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溢出屏幕的好看 少不了咱青岛的小伙小嫚

2022-02-07 05:40    青岛晚报

从2月4日晚至今,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一直是朋友圈“顶流”话题。开幕式上身姿挺拔的旗手和优雅自信的代表团引导员,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和青年学子的风采。

开幕式旗组中担任展旗手的韩世忠是咱青岛小伙,他用军人最美的样子展示了大国形象。同时,还有4名礼仪引导员是地地道道的青岛嫚儿。她们中有的担纲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引导员,是独一无二的最重磅嘉宾引导员;有的担任一号引导员,全世界第一个走出中国门;有的身兼数职,不仅负责代表团的引导,还承担全队的出勤等事务;有的凭借一个超大特写火速“出圈”,一双“大眼”刷屏朋友圈……他们用闪耀全场的“青岛面孔”,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自信和风采。

他展开国旗 瞬间无数人落泪

“北京冬奥会,我班2014级韩世忠同学这次是展旗手!五星红旗抛起来的时候特别帅。”2月4日21时5分,青岛烹饪职业学校孙伟老师发出了一条朋友圈。就在几分钟前,电视屏幕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刻,无数人瞬间泪目。更让孙伟和他曾教过的2014级7班西餐专业全体毕业生激动的是,担任展旗手的是他们最熟悉的韩世忠。

韩世忠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开幕式现场担任旗组工作,他们从护旗手手中接过国旗后,需要在35秒内完成挂旗动作,担任展旗手的韩世忠,将国旗展开后,升旗手随着国歌的节奏,缓缓升起国旗。“用军人最美的样子展示大国形象,是韩世忠的骄傲更是我们青岛烹饪职业学校的骄傲!”孙伟告诉记者,韩世忠是他从教后带的第一届学生,2017年毕业后,韩世忠参军入伍后被选拔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曾先后参与白俄罗斯阅兵、国庆70周年大阅兵等重大活动。“毕业后这么多年一直是孩子父亲跟我联系,每次只能从大屏幕看到他的身影。孩子变化太大了,不仅是形象的变化,更多是气质上的变化。原来就是个普通的高中生,活泼还有点顽皮;现在参与了如此多的国家重大活动赛事,真的成熟了。”

“孩子爷爷一直希望家里能出个军人,韩世忠跟爷爷奶奶格外亲,带着爷爷的期待报名入伍,没想到被仪仗大队选中了。”韩世忠的父亲韩伟先告诉记者,当兵之前身高1.86米的韩世忠体重一度达到了238斤,用了半年时间减了76斤,到了征兵体检时体重到了160斤,凭借挺拔的身姿、阳光的外形和开朗的性格顺利被仪仗队选中。2017年9月10日,韩世忠正式离青赴京入伍,之后的4年半时间里,韩世忠只回过两次家,每年的除夕和中秋团圆饭,只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看看家人。

“跟其他兵种不一样,韩世忠他们新兵训练足足半年时间,6个月后我们家属才能去探亲。现在部队非常人性化,孩子新兵训练期间给我们寄了很多照片,孩子在照片上阳光英气。但探亲临走时孩子又给了我一摞照片,说是之前一直没敢给我看,回到家属宿舍我一看照片,眼泪立刻就掉下来了。”脚踝肿得跟腿一样粗、汗水一次次把衬衣湿透、咬着衣服忍痛处理伤处……看着照片里孩子的伤痛和汗水,作为父亲的韩伟先才明白“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神威传说背后,是所有仪仗队军人们高强度的训练和无数次的伤痛。但在有限的联系中,韩世忠说的更多的是收获,很少谈及伤痛和辛苦,这也让父亲韩伟先更加心疼和欣慰。

“孩子参加的活动多了,我们基本也摸出了规律。这次孩子就简单提了一句,冬奥会开幕式可以关注一下。我和孩子妈妈立刻就意识到了,孩子有可能要在开幕式上露脸。”韩伟先说,孩子出场的一瞬间,他一眼就认出了儿子。镜头切换的时候,甚至只凭一个背影,思念儿子的韩伟先就能从整齐划一的多个英挺背影中找到儿子。“孩子很要强,一直希望能给咱青岛争光。冬奥会是全世界的盛会,我们青岛子弟兵能在开幕式上出一份力,我们做家长的很高兴。”

她引导重磅嘉宾出场 结束才松口气

冬奥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升起一刻,堪称当晚的第一个高燃“泪点”。现场优雅自信的礼仪引导员们,同样凭借近乎完美的表现,展示了中国青年学子的风采。据了解,开幕式共有110余名引导员,手举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名牌,引领运动员入场,她们都是来自首都10所高校的在校女大学生。其中,有四名引导员是咱青岛姑娘。

不同于其他91名冬奥会代表团礼仪引导员,毕业于青岛艺术学校2018级服务表演专业的白晓菲是奥组委嘉宾引导员,她负责引导的是当晚的最重磅嘉宾——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堪称所有引导员中责任最重大的一人。说起过去4个月备战冬奥会开幕式的整个过程,白晓菲用“紧张而自豪”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告诉记者,自己被选上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引导员的过程,既偶然又曲折。“一次彩排时,苏导演转了一圈后,专门把我叫了出去,跟另外两位导演一起,让我做了几个引导动作。导演评价说我动作比较自然,就问我是不是之前学过,我告诉他们,青岛艺术学校专门开设有礼仪课,我曾经学过相关知识。”因为有之前礼仪学习的底子,动作自然大气的白晓菲被初定为巴赫的引导员,但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最后的任务和位置。

“每次排练我们身上的号码都会调换,出场的顺序也会调换,也不断有人被换下有人补上来,所以每个人都高度紧张。”白晓菲说,前期跟着大部队一起训练,后期跟随导演指挥进行个别训练,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任务,内心也充满忐忑和紧张。“直到一次彩排我发现大屏幕显示的名字是巴赫,当时我觉得更紧张了。结束跟导演确认后,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训练,要守住这个珍贵的位置和机会。”

直到开幕式当天下午最后一次彩排结束,张艺谋导演没有再提出调换的要求,白晓菲才确认自己终于要成为巴赫的引导员,但在后台备场的过程中,她仍然激动而紧张。“之前没有跟巴赫主席彩排过,下场路线也是之前没有走过的闭环区,所以现场还是很紧张。当时我耳朵上带着FM,说话声音可能比较小,巴赫主席一开始没听到,我用英语说了两遍,巴赫主席才跟着我走,我还一直担心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好。”白晓菲说,不同于普通的引导员,她还有英语交流的环节,现场的一个“小插曲”也让她一直担心,直到闭幕式结束回到隔离酒店看到了回放,她才终于释然。

“下场拿到手机的那刻,看到手机里那么多的消息,我还挺激动的。我当初学艺的初心,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这次开幕式我真的做到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展现了中国学子的格局和面貌。”这个腼腆内秀的姑娘告诉记者,这次参与冬奥会开幕式,让她重温了当初选择艺术专业道路的初心,也用自己的汗水践行了自己的理想。

她任一号引导员 第一个走出中国门

这次开幕式,首个让世界见证到青岛笑容力量的,是青岛二中2021届毕业生荆典。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希腊代表队引导员,她是91名代表团引导员中的一号引导员,也是第一名走出中国门的引导员。荆典现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服装表演专业,在班级担任团支书,学校担任团总支副书记,担任本次冬奥会临时团支部书记。

“每一次举牌举到眼眶湿润,每一次站姿站到手脚发麻,一次次想过放弃,又一次次打起精神,坚持下来。”荆典说,她还清楚地记得,开始训练举牌站姿和笑容时,一动不动站了整整50分钟,每次导演说“姑娘们,再坚持坚持,看看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她都会忍着浑身上下的酸痛,把笑容绽放得再灿烂些,双腿收得更紧一些,姿态做得更挺拔些,甚至于在最后的几分钟,荆典克制不住身体的颤动,分辨不清脸颊上究竟是泪水还是汗水。直到导演说“可以收了,姑娘们,你们是好样的”,那时已经浑身僵硬的她,才缓缓收回手臂,试探着弯曲膝盖。有那么多的汗水甚至泪水,但荆典始终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作为冬奥会开幕式的引导员,她深知她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展现着祖国新青年的形象和民族新时代的风采。

第一次进鸟巢彩排时,当中国队的音乐响起灯光亮起时,荆典激动的泪花在眼眶闪烁,嘴里还一直念叨着“太牛了!中国太牛了!”作为一号引导员,开幕式现场中国门拉开的那一刻,荆典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欢迎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入场!”作为全世界第一个走出中国门的人,荆典深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自己而骄傲。开幕式结束,听到耳麦里苏导哽咽着那句“姑娘们四个月辛苦了,你们真的很棒!我们后会有期”“江湖再见!”时,她这段时间来内心压抑的情绪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能够担任一号引导员,荆典也第一时间向母校报喜。“高中三年,感谢2018级人文团队的两位导师王蕊老师和袁音老师、舞蹈团的冷霜老师、还有其他老师对我的帮助,照顾和教导,你们的谆谆教诲塑造了今天的我,让我在世界的舞台绽放,让我在自己的人生中绽放。”她觉得,作为中国新时代的青年,每名学子都应该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她是首批采访对象 优雅背后是汗水

其他三名青岛嫚儿引导员都是来自北服的大一新生,毕业于青岛二中分校的王雪菲却显得有些不同。她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师范专业,作为一名大三学姐,她不仅是冬奥会开幕式斯洛伐克代表团的引导员,同时还是首师大引导员队长和临时团支部书记。她也是第一批被央媒“曝光”,向公众呈现冬奥会礼仪引导员故事的“官方指定”采访对象。

王雪菲告诉记者,跟大家通过大屏幕看到的轻快舒展不同,引导员的训练要求严、强度大,从去年十月至今,引导员姑娘们训练了40余次,共计300多个小时。就拿看似最简单的站为例,她们常常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既要保持身姿提拔,又要保证全程微笑。“我们每个人的出场时间就几秒钟,但就在这几秒钟要展现出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导演当时要求我们尽量不要眨眼。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所有人在那十几分钟的站姿训练中,真的眼睛就是一眨不眨,一会儿眼前就会发青发蓝,视野模糊,还有的人会生理性流泪,但这样也要坚持。”回忆起训练的点点滴滴,王雪菲说每个看似举重若轻的动作背后,都是高强度的重复训练。“牌举到什么位置什么高度,什么时候转头,每个动作都精准到细节。”眼看着队伍里人员有增有减,不知道下一次彩排自己还能不能上场,王雪菲说高度紧张是所有人的常态,但她反复告诉自己,要全力以赴但也要接受安排,作为中国青年国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最好呈现。

除了要关注自己的个人表现,作为首师大领队和临时团支部书记的王雪菲还承担着更多的任务。“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各种表格,填写签到表、健康信息表等,还要联系司机、订早餐,刚开始穿高跟鞋训练,很多同学脚会被磨破皮、有些人腰会受伤,还有天气变化难免生病,当时我们有个专门的包,里面装满了各种药品。”就这样,忙碌着紧张着,彼此扶持鼓励着,王雪菲她们走到了最后。开幕式结束当晚回到隔离酒店已经一点多,兴奋的王雪菲忙着回复手机里早已“爆炸”的未接来电和微信留言,直到三四点才休息。

在众多的祝贺消息里,让她感动的是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我2019年从青岛二中分校毕业,但真是走到哪儿都会夸我们二分。她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所特别开放包容的高中。学生一入校按照兴趣分到不同学院,每个人都能在学校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有无限可能。”她告诉记者,高中三年的学习经历,让她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这种对自我价值的笃定和自信,让她在之后的路上走得更远。

超长特写让“大眼”女孩出圈

同样毕业于青岛艺术学校2018级服务表演专业,同样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表演专业,引导澳大利亚代表团入场的刘璐,这两天在朋友圈“火”了,凭借入场式上的一个超大特写,这名“大眼睛”青岛嫚儿让世界见到了青岛笑脸的魅力。“凌晨从会场出来后,得到允许后,我更新了自己的微博和抖音。就在我发布训练照片和视频的同时,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和老师们纷纷来问候我,感觉他们的自豪感一点都不亚于我。”刘璐说,处于保密需要,她之前并没有太多透露过自己要参加开幕式的消息,但让她感动的是,那么多的老师和同学,却仅仅凭借直播画面上的一个特写,仅凭口罩和帽子间露出的一双大眼睛认出了自己。

“每次排练都有人走也有人加入,但这份参与的荣誉感,我们所有人都在共同守护。这次参与冬奥会开幕式,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我有幸参与了一场足以被载入史册的中国最高级别赛事,这也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是我个人履历中最闪亮的一笔。”刘璐说,虽然只是一名大一新生,但她在三年前刚进入青岛艺术学校时,就选定了服装表演专业,三年的扎实专业基本功训练,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她得以通过一轮轮选拔,最终站上开幕式的舞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前我们一段‘可以哭但不能放’的视频曾经上了热搜,那真的就是我们训练最真实的一面,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哭了。”刘璐还记得,10月份刚开始训练时,为了让引导员们形成肌肉记忆,现场工作人员们给她们安排了长达50分钟的高强度举牌训练,这是这一次次的泪水和汗水,才有了最后近乎完美的呈现。“进鸟巢第一次彩排时,我们大家都不是那么完美,但最后一次正式上场时,大家真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训练的最好成果都展现出来了,给全世界看。”刘璐告诉记者,开幕式结束后,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回青岛,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激动到不知道说什么。“我妈妈一直念叨,好孩子长大了,你表现的非常好。”刘璐说,去年秋天去北京上大学是她第一次离家,超过半年没有回家的日子也让她格外思念家乡和亲人。“除夕那天学校给我们准备了年夜饭,零点跨年的时候我也给家人视频拜年。镜头里出现妈妈和奶奶时,我想哭但忍住了。但当镜头一转,所有家人都出镜,大家一起用想念的眼神望着我时,我当时真的忍不住哭了出来。”

她说,等结束隔离,她就可以回到青岛跟家人团聚,回顾来时的路,她特别感谢青岛艺术学校所有老师的栽培,正是过去那些严格的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让她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王晓雨)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奇迹!绝杀!女足亚洲杯逆转夺冠!

2022-02-06    新华社

山东16市“年报”来了:青岛首位度提升,烟台回稳,潍坊突进…

2022-02-05    青报观象山

春节假期,青岛74家A级景区待客128.75万人次

2022-02-06    青岛日报

来看,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故事

2022-02-06    新华视点

春节返程高峰来临 青岛疾控发布最新健康提醒

2022-02-06    青岛新闻网

返青必看!虎年来最大规模雨雪将上线,速戳…

2022-02-06    青岛新闻网

栈桥23号拍照大爷火了!10元两张一干20年 找他拍得先排号

2022-02-06    青岛新闻网

@青岛人,1月份青岛市“文明市民”名单公布,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2022-02-0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