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谢谢你们,隔离病房的“临时爸妈”

2022-04-11 05:4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谢谢你们,隔离病房的“临时爸妈”

定点医院一批小患者治愈出院,临走前给“大白”留下暖心话语

“和医生们相处多日,我发现他们再厉害也是人。他们会累、会困、也会害怕,但是他们扮演着‘神’的角色。”“虽然你们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我们只能看到你们的眼睛,但那一双双眼睛里满是对我们的关心和负责,他们希望我们可以早日康复,与家人团圆”……在定点医院隔离病区与“小患者们”并肩战斗多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到了小患者们的温情告白,小患者们暖心的话语和独具创意的图画,仿佛是“充电宝”,为每日“泡”在防护服汗水中的“大白们”补充了“能量”。虽然大部分小患者已经出院,但那份感动将永驻医务人员们的心间。

定点医院来了一些小患者

“大白们”当起了“临时爸妈”

入住隔离病房时,孩子们都背着沉重的书包,面色紧张不安,这些“05”后、“10”后孩子们的瘦小身躯与肥大的防护服、护目镜之间不太“搭”,走路极不协调。但他们仍然排着整齐的队伍,乖巧得隔开一米的间距。这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对孩子们的最初印象。

看到同样也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他们原本怯生生的眼神中才露出些许新奇、惊喜和期待,不安也渐渐收了起来。医务人员们尽力挥舞着双手向他们致意,交流时的语气也情不自禁更加温柔,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一个坚定的信号:“孩子别怕,我们和你在一起!”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是刚进入隔离病房时,孩子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他们当中有的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有的是第一次住到病房,他们怀揣着各种不同的小心思,用各不相同的字迹试探着写下一张张纸条,传递着同样的期盼。孩子们大多没有带手机,通讯就成了难题。为了缓解孩子们的焦虑和父母的担心,医疗队员们成了孩子们的“临时爸妈”,他们分工包干,“一对一”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搭建起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医护人员们太忙了,忙得没空吃饭,你们不要添乱”

——来自小患者的“体贴”

为病人们治疗、采样,消毒、打扫污染区、半污染区,送饭,与病人家属沟通、和专家探讨方案……看着忙碌的医护人员,一个小病号很是心疼,便在和家人通话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医护人员们太忙了,忙得没空吃饭、没空睡觉,我很好,你们不要一遍遍给他们打电话添乱了。”

为了尽快熟悉定点医院的工作,医务人员们在最初入驻定点医院时总是主动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通常晚上9点半才回酒店吃“午饭”。青岛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吕响红是3月5日进驻定点医院的,她说:“一般早上8点去医院,晚上8点多再回宿舍。为了尽快熟悉各项流程,我就多加会班。”

吕响红

在定点医院,打扫与消毒工作都是需要医护人员来承担。医生主要负责半污染区,扶手、电脑物件、走廊……整个半污染区清理结束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即使只是身穿蓝色隔离衣,衣服也很快便被汗水湿透。吕响红告诉记者:“打扫结束后,需要等待指令才可以出去。”

今天我生日,可以吃泡面吗?

——“安排”一场特殊的生日仪式

“感谢叔叔阿姨们,谢谢你们和我们在一起,加油!”正在半污染区清洁消杀的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医生高镨月听到了敲窗户的声音,抬头一看,两个小患者在隔离病房内的窗户上贴了这张纸,并向她“比心”。懂事的他们让高镨月和同事们的心里暖暖的。面对孩子们,所有医务人员都付出了更多的耐心和关心,他们用最专业的知识、最温柔的语调,真诚地回应着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和疑虑。

“阿姨,我今天过生日,可以吃桶泡面吗?”“没问题,阿姨一定满足你,生日快乐!”在一次日常沟通时,有个孩子害羞地向病区护士长王宝玲提出了一个小请求,王宝玲一口答应。可去哪里找泡面呢?当初,医疗队属于连夜紧急集合,许多队员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所以,一桶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泡面,此时却难倒了大家。于是一场“兴师动众”的找泡面行动浩浩荡荡地展开。在护理组与膳食组的协调下,“小寿星”最终吃上了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医疗队员们也纷纷拿出自己珍藏的小零食、巧克力,为孩子过了一个朴素却又意义非凡的生日。

“药太苦了,阿姨,我不想吃了!”“那吃一盒药,给一块糖怎么样啊?”……在隔离病房,孩子们可以撒娇,可以耍赖,也可以诉苦,因为他们信赖“大白”。

隔离病房里,除了孩子们,还有许多患者让医护人员们动容。一位女士和5岁的儿子都感染了病毒被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同病房的还有1个8岁的小姑娘,医护人员跟她商量,希望她能帮忙照顾这个小姑娘,她非常爽快就答应了,也照顾得非常尽心。直到小女孩要转到另外的病区与姥姥团聚,病房空出一张床位,这位母亲才提出:我的另一个儿子也在这里,能不能住在一起?原来,她的另一个儿子只与自己相隔3个房间,却由于不想给医护人员添麻烦,一直没有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别人的孩子。

本轮本土疫情发生后,我市抽调 3270名医务人员充实到定点医院,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像这样动人的故事,在每个隔离病房都曾上演。

互相理解、相互扶持,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败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全市教育工作者正夜以继日奋战,为顺利恢复线下教学做好全面准备

2022-04-10    青岛市教育局

11日起,城阳有序恢复常规疫苗接种服务

2022-04-10    城阳融媒

平度关于调整封控区、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村庄的通告

2022-04-10    平度卫生健康

山东援沪医疗队接管3个方舱医院,医疗队员累计“进舱”1820人次

2022-04-1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关于恢复机场高速胶莱收费站出口正常通行的公告

2022-04-10    胶州交通在线

五一放假通知来啦!

2022-04-10    大众网

山东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社会面传播风险较低

2022-04-1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为地铁施工让路!明天起,青岛这些公交线路有调整

2022-04-1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