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年输水1.89亿立方米 青岛第二条输水线路具备通水运行条件
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具备通水运行条件,设计年输水1.89亿立方米,将与现有引黄济青工程互为补充
“双管齐下”,青岛客水调引“双渠输送”格局初成
年终岁末寒潮“造访”,冰天雪地中,位于平度市明村镇小营村北的一处加压泵站内却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在地下一条关乎数百万人吃水幸福的上百公里输水管网从这里出发,向东南方向蜿蜒而去。12月24日,青岛市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平度主线泵站开机试运行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达到通水条件,我市客水调引“双渠输送”格局初步形成,将有效缓解我市供水紧张局面,积极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黄水东调承接工程主线泵站主厂房内,记者看到,4台大型离心泵以及电机等大型设备安装调试到位,随时等待开机调水。与主厂房一墙之隔的西侧则是前池,管道来水后都要进入此处沉淀,再由泵站加压后向青岛方向输水,蓄水能力可达10万立方米。
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平度主线泵站前池可蓄水10万立方米。吴帅 摄
“这里是黄水东调承接工程的起点,也是目前青岛市域范围内最大的一座加压泵站,泵站及主输水管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抗风险能力。”青岛水投黄水东调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典玲表示,经过两年建设施工,全体参建单位克服了工期短、战线长、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大以及汛期、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青岛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本地水资源不足,城市供水八成以上依赖客水。根据《青岛市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预测到2035年,城市需水量16亿立方米,而青岛城市供水保障能力仅为6.7亿立方米,缺水9.3亿立方米。多年来,我市客水调引主要依赖引黄济青工程这一条输水渠道,然而该工程现状输水能力不足。为缓解我市供水紧张状态,开辟青岛第二条输水线路,于2019年底正式开建黄水东调承接工程。
市水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工程建设事业部部长盛英武表示,作为近年来青岛实施的最大规模调水工程,黄水东调承接工程总投资37.29亿元,设计年输水1.89亿立方米,通过优化调配可增加至3.15亿立方米,配合引黄济青工程及本地水,可大大缓解我市的供水紧张状态。
黄水东调承接工程主要由输水主管线工程、南部输水管线工程、东部输水管线工程、北部输水管线工程及主线、南线加压泵站等组成,输水管线总长116公里,项目建设地点跨即墨区、平度市、胶州市等区(市),建设工期24个月。与潍坊一河之隔的平度市明村镇小营村是项目的起点,通过在此新建泵站,加压后利用管道向东南输水至我市第二座调蓄水库官路水库,而在水库建成前,自输水主管末端分设东部、南部、北部三条输水管线向市内五区、即墨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平度市供水。
作为目前青岛单体投资量最大的水利工程,黄水东调承接工程为运行管理配备了一套“智慧大脑”。“除了可以随时进行流量、水质和水压等监测,我们把泵站以及所有检修井的信息全部纳入智能管理系统中,每一个阀门甚至螺栓有异常都可以监测到并进行自动报警。”在调度运行管理中心内,项目负责人李峪指着智慧管控平台大屏幕介绍,该工程率先应用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充分融合BIM+GIS+IoT技术与数据,构建水利工程的全周期、全要素、全空间管理,而水量调度模型仿真系统则是在国内水利领域,首次实现由传统人工经验调度向在线智能调度的升级。
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建成后,意味着我市又多了一条输水渠道,将与现有引黄济青工程互为备用、互为补充,配合本地管网系统,以大中型水库为纽带,着力构建新的水资源网络格局,实现“双路供水、双库调蓄”战略目标。
记者从市水务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把水网建设作为城乡供水的生命线,积极构建城乡纵横“大水网”,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具备通水条件后,我市实现了“双渠输送”的既定目标。青岛另一座调蓄水库官路水库建设也已提上日程,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启动,项目规划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水利部专家评审。官路水库规划总库容2.16亿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南水北调大水网的重要节点,年调蓄水量6亿立方米,实现“双库调蓄”梦想,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