的中国城市达到16个,总数较2018年翻了一倍。

横向来看,16个城市按照排名先后分别是北京(第5位)、上海(第8位)、香港(第11位)、深圳(第13位)、广州(第34位)、杭州(第45位)、南京(第54位)、台北(第56位)、武汉(第60位)、成都(第63位)、合肥(第67位)、重庆(第85位)、西安(第88位)、青岛(第89位)、天津(第91位)、苏州(第98位)。其中,南京、武汉、成都、合肥、重庆、西安、青岛、苏州等8个城市是2019年以来陆续上榜的城市,而青岛和苏州是今年首次上榜。

纵向来看,中国上榜城市近年来的排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例如“北上深广”今年的排名较2018年分别晋升4位、9位、20位和7位,上升势头很猛。中西部城市中,武汉、成都、重庆今年的排名较2018年分别晋升35位、35位、11位,你追我赶、势头迅猛。东部城市中,杭州、南京今年的排名较首次上榜时分别上升32位、37位,势头强势;合肥作为2021年登上榜单的“黑马”,今年晋升32位,实力不容小觑。

青岛虽是今年榜单上的“新秀”,但相比全国同类城市,亦属表现不俗,在同样上榜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在第9位。这样一份榜单是对青岛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认可,也代表着青岛在全球科创赛道中有了新的进步。

当然,青岛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并不意外。在国内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的排行榜中,青岛是“第一梯队”中的“常客”。

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青岛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10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中,青岛科技创新引领力排名全国第10位;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城市创新创业生态指数研究报告》中,青岛列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第10位……

总体来看,青岛在此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2》国内城市的排名,与青岛在国内“科创赛道”所处的水平大体相符。

02

青岛晋级,有迹可循

排行榜、成绩单,是观察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和标尺。虽然各种排行榜所选取的维度、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但能够大体反映一座城市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所设置的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20多个二级指标。循着这样的路径,我们也可以试着寻找青岛上榜的理由。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离不开基础研究的突破。基础研究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技创新能够“跳多高”“跑多远”。青岛拥有29所高校、30多所高校驻青研究院或机构、1家试点国家实验室、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都是青岛开展基础研究的底气所在。

产业是催生创新的土壤,脱离了产业的科技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水之萍;与此同时,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是产业升级、跃迁最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个以工业起家的城市,近年来青岛抢占新赛道,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青岛创造”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在优势产业链上,青岛坐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从这里下线,青岛家电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接近30%。

此外,青岛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70家。通过健全科技企业培育体系,青岛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梯队。2021年,青岛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30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5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家。这些都是青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青岛产业创新活力澎湃的代表。

创新型经济以创新知识密集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为标志,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方向,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近年来,青岛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多措并举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青岛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923家;拥有省瞪羚企业143家、省独角兽企业7家,13家企业入围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数量居全国城市第8位,副省级城市第4位。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势在必行的情况下,这些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勃勃生机。

创新环境是一座城市在创新文化、政策环境、便利程度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对汇聚创新资源至关重要。这些要素不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而且可以量化。

城市的创新环境好不好,人才最有发言权,截至目前,青岛人才总量突破251万,在青院士达到85人、国家级人才达到1085人、省级人才达到1473人,青年人才持续集聚,2021年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52%,实现“四连涨”。此外,在前不久发布的《2022“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中,青岛位列创新生态指数前20强,其中在创新环境方面居于第10位,在创新投资环境方面居于第6位,直观反映了青岛科技创新的“软实力”。

毋庸置疑,入列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百强榜的城市不但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强劲,而且是对外开放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佼佼者”。2021年,青岛第10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榜单;2021年,青岛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895件,继续领跑全省,较2020年增长8%……

正是这些长期的积累和丰厚的“家底”,奠定了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科创格局中的地位。

03

放大坐标,拉高标杆

城市如人,各有各的禀赋和特点,当然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此次入列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百强榜的城市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环境方面也是各有所长。从榜单中各城市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态势来看,围绕科创中心城市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态势下,初进榜单的青岛不仅要站稳脚跟,还要对标先进查找不足,迎难而上,在努力补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仅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例,在榜单上居于青岛之前的南京、武汉、成都早在2020年就已实现高企数量突破6000家;榜单上位居青岛之后的天津和苏州,2020年的高企数量已经分别达到7420家和9772家。

当然,青岛科技创新的长板也很突出,特别是在涉海科研领域,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在海洋复杂巨系统科学计算、大洋科考研究、海洋药物开发、海洋装备与技术研发、海洋同位素分析测试、蓝色生命探测解码等基础及前沿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创新驱动发展存在不足”,要“打好创新能力提升硬仗”。从“硬仗”一词,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青岛对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功能的重视、决心与迫切。

打好创新能力提升硬仗,要努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下好科技创新谋篇布局的“先手棋”。站在新起点上,青岛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担更多国之重任,抢抓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实验室体系重塑机遇,让更多创新资源要素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

打好创新能力提升硬仗,要努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打好壮大企业创新主体的“主动仗”。目前,青岛正在深入实施“沃土计划”“海创计划”“硕果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个倍增”;培育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和上市涉海高企6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本地转化科技成果、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4个倍增”。

坦率地讲,其中有的指标实现“倍增”难度不小,但只要拿出“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决心,目标就会一步步变为现实。

打好创新能力提升硬仗,还要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用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把“人才强青”计划落实落细,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在精细育才上下功夫,在精确用才上见成效,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拓展全球引智渠道,扩大“蓝洽会”“海外院士行”等引才品牌影响力,让青岛成为更多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前景鼓舞人心。正在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青岛,更加注重面向全球开放、整合创新资源的国际化创新。我们期待着,在全球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青岛能够激发出更多奔腾涌动的科创热潮。

(作者 三木)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啤酒按米喝!精酿啤酒嘉年华500余款啤酒等你挑战

2022-08-01    青岛新闻网

8月1日至8月23日,青岛中小学室外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

2022-08-01    大众网

胶东新动脉!莱荣铁路丁字湾站主体结构封顶

2022-08-01    大众网

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青岛吹响“荣军号”,争创“十连冠”

2022-08-01    青报观象山

跨越1800公里 贡献青岛力量 6辆救护车16套核酸采样工作站紧急驰援甘肃定西

2022-08-0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在这里邂逅浪漫 探访金沙滩啤酒城爱情海湾

2022-08-01    青岛新闻网

市北区这条新建道路开工,年底竣工通车

2022-08-01    大众网

青岛首次!胶州率先实行教师调配电脑派位公证,确保公正透明

2022-08-0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