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联奥特莱斯计划4月中旬完工,目前安装工程完成98%
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用达产达效
青岛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切实提高项目建设和生产效率
青岛百联奥特莱斯计划4月中旬完工
目前安装工程完成98%、配套工程完成90%
机器轰鸣、焊花四溅、车辆穿梭……阳春三月,记者走进位于即墨国际陆港的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项目,工地上,戴着安全帽和口罩的建设者干劲十足。尽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但项目方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同时,克服因疫情材料进场慢等不利因素,攻坚克难、抢抓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正在建设中的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室外铺装、设备安装和配套工程,安装工程已完成98%,配套工程已完成90%,预计4月中旬完工,商铺装修正在积极准备前期报批材料。”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项目经理卢仪说。
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是国企商业巨头——百联集团在山东省投资的第三座、全国第九座奥莱广场,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此次落子即墨,将开启岛城“主题购物+休闲旅游”零售产业新模式。建筑风格上,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采用欧式复古风,完美复刻了意大利托斯卡纳建筑风格,并融入海洋风情以及雕塑、水景、花园、步道等多元风景,项目还建有儿童游乐场、星空穹顶等,四周充分布置绿化、口袋公园,田园逸致与都市时尚交相辉映,打造出不同于城市购物的度假休闲感。
“项目一期引进品牌160个,以国内外精品男装、女装、童装、运动、户外、鞋履和家居品牌折扣店为核心,辅以特色餐饮、儿童娱乐、休闲景观和生活配套设施,目前阿玛尼、雨果博斯、耐克、斐乐、盖璞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均已落户,其中不乏区域首店进驻。”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办公室主任张允康说。
为保证项目顺利开业运营,即墨国际陆港管委成立服务专班,将开业前期筹备工作进行分解,挂图作战、压实责任、全力推进。针对因疫情推迟的线下专场招聘会,即墨国际陆港管委与蓝村街道办事处将相关招聘信息多渠道转发宣传,街道牵线项目与驻地高校对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多渠道解决用工问题。
“因为受到疫情影响,部分技术人员和施工材料暂缓进场,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我们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张允康说。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提升即墨西部陆港新城片区的城市承载力、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带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下一步,即墨国际陆港及蓝村区域将发挥商贸物流、枢纽经济、临空经济的吸聚、带动作用,以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为龙头,高标准打造新零售产业聚集区,逐步建设人才、资金、时尚消费、产业等发展要素高效互动、宜居宜游宜业的陆港新城。
55个在建重点交通项目质量安全“不掉线”
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开展远程视频监督保障项目建设
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是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分为5个标段。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线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建设。疫情防控期间,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交通质监部门通过远程视频受理了工地试验室登记,为项目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该项目已完成投资约2.3亿元,超额完成计划投资的102%,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对补充完善胶东机场集疏运体系、促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市交通运输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的缩影。目前,全市共有55个在建交通项目。其中,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等多个项目列入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克服疫情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交通质监部门采取网上办理监督手续、远程视频监督等多种方式开展质量安全监管。疫情发生以来,通过线上无接触办理了S311黄张线(胶州黄岛界至芝铁线段)改建工程、即墨区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平度市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工程等新开工项目的监督手续,充分保障了项目按期开工。3月24日至25日,对G20西流高架桥维修加固工程、S217朱诸线南村至平度胶州界段改建工程、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二突堤4#仓库工程以及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开展线上监督,全力强化施工工艺控制,着力夯实全过程监督,更好保障在建交通项目质量安全。
为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交通质监部门采用远程视频等无接触办理模式,实施工地试验室备案线上核查,既避免了人员流动带来的防疫风险,又有效解决了工地试验室备案滞后等问题。截至目前,4家工地试验室备案已通过线上受理。此外,还实施重点工序、关键部位远程视频监督,对省道219青新高速至青银高速段拓宽改建(平度段)工程底基层施工等重要工序进行远程检查,并根据远程检查情况及时提出针对性质量管理建议,不断夯实施工质量安全。
“信贷直通车”助力春耕备耕
预计今年可为农业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100余万元
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农场主王志涛经营小麦玉米种植1200亩,420头奶牛养殖等业务。在春耕备耕期间恰逢疫情,对其小麦玉米春耕备种及奶牛养殖产生较大影响。王志涛通过扫描“新农直通车”二维码,线上申请贷款200万元。青岛农担公司与青岛农商银行接到申请后立即响应,在两个工作日内为其完成了审批。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王志涛就收到了综合融资成本5%的200万元贷款,为其解决了春耕备耕、奶牛养殖资金短缺的困境。
王志涛所享受的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主推的“信贷直通车”服务,也是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青岛市聚焦常态化推进“信贷直通车”服务,出台十条措施,建立工作机制、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信贷服务,力争新增授信金额突破1亿元,总额突破2亿元,预计可为农业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100余万元。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是农业农村部去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一项创新工作,旨在通过不断深化“政银担”合作,推动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青岛共为103家经营主体授信8984万元,平均综合融资成本6.39%,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信贷直通车”服务重点支持10万元至300万元额度的适度规模经营贷款需求,对种业企业等农业科创企业支持的贷款规模可适度提高至单笔不超过1000万元的水平。今年,青岛确定了5.5%的融资成本上限,比去年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近1个百分点。对于按时还清且无逾期记录的信贷直通车用户,鼓励金融机构在其再次申请信贷并获得授信时,对农业经营主体实际承担的利率或担保费率再予以适当优惠。
据悉,为常态化推进“信贷直通车”服务,青岛建立“1166”常态化工作机制,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农担公司承办,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银行重点支撑,在重点服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逐步覆盖高素质农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6类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保障“直通车”常态长效。
创新建立“1+5+5”限时办结制度。经营主体贷款申请经平台核验通过后,农担公司与合作银行于1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主体所应准备的贷款材料。经营主体贷款资料完整收集并提交后,农担公司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核保;合作银行收到农担公司担保意向函后,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授信。为督促落实,将金融机构办理时限作为通报、表彰的重点内容。
为将“直通车”的便利性发挥至最大,青岛发挥派驻区(市)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明白政策、扎根基层、贴近农户的优势,在全市建立100个信贷直通车流动办理站,指导有信贷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扫码提出贷款申请。延伸拓展办理渠道,线上线下发力,线上利用网站、微信群、微视频等,线下调动乡村基层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银行县乡分支机构及网点人员等力量,开展下沉服务,进一步扩大经营主体知晓度。
在过程中,建立信贷需求名单、优化信贷服务。建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申请自主点单为主、统筹派单为辅的服务模式,经营主体明确贷款银行的,按经营主体意愿派单;未明确的,由农担公司统筹派单;对首次派单未授信的,农担公司根据经营主体实际情况再次沟通派单,提高贷款可得性。鼓励银行机构结合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特点,开发春耕贷、托管贷等专项信贷产品。做好风险防控,严格贷前审查,强化贷后管理,有效防范资金挪用以及逾期风险。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周建亮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