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深入采访:全国首个!为什么是青岛灵山岛?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核算结果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得到权威部门认证的“自主负碳”区域,为我国区域性温室气体控排提供了重要示范参考。“自主负碳”如何理解?全国首个,为什么是它?带着疑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对相关研究、认证参与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低碳”久了 契机来了
“减碳示范岛”这样养成
作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挂职干部、专家顾问,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景哲参与了灵山岛“双碳”研究、实践以及获得认证的全过程。一年多以来,他先后登岛20余次。
李景哲清楚地记得,2020年第一次到岛上的时候,晚上漆黑一片,公共区域几乎照明设施都没有,“原生态气息”很是浓厚。他来此挂职后,参与和见证了各级各部门一起做的大量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兼顾的工作,如清理控制山羊数量、安装太阳能路灯、采用清洁能源取暖、加强林木保护等。事实证明,这些做法为后期的目标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次成功获得权威认证,在李景哲看来,新区以及驻地党委政府的超前思维和重视力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早在2021年初,根据国家“双碳”工作部署,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启动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研究,梳理全区碳排放方式、探索减碳路径,最终选中了这块“试验田”——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区域封闭、边界清晰、人员流动大,碳排放要素相对完整,作为打造“双碳”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示范价值。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更有针对性的工作随即展开。
据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姜霞介绍,截至2021年底,岛上已安装209盏太阳能路灯,实现全岛覆盖;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完成家庭清洁能源取暖改造245户,比例达到33.2%,仅此一项即可减少排放88吨CO₂当量。此外,岛上还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无序放牧活动、推广光伏发电、加速海水淡化工程、实施垃圾分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措施降低能耗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同时,保护区投资700万元建成了“智慧灵山岛”信息平台和3处生态管护站,协调区法院设立全省首个海岛环境资源巡回法庭,组建了68人的“生态护卫队”,构建起“保护区管护站+网格管护队+生态管护员”三级管护模式,累计制止破坏环境行为217起,救助鸟类435只,阻截非法进入保护区410人次,构筑了坚实的生态管护基底,灵山岛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目前已达到80%。
全国首个!
“自主负碳”含金量更足
据李景哲介绍,本次认证对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核算主要包括能源活动的排放、电力调入引起的排放、太阳能发电带来的减排、农业活动引起的排放、废弃物引起的排放和森林碳汇等6项内容。核查历时3个多月,全面摸排了165家渔家乐、290辆燃油车、193艘渔船,以及2000余名居民、7.3万名游客生产生活全过程碳排放情况,森林碳汇产生的温室气体清除情况,最终获得核查结果。
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保护区2020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年排量5668吨CO₂当量,森林碳汇7001吨CO₂当量,年自主负碳1333吨CO₂当量,成为名副其实的“负碳海岛”。
“虽然国内有部分区域已达成碳中和标准,但大多是通过CCER交易,也就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核销。而灵山岛省级保护区实现的负碳,是在自身减少碳源、增加碳汇的努力下达成的,所以叫‘自主负碳’。”李景哲解释,负碳主要是指以攻关固碳技术为核心,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技术升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而“自主负碳”含金量更足。
据悉,此次负责认证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是由中国政府批准设立,被多国政府和多个国际权威组织认可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是国家发改委授权的首批中国自愿碳减排交易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授权的首批节能量审核第三方机构。
在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与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碳市场能力建设青岛中心、青岛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制定《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最后完成了清单编制、碳排放核算、专家评审、成果认证等工作。在李景哲看来,这也是新区“校城融合”的又一成功案例。
让“减碳”标签深入人心
为区域性控排提供样板参考
灵山岛拥有12个自然村、3个行政村,807户、2400余名居民。远离喧嚣,景色宜人。文旅产业和海洋渔业是海岛最具代表性的产业。
作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及2020碳排放核算过程报告主要参与者,青岛科技大学董雅红教授认为,此次认证最大的意义在于经验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试点工作,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认证为全国首个“自主负碳”区域,为我国区域性“负碳”、“低碳”试点建设提供了经验参考。下一步,海岛的发展与“减碳”肯定密不可分,“低碳新时尚旅游”引导游客、居民自动争做低碳达人的“碳积分银行”也都在计划中。
据了解,灵山岛还将启动实施“气改电”工程;继续推广清洁能源取暖改造,逐步淘汰燃煤供暖方式;开通灵山岛“微循环”公交,2022年首批配备10辆新能源公交车,推动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同时,加大生态管护力度,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投资390万元新建5处蓄水池、2处看护房,安装5800米隔离网,切实筑牢森林安全防线;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封山育林、补救残次林等措施,涵养林木资源;加强林木、鸟类、地质地貌、海洋生物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构建更加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完善生态保护长效监督体系,建立生态破坏有奖举报制度,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管护、人人争当“生态卫士”,构建起灵山岛生态保护最坚固的屏障。
“此次认证是保护区实现更高碳减排目标的开始,其更大的意义在示范带动和路径探索上。如何形成有效的规范流程,‘碳积分银行’模型如何设置,如何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等,都对其他区域有借鉴意义”姜霞表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刘杭 青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