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启幕!未来五年,山东这么干 青岛被赋予一系列重任
这是一次事关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山东发展航向的重要会议。
5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李干杰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在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有大的担当。作为开放大省、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山东始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山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山东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积蓄了强大实力。
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找准定位,服务全局,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强大国内市场,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九个方面比较优势加速转化,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置越来越凸显。
全省经济提质增效,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三个万亿大台阶,达到8.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00亿,达到7284亿元;常住人口“双过亿”;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万……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走过不平凡的历程,山东已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必须握紧历史接力棒,咬定目标,脚踏实地,以奋斗开创未来,以实干托举梦想。
报告对山东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擘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走在前、开新局”——
“走在前、开新局”,既是战略指引,又是实践要求;“走在前、开新局”,是对山东发展的全局性定位;“走在前、开新局”,是对山东工作的全方位要求;“走在前、开新局”,是对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全过程引领。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报告提出,要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并对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12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报告赋予青岛一系列重任——
加快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
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支持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统领,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
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培育济青科创制造廊道;
构建济青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新格局;
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
……
报告提出的12个方面重点工作,是全省的普遍遵循,也是青岛的发力点。要立足自身实际,“对号入座”,再梳理,再谋划,扛起更重的“青岛担当”,展现更大的“青岛作为”,作出更大的“青岛贡献”,在全省勇当龙头。
01
发挥好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比较优势”
报告摘要:
要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解读:
科技是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强省之本,强市之本。青岛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位列全国第10,进入第一梯队。
拥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是青岛科技创新的底气所在。省党代会报告对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作出部署,要加快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青岛拥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获批组建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
用好省级层面的支持政策,抢抓机遇,提高建设水平,加快建设进度,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增创青岛优势,展现青岛作为。
02
抓好实体经济这个“重中之重”
报告摘要:
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落实“三个坚决”,壮大“十强”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解读:
实体经济是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几年,山东动能转换强势突破,落后动能加速淘汰压减,传统动能提档升级,一批重大工程支撑前进,新动能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更加巩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青岛能不能在全省勇当龙头,关键是看实体经济能不能勇当龙头。近年来,青岛实体经济的根基更加稳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引领型大项目落地建设,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
当前,青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正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实体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工程,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扩大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居等领先优势,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些产业很多都是青岛的特色优势和重点发展的方向,要积极对接全省规划,相向而行,形成合力。
03
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海洋城市
报告摘要:
要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海洋城市。
解读: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33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这是山东引以为傲的战略资源。
海洋也是面朝大海的青岛的最大特色和优势。2021年,青岛完成海洋生产总值4684.84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17.1%,占GDP比重达30%以上。
青岛海洋GDP不断迈进,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对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劲。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活力海洋之都”作为两个城市愿景之一,把“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六个城市定位”之一,将海洋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此番,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海洋城市,这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要担当作为,在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积极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等方面下功夫,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4
增强“引领力”
报告摘要:
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服务和推动各类国家战略落实。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构建济青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新格局。
解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国家正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推进新一轮城镇化。
山东半岛城市群处在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次发展战略节点上,是国家“两纵三横”城镇化战略布局中的重点城市群,空间格局为“一群两心三圈”。
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构建,赋予青岛打造都市圈、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更大责任,必将进一步推动青岛当好龙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为“两心”之一,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中要着力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山东在多份文件中对增强青岛引领力作出要求部署。今年1月分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提升青岛发展能级,显著提升节点城市承载力,增强青岛引领力。
省党代会报告作出进一步部署,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强化胶东经济圈一体发展,增强青岛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建济青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新格局。
05
做“高地中的高地”
报告摘要:
改革开放是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重点改革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解读:
作为沿海省份,山东历来是对外开放前沿、开放大省。能不能在更高水平开放上实现新作为,关系到山东能不能走在前。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有着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区位优势,历来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区等一大批高能级开放平台。
青岛货物进出口总额跨越四个千亿元台阶,达到8498亿元,跃居全国城市第9位。
年均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4.1%、全省39.3%。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全球第4位、第6位,海铁联运量稳居沿海港口城市首位,跻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山东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桥头堡的青岛,有实力、有责任当好“高地中的高地”。
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赋予青岛联通世界、推进国际化更大空间。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创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开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跃升计划,实施山东自贸试验区2.0版,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开发区承载功能等,不少方面的指向正是青岛。
青岛要着力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尤其是要建好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对全球要素的集聚能力,抓住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度合作,提高对外投资发展水平。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要把青岛发展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要以省党代会擘画的蓝图为指引为遵循,扛起责任,加强目标规划路径的衔接,借势借力,协同发力,在全省勇当龙头。
作者 |观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