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诞生19年,从直升到自招,青岛高中自招酝酿第二次巨变……

2022-05-21 06:59    家长汇

过去一周,高中自招是岛城家长群里最热门的话题。

在众声喧哗的“全民热议‘全民自招’”中,“下一步高中自招怎么走”成为讨论的关键问题。

近日,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初中学校强校提质的实施意见》中,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一是自招还会继续存在,二是自招规模和录取方式要变。具体文件表述如下: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从诞生到现在,青岛高中自招走过的19年历程,以及试着分析一下高中自招未来可能的调整方向。

第一阶段:

2004年—2015年

“顶尖学霸”之争

报名权下放给初中 高中“掐尖”限量直升

2004年,青岛首批高中开始进行直升招生试点,自此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中考生源选拔方式。这种选拔方式,在中考统招之外,为高中自主选拔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并且运行了19年。

当时局属高中里只有青岛2中和青岛58中进入试点,每校每年招收50名自招生。

到了2008年,局属高中试点直升的高中扩大到了4所,除了青岛2中和青岛58中外,增加了青岛1中和青岛9中。从招生计划来看,青岛2中和青岛58中计划翻番,均为每年100人;而青岛1中和青岛9中各招50人。

也就是说,从2004年到2007年,青岛市区每年直升生计划为100人,从2008年开始增加到300人。不管是100人还是300人,意味着这些孩子都是各个初中金字塔顶尖的学生,是真正的“顶尖学霸”,直升则是真正的高中“拔尖”。

大家可以注意到,当时这种区别于中考统招的方式叫做“直升”,顾名思义,就是考上了直接升入高中,无需参加中考。除了不需要中考外,“直升”与现在的“自招”最大的区别,在于报名条件的不同。

当年的直升生报名资格下放到初中学校。跟现在的指标生计划按照各初中实际毕业人数按比例分配一样,试点高中也把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各个初中。然后由初中自行制定规则,直接分配给学生。拿到指标生资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对应高中的直升生考试。

举个例子,“比如A初中当年分到了青岛2中10个指标生名额,青岛58中9个指标生名额,A初中会根据规则(比如初一到初三上5个学期的年级排名、是否学生干部、科技文体活动获奖、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计算学生得分,然后从高到低分给申请两校指标生学生。拿到青岛2中指标生资格的A初中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青岛2中自招考试,同理,拿到青岛58中指标生资格的A初中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青岛58中自招考试。在初中拿不到资格,就无法参加高中直升生考试。

举例结束接着往后说,拿到指标生资格的学生参加高中直升,考上就可以直接被高中录取,不用再参加中考。参加直升生考试但没有成功直升的学生,则作为指标生,中考录取时享受加30分的待遇。(当时中考满分780分)

当时直升生不用中考,所以很多学生初三毕业的暑假就可以提前进入高中,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学科兴趣类培训、到北京名校研学等,提前就能适应高中生活和学习方式。数量的“稀有”决定了生源的高质量,再加上直升生经历了初中学校和高中学校两轮选拔,在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方面特别优秀。每年高考各高中的前几名几乎都来自于直升生。

但当时的这种方案也不是真正的完美方案,因为直升生考试资格下放给初中学校,而选拔规则由初中自己制定,就容易滋生各种问题。比如走流程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就为了盖个章加分、花钱买专利为自己增加筹码……当时,每年初中学校公布指标生资格分配名单时常会出现各种投诉。

第二阶段

2016年—现在

“全民自招”盛宴

学生自愿报名门槛降低计划激增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2016年开始,直升生政策正式升级为自主招生政策,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比“直升时代”,“自招时代”最大的特点是,报名参加自招不再需要初中推荐和分配名额,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都可报考。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2016年的自招报名条件:生物地理2B(部分高中要求2C)+初中三年综合素质优秀评定为A+信息技术合格。

2016年,直升首年调整为自招后,参与的高中也从原来的4所猛增至11所,招生总人数从原来的300人激增至900人。其中青岛1中、青岛2中、青岛9中、青岛17中、青岛58中各招收100人,青岛6中、青岛15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9中、青岛39中各招收80人,青岛2中分校、青岛3中各招收40人。

900人在当年是个什么概念呢?约占当年市区总考生的10%,当然那时崂山区高中还没有划归局属,高新区也没有纳入市区招生。按照一个初中班50人计算,就是说前5名能通过自招进入高中,这意味着自招的生源从“顶尖学霸”降格到了“学习优异者”。

报名不“限量”(但其实还限量啊,因为达到B等级的人数是有限的,符合2B的也有限)、计划大幅扩招,从2016年开始,自招报名开始“火爆”。

2017年参与自招的学校增加到14所,招生总计划为1140人。分别为青岛1中、青岛2中、青岛9中、青岛17中、青岛58中各100人,青岛3中、青岛6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9中、青岛39中、崂山1中(青岛67中)、崂山2中(青岛68中)各80人,青岛16中、青岛艺术学校各40人。这就是这一年,青岛67中、青岛68中开始招生市区生源,青岛艺术学校开始设综合高中。

2018年自招学校仍有14所,但招生计划略有缩减,为1060人,占到了总招生比例的11%。2019年自招计划为1686人,占到总计划15%。2020年19所高中自招计划为2291人,占到总招生计划17%。到了2021年,自招学校扩大到了24所,计划达到了3351人,占到了总招生计划的25.7%。

最后就是今年,市区28所高中计划招收自招生3965个,到了真正的顶峰。这个招生计划占到了总计划1.5万的26.4%。也就是说,青岛市区普高把三分之一的计划留给了自招。

也是从2016年开始,与自招生(直升生)报名资格从初中学校转移到学生自己手中保持一致,指标生的分配方式也发生变化。变成了现在沿用的指标生政策,根据学生第一志愿和中考分数决定指标生人选。彻底斩断了初中学校“暗箱操作”的可能。但又产生了现在家长们经常讨论的指标生资格浪费问题。

回到我们主要话题,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学生参加并通过高中的自招考试后,同样可以免除中考,直接升入心仪高中就读。从2019年开始,拿到自招资格的学生也需要参加中考,各校按照1:1.2比例划定资格,中考后根据中考成绩录取相应计划的自招生。这一政策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2020年,青岛新中考实施,但对自招生的政策保持稳定。

从最初的两校招收100人,到现在近三成招生计划留给自招生,从直升到自招,计划不断增加、门槛不断降低,自招的目标生源也从原来“顶尖学霸”到“学业优秀的学生”再到“各初中班级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一旦自招计划占总计划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但实际达不到,因为普高率是70%左右,乘以26%的自招比例,实际这两年中考生中大概有18%是通过自招进入高中的),初中班里前30%的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自招生,那么势必会带动至少前50%的学生去试试看,继而传导到再往下的学生,也就演变到了这两年的“全民自招”。

为啥一定要有自招?

在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推进初中学校强校提质的实施意见》之前,很多家长在猜测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后,自招会不会取消。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未来3到5年,高中自招+中考统招的高中招生模式会一直存在。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为啥一定要有自招?

①自招有利于高中选拔到更适合的生源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概念,中考的全名叫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其实是两考合一,一次考试同时完成初中学业考+高中招生考两个功能。而高中段完全不同,高中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学考,和高考两次不同的考试,学考基本在高三上学期就全部结束了,难度跟高考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高考完全是为大学选拔生源服务。

“两考合一”的定位决定了中考的难度不会太高,区分度不会太大,按照低、中、高三档难度题目4:4:2的比例来看,实际上是很难区分“最拔尖学生”和“优秀学生”的。而青岛中考命题都是根据初中所学知识来,毕竟是学考嘛,在高中知识衔接上的提前渗透必然有限。但高中肯定希望选拔更符合自己教育理念,在高中段学习更有潜能的学生,要知道无论是过去分文理,还是新高考的3+3,都不要求高中段学生全科好,只要一部分学科好就够了。但中考是学考必然要兼顾到全科,或者说最核心学科。

所以自招由高中命题,实际就是给了高中选拔合适生源的自主权,通过命题实现目标生源的选拔。自招是留给高中选拔生源的一个特别好的方式,从被动招生变成主动招生,也是实现高中特色办学的一种手段,当然也是对中考的有益补充。

②接轨高考,高中自招对接高校强基和综招

除了上面的因素外,同样的重要的理由是高校招生的导向。现在都说中考要与高考接轨,那么高中自招也要对接高校自招。

其实捋一捋这19年青岛自招的发展史,能清楚地看出,整个脉络与高校自招完全一致,但在实施时间上稍有滞后。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始试点高校自主招生,之后参与高校和自招规模一路扩增,给予的降分力度也越来越大。开始多是985等名校自招,后来211高校也纷纷加入。到了2012年左右大概全国有90多所高校进行自招,当时最为著名的是“三国杀”,就是“华约”“北约”和“卓越”三大联盟一众名校组团“拔尖”。

给大家考古一个知识点,“华约”就是由清华领衔的7所名校、“北约”是北大牵头的11所名校、“卓越”是同济牵头的8所名校。当时高考后最戏剧化的一幕就是,学生参加“三国杀”考试,举例说,“华约”七八所高校共用一套考卷,考完之后学生可以拿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8所学校的不同降分资格,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这几所学校降分录取,跟现在的高考艺术类联考类似。

以2012年为例,山东省就有3600多名高考生拿到了高校的自招降分资格,那时降分幅度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一本线录取。跟青岛高中自招一样,计划的激增催生了报名的“火爆”,以自招鼎盛的2018年为例,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有近82万人,比2017年上涨20万人。

但也因为自招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萝卜招生之类的,之后教育部开始严控自招参与高校和招生规模。直到2020年高校自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强基”时代开始了。

虽然自招没有了,但“强基”走到了第三年,今年不仅参与高校扩容,整体计划也增加了。与此同时,在之前的自招时代,2016年还出现了高校综招,同样是在高考统招之外的录取方式。原来就是省属高校,现在在山东进行综招的高校达到了20多所,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青岛高中自招未来怎么变?

说完上面高校自招(强基、综招),其实就是除高考统考外针对普通类考生的招生办法的变化,我们可以大体梳理一下青岛高中自招未来可能变化的方向。

首先,跟高校自招“火爆”到顶峰后“降温”一样,青岛“全民自招”大概率会恢复到仅少数优质高中自招的局面,这一点跟叫停高校自招变成高校强基一个思路。从90多所到36所,明显是个“精选”的过程。

其次,可能会有部分高中在自招中进行特色招生,就跟强基与综招参与高校层次和目标生源有错层一样,这部分高中的目标生源肯定会与前面说的少数优质高中不同。

最后,未来自招还需要参加中考吗?我觉得大概率是会的。因为高中自招考试考查学科上与中考不同,所以还需要中考对学生整体水平再加测一次。同时按照现在教育部的要求,以强基为例,即使高考生拿到清华北大的强基资格,最终录取时高考成绩仍然要占到85%,这强调了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高考成绩一定是选拔的重要依据。所以高中自招大概率会参加中考。

此外还有一点,强基学生报名的很重要一点是,学生高考成绩需要达到高校划定的入围线,也就是说以高考成绩作为进入强基这一选拔的门槛。不知道未来青岛高中自招会不会与高校强基完全对接,改成中考后进行,以中考成绩作为入围标准,然后再加试自招考试后,最终划定自招生资格。

按照要求,到2024年要实现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按照教育政策提前几年公布的这一原则,相信无论是未来青岛中考怎么变、高中自招怎么变都会很快有官方政策出炉,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起航!“国信1号”:打造“中国样本”,打开青岛新空间

2022-05-20    青报观象山

5.1亿,创纪录!市南“告白承诺”:只要企业有所需,党委和政府必定有所应

2022-05-20    青报观象山

莱荣铁路草花山隧道贯通 建成后与青荣铁路一南一北呈环状运行

2022-05-20    齐鲁晚报

最新:地铁7号线3座车站开始施工 15号线完成绿迁手续

2022-05-20    青岛新闻网

青岛时间|我是山东的,山东青岛的!10条经典线路带你玩转大青岛

2022-05-21    青岛新闻网

注意!今天6点至18点,青岛市政府机关停车场临时取消共享开放

2022-05-20    青岛静态交通

青岛援沪核酸检测队奋战46个日夜后归鲁,他们这样说......

2022-05-2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520一天青岛2944对新人登记结婚 天没亮就来排队

2022-05-20    齐鲁晚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