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岛观察】聚力建设“数字之城” 青岛分享了这些“高手之路”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丽涛)
“我们的目标是让城市无事,让群众无感!”7月8日,在由中共青岛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局长与大V》的座谈上,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张艳对“数字青岛”的建设进行了展望。
一秒完成落户审批、一键办理个人证件、在家就能预约技能培训……这是你理想中的城市生活吗?一座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数字之城,是人人向往的栖息之地。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数字青岛”的建设已成为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的事情。近年来,为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变革,加快实现城市“慧思考”、社会“慧协同”、产业“慧融合”、设施“慧感知”,青岛也积攒了一些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青岛样板”和“青岛经验”,用实际行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智能化水平。
一码通全城 青岛市率先打造“全市一个码”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便利市民的日常生活,市大数据局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市一个码”的概念,聚焦重点领域,实现“一码”通全城。
7月8日,最新版“青岛码”正式上线,“青岛码”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业务模式,以山东省“居民码”为核心,融合健康码、场所码、公交码、地铁码、医保码、人才码、支付码等多个码,构建“码上青岛”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码融合,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公共场所管理、文化旅游、基层社区管理、商贸流通、内部事务管理、疫情防控等9大领域普及推广刷脸、刷码应用,构建城市服务多领域、多场景“一码通用”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用一个“青岛码”打通各种“码”的壁垒,极大解决了市民手机刷码过多的问题,推动“多码”向“一码”转变。通过爱山东APP、“爱山东·青e办”APP、爱山东支付宝小程序等渠道,市民们就可以进行线上领取使用“青岛码”。对于老年人、中小学生、婴幼儿等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特殊群体,也可以直接打印使用“青岛码”的静态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一码”服务。
目前,“青岛码”在市民中心、医疗机构、旅游景区、商场超市等的使用已超过4000万人次。下一步,“青岛码”还将进一步融合地铁码等其他领域的亮码功能,实现更大的便捷。
智慧云服务 青岛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如何最大程度上实现市民生活的智慧化和便利化?这是市大数据局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作为推动数字青岛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大数据局积极拓展营商环境、便民服务、城市治理、数字抗疫等领域的工作,实现事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一手抓民生服务,一手抓政务服务。在积极构建数字化城市的进程中,开展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政府数据开放也是青岛的一大亮点。“目前,我们形成来以‘一个云脑’为核心、‘一朵云’‘一张网’、‘一个数据底座’为支撑的数字政府底座支撑体系。”据张艳局长介绍,目前市大数据已汇聚30亿数据资源,日均提供数据交换共享服务200万次,政务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9.5%。电子证照数据汇聚260余类2900余万条,实现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社会生活等领域共计2524个事项应用。
20万路视频监控资源,接入41个单位的121个业务系统、219个场景;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与17个政务服务系统整合打通;13个大类67个电子许可证实时共享、联展联用……数字化手段打破城市治理的“条块分割”和“数据孤岛”,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力打造“数字之城”的青岛模式。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经济服务两手抓
“数字青岛”的建设绝非是一蹴而就的,有温度、善感知、会思考的各项智慧民生服务是我们期待看到的。但另一方面,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样也是数字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青岛市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据省工信厅统计,青岛市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额达到2666.19亿元,同比增长18.8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82%,高于全省平均约5%。
与此同时,围绕探索政务数据市场化配置新途径,创建政务数据中台,青岛已有18家金融机构利用政务数据进行贷前审查、贷中放款和贷后跟踪,惠及各类企业4.9万家,涉及综合资金676亿,放款206亿,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问题。
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围绕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青岛市利用数字技术不断助力企业的智能化升级。目前,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7.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累计培育2550个行业先导性应用场景。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上,1-10月青岛也交出来网络零售额1253亿元的傲人“答卷”。同时通过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交易456.0万笔,交易金额49.4亿元,流通金额在六个试点地区中排名第一。
如今,一幅“数字青岛”建设的新图景已然拉开,青岛的各项数字化项目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注入了智慧新活力,也期待着我们总结经验继续向前,真正实现一个城区“慧”思考、产业“慧”融合、社会“慧”协同的数字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