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来了,除了这些习俗你还听过别的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二十三,糖瓜粘。”随着农历小年的来临,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对于小年,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祭灶、吃糖瓜等。另外,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也有所不同。
小年日期也会有不同
小年,通常是指扫尘、祭灶的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等说法。
资料图: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谈及小年日期不同的原因,民俗专家王娟称,古代皇家会修历法,一般里边会有类似哪一天是小年这样比较明确的说法。但具体到每个地区,出于实际需要,当地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时间久了,难免出现日期不统一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她认为,中国的“过年”前后持续的时间很长,就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日期。不管小年是哪一天,都表达了对庆祝活动阶段性的区分。过小年,代表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
“祭灶”有何讲究?
小年时,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祭灶”。
王娟介绍,在古代,“祭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它是五祀之一。后来,祭灶的习俗越来越普遍,而且官方和民间都要“祭灶”。
她表示,俗话说“官三民四船家五”,说的是旧日官府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民间是二十四“祭灶”,船家是二十五“祭灶”。因此,在很多地方,“祭灶”的时间并不统一。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负责监督一家人一年的所作所为,并在小年时上天向“玉帝”禀报,以定赏罚。
依据风俗,人们要在小年“祭灶”、送走“灶王爷”。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人们担心“灶神”打小报告,于是便与其套近乎,俗称“媚灶”。给“灶王爷”供灶糖时祈祷“辛甘臭辣,灶君莫言”,期待他上天后能多说好话。
资料图:农民舞龙队开展舞龙走村传统民俗活动。(航拍)赵春亮 摄
王娟解释,“祭灶”仪式夏代就有,汉代以后才固定成为小年的习俗之一。
“忙年”开始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从此时到除夕,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闹。
比如“扫尘”,类似于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准备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不仅如此,在此期间,大人、小孩也要洗澡、理发,清清爽爽。人们认为,这样也有“辞旧迎新”的意味。
在那些准备过年的活动中,剪窗花、贴窗花也很有意思。比如,窗花的内容包括喜鹊登梅、燕穿桃柳、莲(连)年有鱼(馀)等,也会有各种戏剧故事。
此外,小年之后的一系列民俗活动都强调了“参与感”,意为人们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忙碌,共同期待团圆美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