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产业地图和城市样貌 青岛发起三年攻坚,这十个片区要大变样
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依托,青岛正向着“精彩宜人之城”的美好愿景疾行。
4月26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一季度区市调度会暨全市土地高效利用工作会议举行。
同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针对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进行解读,而这已是继21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发布后,所召开的第二场三年攻坚行动发布会。接下来,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公园城市建设等其他几大行动方案还会陆续发布。
这项关乎青岛未来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正加速推进,重塑着城市样貌,重构着产业空间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市领导密集调研、召开工作会议,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落实把脉定向,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市政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频频晒出一季度“成绩单”,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视线拉回到今天,一天时间里,两场重要会议聚焦,足可以看出“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性。作为青岛开展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板块之一,未来三年,将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以重点片区、重点任务为突破,系统谋划并先期启动10个重点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全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城市发展由追求增量扩面向挖潜存量提质转变。
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分别为: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李沧区世博园及周边区域、楼山区域、城阳区白沙河北岸区域、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及周边区域、崂山区株洲路两侧区域、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
未来三年,这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计划建设项目314个(根据年度推进情况动态优化),其中2022年计划建设项目228个,年度投资额占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年度投资额的近五成。涉及范围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如何确保这项行动高质量实施,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01
“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
让低效用地“活”起来
土地是发展之基,生产之要。
此前有统计显示,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度工业化开发的国土面积只有约180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每年将保持1个百分点左右增长,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1400万,这就意味着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多。
面对土地资源约束加大和土地需求持续扩张的双重压力,许多地区的建设用地已逼近极值,尤其是发展迅速的城市,土地开发逐渐逼近“天花板”。“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让低效用地“活”起来,已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多地陆续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更为重要的是,低效用地再开发在拉动这些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以往的棚户区、城中村布局散乱,公共设施缺乏,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后,可有效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使城市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老百姓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
随着青岛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低效用地再开发也成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热点。青岛“十三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出台“僵尸企业”“僵尸项目”处置政策,制定“新型产业规划用地(M0)”管理政策,积极探索实施“标准地”出让,开展“以地招商”。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有力保障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一汽大众、青连铁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但不可否认,青岛的土地资源仍存在粗放利用的问题。如何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正是打响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目的所在,也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02
“标图入库”、建立台账,
做好“盘活”文章
盘活低效片区不是一个个孤立项目的开发,而是一场要从宏观着眼的谋篇布局——既要有的放矢地整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各类产业要素,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未来各区域内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设计,科学规划生活动线。
为了摸清“家底”,自去年开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每一宗低效用地的现状利用、土地权属、建筑质量、环境品质、生产运营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研判低效原因,并对低效用地进行“标图入库”,逐宗建立低效用地数据库和地块台账,实施年度动态调整完善,搭建青岛低效用地管理信息平台,力争做到“家底清楚、问题明晰、措施精准”。与此同时,细化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任务清单,为城市更新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在机构设置上,青岛顶格成立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具体工作由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承担。与此同时,建立起“1+10”指挥督导体系,在指挥部办公室基础上,结合片区实施和项目推进情况,设立了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等10个片区(园区)专项指挥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运转高效的工作运行体系。
老四方工业区智汇港项目效果图
赢取三年攻坚行动的胜利,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重点低效片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房屋征收难、项目资金筹措难、土壤污染调查治理周期长,多数属于开发建设的“硬骨头”。为破除制约因素,青岛结合全市低效用地评估认定和摸底状况,坚持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探索建立了低效用地再开发“1+N”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的约束性和引导性,确保政策精准赋能。
在一个个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优化服务保障”实属关键。“建立项目推进与保障工作台账,明确每个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办理路径、责任人、完成时限”“聚焦重点问题,不断优化建设项目土地规划审批流程,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土地供应的同时,对新开工重点项目全面推行‘告知承诺许可’、手续办理‘挂牌销号’”……如今,这些举措早已不仅停留在纸端,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其实,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现状,低效用地盘活的目标和路径不尽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为例,该片区集聚了青岛市90%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资源,区域内还拥有我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因此立足现有产业资源,“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打造生态优美的科技创新高地”成为它的“盘活”着力点。
03
重点突破,
划定10个重点片区和园区
在今天发布的行动方案中,针对各重点低效片区承接的区位发展优势,融合生态优先、TOD综合开发、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理念,统筹考虑城市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合理布局、板块开发时序等因素,规划了特色发展路线,明确了攻坚项目清单,清晰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近期重点启动大健康产业园、欢乐滨海城、中车四方智汇港、捷能中泰、郑州路两侧5个片区的开发建设,提高产业能级,完善区域环境品质,逐步推动区域整体复兴;
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近期先行启动北客站周边区域、北客站西片区项目,同时谋划永平路片区开发建设,完善交通枢纽功能及城区道路体系,建设现代商贸中心,提升区域能级;
李沧区世博园及周边区域围绕世博园复兴,高标准打造以园艺景观、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楼山区域规划打造科技创新与现代生产服务高度融合,创新创意创业要素汇聚,生态优美、活力时尚、服务共享、高效集约、职住平衡的滨海科技创新城;
城阳区白沙河北岸区域拟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胶东经济圈创新服务高地、青岛北部休闲消费中心、青岛市绿色宜居城区;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生态优美的科技创新高地;
位于王台的青岛京东方项目
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先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及周边区域聚焦现代海洋、国际贸易、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构建国际化科创研发产业服务系统,打造自贸区青岛片区更新先行示范区;
崂山区株洲路两侧区域重点发展高新产业、科技创新、科教智慧、金融服务四大功能,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创新走廊、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示范区;
崂山区金家岭金融新区服务区(张村河南岸)效果图
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定位“水脉智城”,重点发展商业商务、文体休闲、居住配套三大功能,打造生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宜居宜商宜业、富有活力的高端综合型社区。
推进重点低效片区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要籍此不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产业、焕发新生机。要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注重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打造更多亮点工程。
可以预见,随着接下来一个个攻坚行动方案的出炉,青岛城市更新建设各项任务将加速落地落实,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重塑城市的产业地图和发展样貌,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