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华为,点亮“算力灯塔”!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青开工
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迈出坚实一步。
5月15日,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开工活动在崂山区青岛国际创新园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活动并为“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青岛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揭牌。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中,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邓泰华代表华为公司向青岛杰正泽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牌“昇腾生态运营伙伴”。崂山区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杰正泽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与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芯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算力意向使用单位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作为省内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资约3.9亿元,首期具备100P算力,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PC的算力,将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面向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普惠公共算力服务。
青岛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则将面向青岛,辐射全国,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普惠算力底座,打造立足于青岛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青岛人工智能成为产业智能化升级、人才引育留用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青岛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做大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对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作出安排。
刚刚印发的《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全力招引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
此番两个中心的建设和入列,将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装上两块重要的“拼图”,助力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崛起。
01
1-4-3-2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人工智能已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也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重视。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提供从底层芯片算力到顶层应用使能的人工智能全栈能力。作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汇聚、生态繁荣、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平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有助于推动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成果转化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
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定位为新型智能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由崂山区属国有平台——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联合青岛杰正泽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运营。“预计到6月份将完成首期100P Flops AI算力建设。”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赞科说。
据悉,项目将导入华为生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孵化体系、算法软件开源社区等软能力,面向崂山区、青岛市工业互联网、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等人工智能特色应用产业发展需要,与企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崂山区、青岛市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高地。
该中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4-3-2”模式,即依托1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助力4个生态平台,扩展3方面的能力,汇聚2个国家级乃至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
“华为将联合产业伙伴一起,高质量完成计算中心的建设,争取三季度上线即饱和。”现场,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邓泰华表示,依托1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助力打造立足于青岛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四个生态平台。
——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将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人工智能算力服务,降低AI开发门槛,加速人工智能融入青岛的千行百业;
——应用创新孵化平台将助力海尔、海信、极视角、商汤、达闼机器人等青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孵化行业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融入行业生产;
——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将开展系列生态活动,带动人工智能产业,集中集约化发展;
——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将结合青岛区位优势与产业特色,在海洋领域推进AI前沿研究,在海洋气象等领域形成重大原创成果,打造科研创新高地,并持续支持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培养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吸引更多人才、专家加入青岛,为青岛提供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已经与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海洋第一研究所等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在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构建起AI算力的基础上,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3方面的能力,即从算力,到数据、算法、应用三大能力扩展。”邓泰华介绍,数据方面,通过建设海洋人工智数据集、智慧工业数据集,将形成青岛特色的数据资产,有利于青岛在未来全国范围数据交换与共享中实现提前占位,成为全国AI数据产业的核心节点;
算法方面,将吸引业界领先的预训练模型在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进行孵化与部署,向更多产业和行业进行推广;
应用方面,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则可以从一期的训练为主,走向未来训推一体,走向AI+图形渲染的多样性算力,实现行业应用的扩展,可以赋能虚拟现实、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海洋等多个行业应用场景,来使能青岛全行业智能化升级转型。
根据规划,在一中心四平台三扩展的基础上,通过加速政产学研用融合,未来,青岛有望再汇聚工业智能、智慧海洋2个国家级乃至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
建设青岛乃至山东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产业和人才聚集的新磁场,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未来可期。
02
为什么是崂山
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选择落户背后,是崂山区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夯实实体经济“压舱石”的回馈。
作为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一极,崂山区在全市“一盘棋”中主动作为,努力构建产业生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进军人工智能产业领域。
4月26日,崂山区印发《青岛市崂山区“十四五”产业集聚战略发展规划》,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再部署、再推动。
围绕人工智能基础服务,未来五年,崂山区将重点发展图像检索、分类、分割、处理、滤波与降噪、目标检测与跟踪以及三维重构等计算机视觉服务,指纹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服务,语义、词法、句法、情感分析、知识图谱与计算以及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服务;
围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未来五年,崂山区将以智能海事、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教育、智能制造等为重点应用方向,鼓励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发解决方案;
围绕数据与计算服务,未来五年,崂山区将重点发展数据收集、挖掘、监测、交易服务及为人工智能开发提供的云端计算资源和服务。除刚刚开工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外,当前,崂山还在着力打造总占地面积约2735.4亩的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
据悉,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已落户产业链相关企业16家,其中包括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宁畅信息产业(青岛)有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竹云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6家;在建项目主要包括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智扬科技产业园2个项目,总投资10亿元。
以海尔智家、中科曙光、歌尔微电子等为链主,以家庭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高端智能家电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平台,聚焦人工智能重点核心领域,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围绕智能家电、智慧城市、医疗影像辅助诊疗、智能制造、智能硬件、工业及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等产业,助力崂山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
03
持续发力,拥抱未来
崂山区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只是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提速的一个缩影。
各行业各领域数字转型全面提速背景下,近年来,青岛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集聚了创新奇智、极视角、商汤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获批建设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经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青岛已经开放的应用场景达3050个,搭建起了“百企百景”等供需“桥梁”,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百业。
以一汽解放青岛公司与商汤科技的合作为例。在汽车制造的冲压车间,冲压件的表面质量检测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难题。但是,在“5G+AI”的冲压件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面前,这一难题被迎刃而解。
作为冲压成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该系统通过工业机器人搭载工业相机实现对成型冲压件的表面拍照及检测工作,帮助客户实现了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避免了生产流程中断及产品缺陷带来的潜在损失。除应用场景外,在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也愈发完善。
当前,市场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
基于此,近年来,青岛的海纳云、中科曙光等企业、平台,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共同发力,依托开放的教育和技术资源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打造在青产才融合的产业升级新高地。
“中国海洋大学将发挥在学科建设、人才储备、技术研究与合作转化方面的优势,不遗余力地为华为等领军企业在青岛落地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共同建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打造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开工现场,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中心主任魏志强这样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青岛还将以青岛科创母基金入驻崂山区为契机,推动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政府引导资金,由政府作为发起方,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成立,通过股权投资形式重点投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微电子等领域的前沿项目。未来不是等来的。见势早,行动快,才能赢得先机。这一次,青岛要跑在机会前头!
(作者 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