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打造人才“五区”!青岛院士专家高层次人才齐聚一堂,谋划人才发展大计

2021-11-13 06:18    青报观象山

发展需要人才,事业呼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正快步疾行的青岛,求贤若渴。

11月12日下午,青岛市委组织部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全市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希望青岛进一步创建良好的人才成长与工作生态环境,调动高校和企业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应大力打造青岛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系统有机地整合各类人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要打造精准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多元化人才评价、奖补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青就业。”

……

座谈会上,30余位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优秀企业家代表、人力资源机构代表,以及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市直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各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结合青岛实际,围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等方面,共谋人才发展大计,建真言,献良策。

眼下的青岛,已经踏上新的筑梦之旅,需要更多人才的加盟。倾听人才的心声,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困,这正是青春之岛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之举。

1、打造人才“五区”,让人才近悦远来

青岛应如何系统长远谋划人才工作攻坚提升的目标任务?

“要从青岛未来发展目标定位,系统谋划人才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副校长李华军认为,海洋是青岛最大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青岛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机遇抓在手上,创一流、当排头、走在前。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从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出发,做好引育人才、用好人才的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建议,青岛要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平台与环境。

青岛自贸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曹祥东提出,制定人才战略不能脱离经济主战场,不能脱离科技创新,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围绕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和新兴人才,创新谋划人才战略。要在前沿颠覆性领域布局核心专利,改变科研机构以论文为导向的人才评估体系,鼓励支持全球科学家为青岛前沿技术贡献专利,让全世界的顶级大脑贡献核心专利,开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化科学知识的挖掘,实现科学家监督下的知识发现自动化,加快核心专利市场化。

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玉在座谈会上提出,青岛要积极融入国家人才战略布局,通过制度创新打造“五区”——

一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率先承担国家、省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自主开展科教产融合、高端人才项目定制、资本赋能人才发展、人才工作市场化等改革创新,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青岛方案”。

二是人才配置枢纽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人才流动、市场评价、资本配置等机制,向东承接日韩乃至全球、向南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高端人才资源在青集散,打造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在长江以北乃至全国范围内最佳配置的“青岛地标”。

三是科教产融合试验区。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价值链,找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创新驱动契合点,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精准衔接,创造科教产高效融合的“青岛经验”。

四是海洋人才集聚引领区。面向世界海洋科技前沿、聚焦海洋强国战略,打造全国海洋人才培育基地、高端海洋人才评荐基地和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率先实现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抢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强化建设国家海洋战略人才力量的“青岛担当”。

五是人才发展生态示范区。优化升级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投入,强化人才政策落地落实,健全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城市氛围,打造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青岛品牌”。

2、聚焦人才政策体制和发展生态,他们这样建言献策

近年来,青岛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畅通引才聚才渠道,构建人才赋能体系,全市人才总量、结构、素质均实现较大提升。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40万人,较“十三五”初期增长50%以上;青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选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居全省首位。青岛人才工作考核连续9年位列全省第一,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十强,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青岛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优秀人才和企业家代表聚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服务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目前,企业有许多待解决的科研技术问题,高校也有大量科研成果有待于转化,两端的信息不匹配。”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占杰提出,希望由政府搭建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把专家信息、项目信息放到平台上,让两端牵起手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还可以邀请专家、行业服务机构入驻平台,对企业需求进行拆解分析,对科研技术进行评估,促进各方达成合作,最终以合作深度和市场效果为考核导向,根据市场效果政府给予各方一定资助。

“为了引进一位首席科学家,我曾经连续9年前往美国拜访20多次,这种执着也打动了这位高端人才加入了我们企业。重视人才、吸引人才,就要充分激发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刚说,希望青岛对企业创新人才的政策更加普惠、易操作、好执行,将更多的奖补政策前置,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保障。支持企业办会,相应的主管部门设立细分行业、细分层次(企业家、科研人员等)的人才专题小型高端论坛,开展产学研定期交流,鼓励本地产学研用的循环良性互动。

山东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市政协委员李秋航提出,要通过精准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青就业,对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等进行调查,结合青岛市产业发展情况,针对需求较大、比较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类型制定精准化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库,提供培训学习、补贴扶持等政策,以此吸引更多人才来青就业,补齐人才缺口。

中小企业缺乏财力资金难以引进高技能人才,但又有技术需求,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周勇提出,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发挥“青云岛”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人才等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展现和发挥技能的平台,企业将需求发榜、人才以技能揭榜,实现高效低成本的人才供给。让技能人才以技能在社会化的服务中锻炼、提高、检验、发展;让企业和社会根据实际需求优化青岛技能人才结构。

3、加快推进政策集成优化,建设全市人才赋能体系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做好人才工作,必须要为人才创新创业打造优质的发展生态,提供全周期链式服务。

座谈会上,青岛高级专家协会秘书长、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殷连刚介绍了全市人才赋能体系建设情况。人才赋能体系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受益”为理念,通过实体空间和线上平台为人才发展赋能。实体空间指的是正在建设并将启用的青岛人才赋能中心,除了入驻企业之外,还集聚了众多联盟成员单位,为人才提供法律咨询、人才猎聘、项目孵化、技术对接、金融投资、教育培训等服务;线上平台包括青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地图、人才政策电子词典、才赋金融平台、人才无感服务系统等线上平台组成的青岛才赋云中心,为人才提供找平台、找政策、找资金、找人才等赋能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青岛将加快推进政策集成优化,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重点对“十三五”以来出台的人才政策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形成更加集成、更加系统、更加开放、更具可操作性的纲领性文件。

一是对继续实施的人才政策,重点简化申报流程、优化审批程序、提升兑现效率。二是对人才工程政策,重点改革遴选标准,落实“谁有本事谁上、贡献越大优惠越大”的理念。三是对产才融合政策,更好赋权用人主体,充分激发用人主体在人才选育留用中的积极性。四是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稀缺性特点的头部企业及高端人才项目,实行“政策定制”,精准支持企业和项目发展。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青岛将继续用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促进更多优秀人才集聚青岛,共创青岛更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刘佳旎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为了促成这件大事,胶东五市人大分别作出重要“决定”……

2021-11-13    青报观象山

【项目落地看青岛】投资19亿元 青岛这里将建一所中医医院

2021-11-13    青岛新闻网

【青青岛观察】与大V面对面 青岛公积金"一把手"说了五个关键词

2021-11-13    青岛新闻网

民生在线·图解|西海岸:全力打造四张靓丽国际名片

2021-11-13    青岛新闻网

山东拟进一步调整城镇居民各阶梯水量、水价

2021-11-12    山东商报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

2021-11-12    央视军事

青岛家长注意!教育局答复了校服、校车、配餐等十个问题

2021-11-12    大众日报

山东多地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公布 青岛1月20日开始……

2021-11-12    山东商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