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的2022】手语老师王建民:用手"说话"48年 让更多人了解手语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倍 摄影、视频 张力伟
“只要我的手还能动,脑子还能跟得上,我就会一直做下去。”王建民说这话时神情严肃,眼神里充满笃定。
都说人生短短数十载,在王建民过去的人生中,“王老师”这个称谓占据了他生命长度的绝大多数。时间的指针回到48年前,18岁的王建民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台下这群说不出也听不见的学生,他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大家好,我叫王建民,是你们的老师。”
那个冬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教室,随着一个一个粉笔字在黑板上飞速书写,王建民特教老师的生涯正徐徐展开。可彼时的他还不懂手语,一节课下来,王建民清楚的认识到,想要长期和聋人交流,手语是必须要学好的语言。
从常人的角度出发,王建民更能体会聋人的不易,手语的普及率不高,这让聋人在看病就诊、寻求法律帮助时困难重重。40多年来,王老师不仅教书育人,更时刻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聋人们渡过难关。
如今,已经66岁的王建民依然奔波在教授手语和帮助聋人的路上,问及原因,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沉默了半晌:“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手语,多帮帮聋人这个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这个美好社会的一份子。”
走进“聋校” 他是不懂手语的特教老师
“我在家排行老二,我父亲就是一名老师。”王建民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家中有四个兄弟姐妹,只有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可如果说投身教育事业是“子承父业”,王建民却并不认同,“那个时候当老师可没有现在这么吃香,但如果不当老师我就得‘下乡’。”。说起入行经历,王建民的话语里颇有些无可奈何。
“那个时候我们一大帮年轻人被聚集到一起上培训班,培训快结束的时候市里过来挑人,挑的是‘盲校’和‘聋校’的老师。”一听说要去跟残疾人打交道,大伙儿都不肯去,50个人的班级,报名的只有3个人,王建民就是其中之一。
这样一份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工作,王建民为何愿意去?“‘聋校’和‘盲校’都隶属于市教育局,我想着市局的待遇应该能好过区局吧,我就去了。”说到这里王建民笑了起来,“其实后来发现都一样,但我那个时候才18,想问题比较简单,我觉得‘聋人’起码他还能看见我,可能交流起来更容易一些。”
然而事实证明,18岁的王建民想法确实太过简单,由于不会手语,当他第一次站上讲台时,面对台下这群说不出也听不见的学生,他竟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与他们交流。
“还好有个同学走到黑板上,用粉笔‘做’了自我介绍,我一看,就也在黑板上‘介绍’了一下我自己。”在那个冬日的清晨,随着一个一个粉笔字在黑板上飞速书写,王建民特教老师的生涯正徐徐展开,也正是那节课让王建民有了很大的触动,要想和聋人交流,手语是他必须要学好的语言。
手语也有“方言”差异 他深感聋人生活不易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想学手语,王建民只能让学生当“老师”。“课上我是老师,课下我是学生,从早到晚我就跟我的学生们待在一起,不断的跟他们交流。”王建民说,“任何一门语言都讲究个‘语境’,这就跟学英语一样,天天跟‘母语者’待在一起,很快就能掌握他们的语言。”
这样的“沉浸式”学习,让王建民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手语,但同时也让他深深感受到聋人的不易。
“我的学生里有一些是后天导致的,他们不要说跟外界交流,就是跟自己的父母有时候都很难沟通。沟通不了,他们就来找我,让老师帮忙开导一下。”王建民说,正常人中很少有人会将手语当做一门语言来系统地学习,懂手语的人少,他们与外界交流起来就更困难,“比如说找工作吧,聋人能选择的就业面很窄,因为大家都觉得没法跟他们沟通。”
不仅如此,由于每个地区的手语表达方式都不相同,聋人和聋人之间有时也会出现交流困难。
“你知道手语也是有‘方言’差异的吗?我们所说的自然手语,就是地方手语,很多词在地方手语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手势。”王建民说,有时即使是两名聋人在交流,也会因为“方言”差异而互相“看不懂”。“本来懂手语的人就少,表达上再不一样,这些年来我就觉得聋人太难了,这个群体太难了。”
取之于人用之于人 他是聋人的“翻译官”
担任特教老师42年,在聋人眼里,王建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聋人们无声沟通的桥梁。
在王建民的手机里,有七八个聋人交流微信群,每个群里的人数少则100人,多则200多人,一旦遇到困难,聋人们就会“艾特”王老师寻求帮助。
“有人要打官司,有人要看病,有人要找工作,各种各样的事情,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与聋人接触几十年,王建民了解这个群体的不易与艰难,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做聋人们的手语翻译,似一座桥梁,架在有声和无声世界之间。由于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有时碰到晦涩难懂的词,王建民要自己‘消化’再简单直白地“讲”给聋人听。
“我这门技术是谁给的?是聋人。既然是他们给的,我就应该为他们服务。”王建民说,青岛目前约有聋人3万人左右,可在日常生活中,懂手语并能为他们“翻译”的人却寥寥无几,“前段时间有位聋人得了子宫肌瘤,我却连一个女‘翻译’都找不到,情急之下我只能与医院协商,让我这个大老爷们进妇科。”
“只要我的手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能为聋人们再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王建民心头,2007年4月,王建民创办了青岛手语角,为想学手语的人提供免费培训,也为更多的聋人提供手语咨询、生活、帮困服务、法律咨询及普法知识,同时,组织手语志愿者走进医院开展手语导医服务。凭借青岛手语角,王建民荣获“2010感动青岛十大人物”,2012年,他又被评为“山东好人”。
择一事终一生,说的大概就是王建民这样的人。2015年,王建民从特教老师的岗位上正式退休,可他并未就此离开聋人群体,相反,退休竟成了他全职手语志愿者生涯的开始。“你看,这是我的抖音号。”王建民说着拿起手机,视频里是他四处教学的点滴生活,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这位手语老师的笃定与坚持。
“有时候会感慨岁月不饶人啊,18岁那年学手语,学得很快,年轻嘛记忆力好,去年我开始学‘通用手语’,老了,有时一个词要记好几天。”说这话时,王建民的思绪或许已经被带回初入“聋校”的那些日子,他站在教室里,手口并用地讲着历史课本。
“只要我的手还能动,脑子还能跟得上,我就会一直做下去。”王建民说,聊到新一年的愿望,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沉默了半晌,“我希望明年,一些普法宣传,比如说反诈,能有手语宣传片,让聋人也能看也能学,我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手语,多帮帮聋人这个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这个美好社会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