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拉响”青岛的防空警报?
如果没有他先期的考察,历史会是什么走向呢?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来源于这样一个“蝴蝶效应”?
2021年11月14日,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将再次在青岛上空响起,从林立的写字楼到幽静的住宅区,从码头到车站,空气都变得有些震颤。
音乐直通人的情感,警报声刺激着人们的敏感神经,这声音令人紧张、躁动、沉思、警醒……它提醒着居住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的人们,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同时也要有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
警报声从何而来?市民不由自主地想要寻找声音的“源头”。当然,这个源头指的是前因。
像是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历史的教科书再次翻开——
01原点
潮涨潮落,日月更迭,千百年来,这片海湾已经习惯了寂寞,却不想在帝国的晚期,迎来了新生。
虽然大清帝国已日薄西山,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尤其是1891年6月14日这一天。
这一天,光绪皇帝下旨,批准在胶澳设防,这是青岛建置的开始和发展的原点。
如今,距离这个原点有130年了。
有人说,青岛建置是李鸿章上奏的结果,应称他为青岛城市的创始人(其中也有当年山东巡抚张曜的一份功劳)。李鸿章是在充分意识到胶州湾设防刻不容缓之后,才上的奏折。
只可惜,想到了设防,却难以设立坚固之防,仅在6年之后,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派军舰强占胶州湾,从栈桥登陆,夺取青岛炮台。
被帝国主义悍然侵占,这也成为了青岛永远的伤疤。每年11月14日全城响起的防空警报,似乎是揭开这个伤疤之后疼痛的呼喊,又像是在警醒世人,虽然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应该安不忘危,奋发图强。
124年了,世事变迁,早已换了人间。现今的强大,更反衬出当年的贫弱。
历史令人慨叹之处有二:一是虽然没有“如果”,但人们往往喜欢假设一番;二是在假设一番之后会发现,很多的历史竟然是一个“蝴蝶效应”。
年少时不理解、不相信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能在千里之外引发一场龙卷风。长大后才明白,“蝴蝶效应”无处不在,人生道路的转折之处往往是一个偶然的微小变化、一场意外,历史的河流也竟然会因为某一个人而转向。
寻根溯源,德国侵占青岛这样一个大事件,追溯开去,很大程度上竟然是因为一个德国人。
02“信号弹”
"眼前的景色突然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穿着好一些而且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我们之前总听到的洋鬼子再也没有人喊了。之前见过的街道大都很破败,现在却既宽又干净,铺着大石条,甚至路两边还栽上了树,这在江苏省从来没有见到过。"
1869年3月28日,一个德国人沿大运河从苏北进入山东。
在他的笔下,当年的山东似乎比江苏更为发达一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孔孟之乡儒学对人们的教化。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从一个GDP全国第二的省份跨入了全国第三的省份,在山东,他有了一个巨大的发现。
此人叫李希霍芬,“李”是音译,当然他也不姓李,他的全名是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据说他中文名字中的“李”字取自清廷重臣李鸿章之姓,希望能借此增加亲和力,抬高自己的身份。
他是1868年9月经日本来到中国,开始了独立研究的中国之旅。他在去往北京总理衙门领取护照时,遵照朋友的建议,有意将其姓氏中译由最初的“栗”改为“李”。
此人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很多青岛人都很熟悉,因为他对青岛、对山东有着莫大的影响。
(自画像)
他能够来到中国,自然与世界局势有关,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清政府经太平天国的闹腾之后,更加孱弱,列强虎视眈眈。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这刺激了德国人。1859年9月29日,普鲁士政府在1859年秋天派出一支使团(一个外交使团、三艘军舰)前往东亚,与中国、日本、暹罗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商约。其中,地质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就是该使团的成员之一。李希霍芬随团到过中国的香港、广州、上海,但是没有深入中国内陆,不久转而去了东印度群岛(马来群岛),随后在美国西海岸一住就是6年。
从1868年开始至1872年为止,李希霍芬在中国共计开展科学考察旅行7次,涉及13个行省。
青岛文史专家周兆利在《从门户到综合中心:隐藏在青岛定位背后的那些梦想》一文中,记载了当年李希霍芬在山东考察的情况:
山东之行是他在中国考察最详密的一个省份。1869年3月,李希霍芬携一个翻译和一个仆人,从鲁苏交界的郯城县饮马庄踏上齐鲁大地。在为期一个多月考察中,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早晨4点起床,6点出发,直到晚上6点才歇脚。晚饭后点燃蜡烛,一个人绘图、写日记,整理白天收集的矿石,每天工作到很晚。他在山东跋涉2330华里,走遍4府、10县,重点考察沂州(今临沂莱芜一带)、泰安、博山、潍县、芝罘(烟台)……
他发现了胶州湾的巨大的交通价值。他在《中国》一书中,强调德国要注意华北门户胶州湾的战略重要性,鼓吹中德两国应有更密切的联系,甚至为山东和胶州湾出了专述,在《华北大地质及地理图》中清晰地勾画出潜在宝藏。
1897年11月,德国悍然出兵侵占胶州湾,并在次年3月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从19世纪60年代李希霍芬考察山东矿产资源以来,至1898年3月6日为止,德国人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梦想到计划、从计划到实施、从实施到得手的全部过程。
在德国侵占青岛过程中,李希霍芬这名“中国通”像是为德国政府点燃了信号弹,指明了方向:快来,这里!
如果没有他先期的考察,历史会是什么走向呢?
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来源于这样一只“蝴蝶”?
03胶济铁路
在济南,出了济南火车站不远,就有个“胶济铁路博物馆”。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可以免费参观。
胶济铁路博物馆院内的老式火车。
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一列车头印着“LI Hau Fen”字样的蒸汽机火车徐徐进站。
“LI Hau Fen”,就是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
胶州湾乃中国最重要之门户。
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这是在胶济铁路博物馆内,李希霍芬的介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胶济铁路的修建,也是来自于他的主意。
在他眼里,山东半岛以西的广大腹地,宛如一条飘逸的黑绸带,上面缀满乌黑闪亮的煤和铁。
这样诱人的腹地自然引发了李希霍芬设计一个自由港和一条连接伸向腹地的铁路的构想:
胶州湾的开放和上述与内地连接的交通线的开辟,是山东丰富的煤矿资源的前途所在……
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此后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一部巨著:《中国》。全书共5卷。在1882年出版的第2卷里,他指出,胶州湾是适合德国占领的理想地点。首次正式提出修建一条从胶州湾出发、连接山东的煤田、经济南府通向北京和河南的铁路……这个以胶州湾为中心的铁路网计划,对德国选择山东作为势力范围有重大影响。
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与德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准许德国在山东修筑两条铁路,一条自胶州湾经潍县、青州至济南及山东省界;一条自胶州湾经沂州、莱芜至济南。铁路两旁30华里内的煤矿准德商开采。
胶济铁路像一辆战车,从沿海向内地隆隆推进。1901年4月,筑至胶州。1902年6月,筑至潍县;1903年4月,通至青州府;9月,到达张店……1904年6月1日,通至济南。
以胶州湾为门户,利用“不冻良港”建立出海口,大肆攫取山东等地的煤炭等资源,德国在青岛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他们谋划的是“百年大业”。他们没想到的是,在1914年会发生日德战争,他们失去了这块殖民地。
落后就要挨打,挨了一顿打,还要再挨另一拨人的打。
这是落后者的宿命。要摆脱这种轮番挨打的局面,惟有自强。
历史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这,也是防空警报的另一个意义。
04“沦陷天使”
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着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盖自利氏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今也森林民族,复往来山西间,是皆利忒何芬之化身,而中国大陆之沦陷之天使也,吾同胞其奈何。
这是鲁迅先生在1898年写下的一句话。
“利忒何芬”是李希霍芬之前的音译。这句话直白地说,意思是李希霍芬虽然是个地质学家,但他却代表着一支刚劲的军队,军队也都是他的化身。对李希霍芬的这个评价也广为人知:
沦陷天使。
这名德国地理、地质学家、学者,对其的评价一直呈两极分化状态。
从做调研做学问角度来看,他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他在中国各处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就有黄土高原“风成说”理论、提出“丝绸之路”概念、首示“罗布泊”位置、景德镇“高岭土”命名、定义“四川红色盆地”等等,这些成果自始至今都在强烈影响着中国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马未都曾在一期节目中大赞他是一个“牛人”,并从陶瓷发展角度讲述了李希霍芬在景德镇如何发现并命名了高岭土。
马未都还提到,李希霍芬在每到一个地方住宿时,只要有一张桌子,总会把德国国旗工工整整地铺好。
作为对自己国家的爱国之情的表达,这一举动无可厚非。但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的所作所为,有着很强的政治意图。正如很多人对他的看法:
间谍。
他是学者,是游客,其身份也摆脱不了间谍的质疑。他带来知识,同时也带来灾难。
他通过自己的调查,在地质地理学上有很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首个地质学博士翁文灏曾说,“中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李氏对于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及地文之观念,其伟大之贡献,实无其他地质学家足与伦比。”
另一方面,他的调查重点是中国的煤炭等资源分布,他认为“山西煤炭资源可供世界二千年之用”。他为德国人指明了侵略的道路。
“沦陷天使”,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
对于李希霍芬是学术家还是间谍的争论,学者郭双林评价比较到位,“当专家的视野和传教士般的热情结合在一起贯穿于国际政治,再美好的初衷也必然结出可怕的后果。”
德国明信片,描述德军攻占胶州湾的场景,该军事计划多次参考李希霍芬的结论。
05为何而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岁月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却抹不去城市的记忆。那段屈辱的往事,永远留在了历史中,也镌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岁月只是见证,是人改变了城市。青岛这座建置时间仅130年的城市,从出生起便饱受帝国主义欺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青岛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在网上,不时有一种声音,一到强降雨天气不少网友会提到当年德国在青岛建的下水道,一提下水道便会联想到当年的建筑,德国人打下的“地基”,甚至有人借此为其侵略行为“洗白”。
在下水道的问题上,其实媒体早已有澄清,当年所建的下水道占比非常小,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网上流传的包有备用螺丝的“油纸包”也是假消息。
而就侵略殖民这一事实来说,容不得半点美化,他们在中国的奴役、掠夺,损害的是财产和领土完整,践踏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永远无法从历史中抹去,在感情上也永远不能得到原谅。就像谁的家里也不希望闯入外来者肆意倒腾一番。
和平之道,惟有自强。
李希霍芬像是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推动德国入侵青岛,给历史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其实,“蝴蝶之翅”只是恰似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雪崩的最后一片雪花,晚清政府自身的贫弱才是主因,在虎狼们的鼻子中那是一种诱人的血腥味。
强大起来的中国,不再是晚清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饱受欺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信。
“自信”的两边,后边是“自卑”,前面是“自大”,如何立稳自信不滑向两边?不妨听听这防空警报声。
而又是谁“拉响”了青岛的防空警报?
是历史。
这警报声来自于一百多年前,它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当年耻、旧时坎坷路。
是现实。
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我们享受着和平,仍要居安思危,需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
是未来。
警报声响彻当下,警示未来。未来怎样,取决于我们现在怎样。现在的我们团结、刚毅、好学、奋进,未来的我们的国家一定更加富强。
防空警报鸣晴空,感怀往事越百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