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青岛发文开展大讨论
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奋力“走在前、开新局”,青岛正掀起全市范围的大讨论、大动员。
7月25日,青岛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大讨论的通知。
大讨论主要围绕找差距、定目标、拿举措三方面开展:
一是分析现状找差距,深入分析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特别是承担的主要考核指标在全省、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情况,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全省龙头、全国一流的坐标中,剖析现状、寻标找差、厘清不足,深挖作风能力根源;
二是立下目标争一流,坚持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紧紧围绕“当龙头”,研究未来三年发展目标,提出今年下半年目标计划,全年要达到什么位次、解决哪些难题、实现什么效果;
三是明确措施重实干,着眼目标提出措施打算,今年下半年怎么干,今后三年怎么干,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创新思路打法,坚持苦干实干,拿出实招硬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跨越提升。
大讨论重点在各区市各单位领导班子中开展,从8月初开始到8月中下旬结束,总体上分为“深化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寻标找差、精心组织讨论、形成专题报告”5个步骤。
无论是区位禀赋,还是发展态势,青岛都是山东发展的龙头,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但也要看到,与肩负的国之重任、省之重任相比,青岛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在“走在前、开新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各方面工作实现新跃升。
作为龙头的青岛,必须首先“走在前、开新局”,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扛起更重的担子,展现更大的作为。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龙头应该有怎么的作为?青岛的龙头作用发挥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勇当龙头?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一场大讨论,分析现状找准差距,确立目标制定措施,凝聚共识携手向前。
开展“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大讨论,就是要引导青岛广大干部进一步对标找差、激发斗志、加压奋进,盘点上半年奋战下半年,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激发坐不住、等不起、尽锐出战的奋进斗志,推动青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为全省“走在前、开新局”作出更大贡献。
01
接续奋斗,续写传奇
龙头就是核心、就是引领。山东要腾飞,龙头必须高高昂起。
青岛历来是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区位优势明显,面朝大海、水深港阔,拥有世界级海港空港,是国际交往的前沿、枢纽。
这些先天优势使得青岛有底气、有条件开风气之先,入列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获批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西海岸新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青岛踏准开放发展的时代节拍,始终走在山东、乃至中国开放发展的前沿。
一直以来,青岛始终是山东面向世界开放的桥头堡,以开放发展为牵引,青岛在山东的龙头地位逐步形成。
2021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为14136.4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20年的1.22%提高到1.24%,全国第13位、北方第三城的地位进一步稳固;在全省的首位度提高到2021年的17%,龙头地位进一步彰显。
除经济体量外,青岛很多指标在全省都处于明显领先地位(2021年全年数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达17.72%,进出口占全省的2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的27.5%,使用外资占全省的29%,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省的35%,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的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19%,贷款余额占全省的22%,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的19%,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占全省的73%……
有作为才有地位。青岛的龙头地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一代代青岛人民接续奋斗换来的。
相信奇迹,更相信努力。努力,奇迹才有可能发生。一个海边小渔村,在短短100多年间,蝶变成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青岛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一个个传奇。
面向未来,上下同欲、齐心协力,一定可以续写新的城市传奇、创造新的城市辉煌。每一个青岛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
02
使命在肩,舍我其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青岛新使命、新任务。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青岛的重大任务,更是青岛的时代使命。
山东历来对青岛寄予厚望,尤其是进入“十四五”以来,进一步加强青岛在全省的核心地位,在着力提升青岛能级上作出部署,赋予青岛一系列重任——
山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的高质量增长极;
2022年1月发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增强青岛引领力,加快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节点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
2月出台的《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提升青岛中心城市能级,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高水平打造青岛都市圈,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就目前而言,青岛在山东的龙头地位虽然实现了提升,但无论是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还是和肩负的国家重任、全省的期望相比,青岛龙头作用都还不够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发挥还有待提升。
主要原因是城市能级不够高。比如经济体量,虽然已经突破了1.4万亿元,但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3位,与历史最好成绩有差距,与“第三大经济省份第一城”的地位不相匹配。
在全省的首位度还不够高。2021年,青岛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7%,虽然较2016年的15.8%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与头部城市相比,这一比重还不算高(成都为37%,杭州为24.6%,深圳为24.7%,宁波为19.9%,苏州为19.5%,)。
从全省看,青岛一些工作还没有做到最好,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在2021年度山东省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青岛位列“二等”,说明还有不少“丢分项”,需要再下功夫迎头赶上。
作为一个人口“双过亿”、经济体量8万亿+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呼唤一个实力更强、带动力更大的龙头城市。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青岛应当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展现更大的作为。
03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
大有大的样子,龙头有龙头的担当。
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全省经济发展正经受考验。青岛要积极应对,用作为的确定性,对冲形势的不确定性,努力实现经济稳中向好,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青岛要坚决扛起“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始终按照“走在前”的要求,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在全省勇当龙头。
要在开放发展上“走在前、开新局”。对外开放是山东的特色优势,也是青岛的特色优势。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开放战略叠加,高能级开放平台汇聚。要建好用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开放平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为全省开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要在经略海洋上“走在前、开新局”。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对于山东、对于青岛的重要作用无须赘述。在未来发展中,海洋被寄予厚望——山东提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青岛提出,建设“活力海洋之都”,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在经略海洋上,山东赋予青岛一系列重任,多次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要按照全省部署,拿出开拓创新的锐气,敢走前人没走出的路,努力为全省经略海洋探出一条路子来。
要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开新局”。纵观全国,龙头城市对于所在省份的引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科技创新上。青岛科创优势不断巩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位列全国第10,进入第一梯队。下步,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重大创新载体,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增强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
要在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开新局”。青岛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的实力和引领力。作为制造业之城、品牌之都,青岛产业门类齐全、基础扎实,经过努力转型,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迅速起势,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30%,跃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位。当前,青岛正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在全省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事业的核心是人,事业要“走在前、开新局”,需要一支作风能力过硬、敢于善于“走在前、开新局”的干部队伍。要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行动,落实“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锻造新时代青岛干部队伍“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
“走在前”是全方位的走在前,青岛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都要争创一流;“走在前”,是高标准的走在前,青岛要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跑”和“拼”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格局决定视野。青岛是青岛人的青岛,也是山东的青岛。谋划青岛发展,要跳出青岛看青岛,站在山东看青岛,站在全国看青岛。
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部署,乘上全省发展大势,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打开新空间,开创新局面,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推动青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为全省发展作出更大的“青岛贡献”。
(作者 观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