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镜头记录此城,看看青岛有多“野”!纪录片《青岛自然笔记》蓄势待发

2022-02-21 10: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著名美食导演陈晓卿打造的纪录片《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2月14日在浙江卫视落幕。这一季里,青岛海洋美食大出风头,包括王哥庄的甜晒鲅鱼、青山村的海蜇宴,让全国观众大开眼界。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美食类纪录片大行其道,也让外界关注到纪录片这一品类的发展状况。对“电影之都”青岛来说,纪录片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强势的后劲。青岛“好奇魔鱼”文化传媒专注于自然纪录片的创作,公司出品的自然纪录短片《一池汪洋》入围了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而新作《青岛自然笔记》也将完成拍摄,已经锁定央视纪录片频道和B站,将很快与观众见面。

《青岛自然笔记》2019年开始调研,2020年开拍,镜头从青岛的山林、郊野、海滩、潮池到深海,用近两百种生物影像证明了青岛为什么是“世界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城市”。该片制片人白新宇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与陈晓卿一样出身于央视纪录片频道,他与导演陈歌、李斐组建了《青岛自然笔记》的核心团队,用独特的视角记录青岛,这里不仅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还有海岸、山林、河流、湿地、公园、荒野……我们发现在“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背后,还有一个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的青岛。白新宇表示:“也许50年后,科学家、教育机构、科研单位、普通市民想了解以前的青岛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在我们的纪录片里就有答案。”

那些生灵回来了

我们的采访在“好奇魔鱼”位于新都心的办公室进行,楼下是轰鸣的打桩机、塔吊和市井声响。嘈杂的都市生活不断蚕食之下,青岛还有“野生动物”吗?这些珍贵的小生灵躲到哪里去了?

“我们2019年开始《青岛自然笔记》的调研,通过这两年的观察、拍摄,发现青岛的野生动物是一直存在的,人类生活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一度退却,然而适应了周围情况后它们正在慢慢回来,以一种新的方式与人类共存。”导演陈歌介绍。在陈歌完成了备受好评的《深圳自然笔记》的创作之后,“好奇魔鱼”团队2020年开启了《青岛自然笔记》项目。“好奇魔鱼”在李沧区东部的山里拍到了狗獾一家三口,这种在青岛很罕见的小生灵让团队喜出望外;在浮山后的小区里,摄制组拍到了猫头鹰的行踪;在崂山苍翠的树顶,拍到了孑然兀立如孤独侠客的草鹭;在鳌山湾拍到了大眼蟹、海仙人掌,红线黎明蟹……“好奇魔鱼”在B站发布了短片《青岛城市物种知多少》,片中燕鸥漫天,黑水鸡筑巢,野獾攀爬山岩的场景激动人心,大家发现,原来青岛这么“野”。

“好奇魔鱼”团队拍摄了近200种青岛野生动物影像。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3》在崂山青山村拍了“海蜇宴”,而在自然纪录片团队看来,海蜇不只是美味,还是记录青岛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指标。《青岛自然笔记》制片人白新宇介绍,“剧组在拍摄之前向专家求证,得到的信息是青岛的沙海蜇数量比较少。然而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发现,情况跟以往的经验不一致。从2019年观察调研到2020年拍摄再到2021年,沙海蜇的数量一直在增长,这也是黄海区域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向好的一个指标。”

从制片人白新宇到《青岛自然笔记》的导演团队,都在纪录片这个行业耕耘多年,创作方向也逐渐向“海洋文化”和“自然观察”靠拢。导演李斐介绍,“作为影像创作者,我们一开始制作各种各样的纪录片,人文历史、青年文化、城市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都是我们涉猎的范围。后来我们专注于海洋与自然主题的影片创作,我们认为,既然生活在青岛,就要生产带有独特地域属性与城市精神的纪录片,把人文表达融入自然纪录片逐渐成为我们团队的表现形式,在这个领域我们要走在全国前列。”“放到全国范围来看,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数据和影像纪录都是缺失的,”白新宇表示,青岛近年来对生物多样性愈加重视,今年大沽河、李村河相继启动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国海洋大学的科学家也参与其中,这必然能推动青岛对人文自然的保护。

一池汪洋里的多样生态

在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中,热爱自然、寄情于野生动物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日本自然爱好者对天牛有着极大的热情,明仁天皇则是虾虎鱼分类权威专家;英国人钟爱观鸟,英国王室更是拥有境内公开水域的疣鼻天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野生动物观察人群、博物爱好者也逐渐增多,“小亮生物鉴定”拥趸三百万粉丝,“博物君”更是被热心粉丝制作成了表情包。

胶州湾的野生水鸟。

相对而言,国民的自然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好奇魔鱼”尝试将城市自然影像纪录与科普自然观察主题相结合,以“自然笔记”系列打造城市自然影像品牌,让观众看到中国的自然纪录片精品。去年“好奇魔鱼”出品的《一池汪洋》入围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在全球31797件作品里脱颖而出,入选参与最终角逐的11部作品,并成为三部最佳制作奖的提名影片之一,这让制片人白新宇分外惊喜。“我们关注的城市边缘‘小水坑’里的生物,能在这样一个奖项里,跟以‘大熊猫’‘金丝猴’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去竞争,恰恰反映了城市自然观察的价值。”

《一池汪洋》以海岸线潮间带的“潮池”为拍摄对象。导演陈歌介绍,“潮池所在的潮间带是人们接触海洋最近的区域,除了赶海时大家在这里获取的蛤蜊、海胆之类的食材,其实小小潮池里的生物多样性不可小觑。以往我们在三亚、西沙、菲律宾等热带海域可以拍摄到丰富的海洋物种,其实在青岛这样一个北方海洋城市,潮间带的物种也很丰富,像是日本鲭随着涨潮而来,退潮时就被留在潮池里。”今年“好奇魔鱼”团队将拍摄重点放在了海蛞蝓身上,“潮间带里有一些平时看不到的海蛞蝓,像是我们正在拍摄的指状棍螺,它平时吃海藻,把海藻里的叶绿体吸收到身体里,靠光合作用存活,非常有趣。”

《一池汪洋》入围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

青岛7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从生态系统来看都属于潮间带,这一区域的特征就是时而显现为陆地、时而隐没于海洋,生物在温度、湿度、盐分都急剧变化的两种环境之间进化出非凡的生存能力,这些生物大多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拍摄团队也在这里遇见过非常罕见的生物,需要专家进行“定种”,白新宇表示,国家对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重视,以水产为例,以往科学家重视遗传学研究,成就包括提高大黄鱼等鱼类的年产量,而这几年科学家逐渐重视分类学、行为学研究,“不只要搞清楚怎样让海洋生物长得肥,还要知道它为什么肥。”

青岛的“潮池”中生活着丰富的物种。

《一池汪洋》里独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小生态,也是“好奇魔鱼”下一步数字化开发的重点,“今年我们想把《一池汪洋》做成一个大的数字化沉浸式艺术展,把小小的潮池放大几十倍,变成一个巨幕化环境,让没有机会潜入水下的观众用另一方式‘进入’潮池。影片是一个观察的视角,而数字化的艺术展、沉浸式的空间则是另外一种感受。”

电影工业化,纪录片不可缺席

在自然纪录片领域,BBC自然科学部门可谓当之无愧的王者。《地球脉动》系列积累了十亿量级的观众,《王朝》《七个世界》等代表作也吸引了大量自然爱好者。好莱坞电影对自然主题也颇为关注,比如《飞屋环游记》就是围绕亚马逊生物“鹬鸟”展开的历险故事,《帕丁顿熊》里的探险家段落也影射了当年博物学者对“野性大陆”的探索。

客观来看,自然纪录片的体量并不大,“虽然《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把陈晓卿导演二十年来的作品加到一起,受益也不如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20多亿票房。”白新宇表示,不同于影片、剧集的短期收益,自然纪录片本身的收益时间很长,可以通过长期播映、长线运营获得利润。另一方面,纪录片承担了一部分社会价值功能,“纪录片跟商业电影不是一个量级,它有一种公共性、公益性的,摆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商业资本很少关注纪录片,想成为纪录片巨头,必须由国家电视台来引导,比如央视纪录频道。”

在青岛拍摄海洋题材的自然纪录片,难度可想而知。“好奇魔鱼”2019年开始拍摄涉海题材时,全国户外水域成熟水下摄影师不超过十位,“很多摄影师其实只是潜水爱好者,真正的职业水下摄影师很少,没办法,我们只好自己培训,为此我们还专门做了潜水培训公司。”另一方面,海洋生物的“档期”不固定,也让“好奇魔鱼”头疼,“鱼什么时候出现,它不会跟我们打招呼,它只会在一个范围内出现,而且出现的位置也不固定,比如到了冬天鮟鱇鱼来了,你要到处去寻找,拍它的繁殖、产卵、孵化。”陈歌导演和团队曾连续七天拍摄,终于拍到了荔枝螺从产卵、孵化到小螺现身的全过程。按照拍摄计划,《青岛自然笔记》第一季五集内容将全面展示青岛的自然生物资源,“我们想让观众看到,青岛这个城市是与大自然休戚相关的。当你在海滩上晒太阳时,海洋生物也在忙着过自己的生活。”

按照规划,“好奇魔鱼”未来的商业模式将以自然科普影像为核心打造产业链,持续拍摄《青岛自然笔记》,同时进行“自然教育”产品的开发,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我们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也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针对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自然教育课件开发。”在《青岛自然笔记》拍摄期间,已经有第一批小朋友接受了小范围自然教育体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乐趣。李斐表示,他们将不定期招募孩子参与,去海边、山里,考察北九水的溪流原生鱼类和水生植物、浮山里的虫类和鸟类,还有藏在社区里的野生动物,“自然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在纪录片领域,广州发展历史较长,一直走在前列,杭州紧随其后,其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势头迅猛。业内人士认为,青岛是影视之都,每年有大量电影、电视剧和综艺在这里拍摄,同时青岛也正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增加海洋主题以及自然纪录片的拍摄,以完整的品类来实现中国影像创作的工业化。在青岛众多影视节庆活动之外,应该设立独具特色的自然纪录片节、纪录片影展,以对纪录片行业给予支持。海洋是青岛的生态特色也是产业优势。希望海洋主题特色的自然纪录片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一张新名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米荆玉“好奇魔鱼”供图)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区市委书记“表态”“点题”!未来五年,青岛十区市这样干

2022-02-21    青报观象山

青岛早知道|青岛九区市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亮相 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改革工程”

2022-02-21    青岛新闻网

【青青岛观察】补齐胶东机场交通短板,北部快速路终于要来了

2022-02-21    青岛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青岛市黄岛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2022-02-21    青岛新闻网

助力冬奥医疗保障 市南科技企业开发"心暖暖医生系统"

2022-02-21    青岛新闻网

什么是序贯加强免疫?哪些人符合条件?疾控专家解答!

2022-02-21    大众日报

2月20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2-02-21    健康山东

【视频】唐岛湾黑天鹅追踪报道 天鹅宝宝羽毛已经悄然变颜色

2022-02-21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