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 | 东软载波:绘出能源互联网新曲线

2022-07-03 06:25    青岛日报

东软载波:绘出能源互联网新曲线

依托在载波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起从芯片、软件(模组)、终端、系统到信息服务的产业链布局,全面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打开手机App,查看胶州产业园各处实时能耗情况、新能源发电量和上网量,同时测试系统的流畅程度,这些已经成为东软载波董事长崔健每天工作的新日常,为了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板块业务的市场开拓,崔健必须确保产品和解决方案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要说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领域,能源互联网一定是排在前几位的。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各领域关注和布局的重点。大到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小到一家企业、一个园区,对用能情况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逐渐成为刚需。而能源互联网正是提升能源管理能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东软载波正是瞄准这一趋势,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虽然很多人印象中的东软载波仍是一家服务于电网的电力载波通信企业,但事实上崔健在推动东软载波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已经探索多年。从智能家居等智能化业务板块的扩展,到集成电路板块的布局,再到对能源互联网的“押注”,崔健一直在努力找到一条载波通信技术不断向更多领域延展的“理想”路径,从而打破东软载波成长的天花板。在崔健看来,业务的拓展不能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而必须是从已掌握的技术上“长”出来的。

东软载波位于胶州的产业园。

如今,东软载波逐渐形成了从芯片、软件(模组)、终端、系统到信息服务的产业链布局,构筑起涵盖技术、产品、服务的竞争壁垒。2021年,东软载波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

如影随形的危机感

成立于1993年的东软载波,是青岛最早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外界对东软载波感到神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聚焦了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普通人较少接触的细分领域——电力行业。依托自主开发的软件,提供用于电表的电力载波通信模组是东软载波初创期的核心业务。

上世纪90年代末,正值国家电网全力推进第一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东软载波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抢下了40%的市场份额,在业内打响了名号。自涉足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以来,东软载波已推出6代产品,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2011年,东软载波登陆创业板正式在资本市场亮相。

一切看起来都顺风顺水,但崔健还是从中嗅到了一丝丝“危机”的味道。虽然全国范围内的智能电表改造仍在如火如荼进行着,但是越来越多“玩家”也在进入这个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利润正在逐渐被压低。于是,上市后不久,崔健便下定决心带领东软载波找寻新的增长曲线。

正如当下正在急迫找寻技术落地应用场景的AI企业一样,怀揣载波通信技术的东软载波,开始寻找电表之外,能落地应用载波通信技术的场景。

经过多年探索,加之我国能源革命进程的提速,东软载波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明晰了发展的路径,在技术应用上聚焦智能化和能源互联网。

崔健介绍,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智能化是应对复杂能源的趋势,满足绿色、环保要求,提升能源效率的关键。东软载波的智能化业务依托成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融合其他无线通信方式,成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及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家庭、建筑、园区等用能节能场景提供物联网系统和解决方案。

能源互联网板块则面向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微电网及综合能源应用需求。虽然当前全球对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仍莫衷一是,但是没有人会否认,电网的升级改造将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部分。通过构建更加坚强智能的电网,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实现多能互补。目前,在电网系统“发、输、变、配、用”五大环节中,前三个环节已基本实现信息物理融合,而配电和用电端则是未来的改造重点。东软载波围绕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微电网及综合能源应用需求,提供配电室智能化、智能台区建设、用电信息采集及深化应用、分布式能源服务、商业用能服务、工业企业及园区用能服务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技术为“根”,不要粗放式扩张

在东软载波的“进化”路上,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的强调一直贯穿始终。在崔健看来,作为一家持续专注细分领域的企业,东软载波的发展壮大一定要是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而不是一味为了做大规模而粗放式扩张。

为了持续“精进”技术能力,不断拓宽技术的“护城河”,东软载波是不遗余力大手笔下注布局的。2015年,斥资4.5亿元并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上海海尔,就是东软载波进一步加码上游芯片技术的一步重要落子。如今,东软载波拥有工业级高抗干扰微控制器芯片研发平台,芯片广泛应用在白色家电、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同时,不断加大面向物联网领域芯片的研发,在MCU(微控制器)产品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了全面满足物联网需求的芯片产品组合,实现了对控制、连接、安全、感知等核心技术全覆盖。

目前,东软载波位列国内工业级MCU设计企业前三名,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12.5亿颗。毫不夸张地说,集成电路板块已经成为东软载波全产业链布局最坚实的技术支撑。

东软载波在研发上的“特别舍得”投入,也在行业内出了名。近三年来,东软载波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19%、17%、17%,远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行业统计显示,A股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为2.05%;分行业看,东软载波所在的通信行业2011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尚不足5%。前不久咨询机构Wind对3967家A股上市公司的统计显示,2021年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的公司有512家。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从上市至今,虽然东软载波员工队伍持续壮大,但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却始终保持在六成以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东软载波对技术的坚持。截至目前,东软载波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129项,申请中发明专利65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3项、软件著作权435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12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124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

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进击

越来越精细的能源管理是大势所趋,节能、新能源替代等领域的市场热度也在持续升温。某种意义上,东软载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加速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743亿元。其中,随着新能源利用比例的不断提升,市场对新能源服务的需求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157亿元,同比增长18.0%;光伏电站运维和检修市场规模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18.85%,预计2021-2025年将维持17.35%的复合增长率并于2025年达到275亿元规模。

已经练就了“一身武艺”的东软载波到了“秀肌肉”的时候。以“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为例,东软载波自主研发的以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产品和方案,已在省内多个园区得到应用,帮助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解决电网由于新能源接入造成的困扰。其中,位于胶州的东软载波信息产业园作为全市首批风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微电网项目之一,自投用以来,每年实现节能量463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481吨、二氧化碳减排量3882吨、二氧化硫减排量13吨,园区停电风险降低25%。

机遇无限大,但崔健却将始终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思路。“从智能电网转型升级到能源互联网,涵盖的行业细分领域纷繁复杂,应用场景千变万化,每个场景所要求的技术复杂度也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市场上的参与者无论是行业领头羊公司还是跨平台公司,自身都不具备资源去覆盖整个行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只有根据自身优势去选择和聚焦细分应用场景,紧跟市场趋势变化和竞争变化,整合上下游资源,优势互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崔健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欣)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地铁三期规划线路全部开工 “轨道上的青岛”加速建设

2022-07-03    青岛新闻网

7月2日0时至24时黄岛区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情况

2022-07-03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青岛中考生:可使用微信推送服务查询成绩 操作流程速戳

2022-07-02    青岛市招生考试院

总投资130亿元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开工

2022-07-03    大众日报

3.76亿方!胶东调水工程完成2021-2022年度后续调水工作

2022-07-03    大众日报

华润绍兴路竞品质地块规划出炉 将建设6栋住宅

2022-07-02    大众网

善用“香港优势” 58家鲁企扛起港股“山东板块”

2022-07-02    青岛新闻网

打卡雨后北九水美景 快坐这路公交进山吧

2022-07-02    大众日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