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国家第五批61种集采药品落地青岛 预计全年减轻用药负担1.2亿元

2021-10-16 22:5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6日讯 日前,观海新闻记者从青岛医保局获悉,我市将执行国家第五批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市民可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购买到此次国家集采中选的61种“物美价廉”药品。该项政策预计降低全市年药品费用超1.2亿元,其中,最高降幅超过97%,进一步减轻患者看病用药负担。

此次国家第五批药品集采创下了采购药品数量、金额历次之最,外资中选企业数也是历次国家药品集采最高的一次。中选的61种药品既有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也有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最高降幅超过97%(利伐沙班片、多西他赛注射液),降价效果明显。例如,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注射用地西他滨(规格25mg每支)原价1820.4元,现价90.8元,降价1729.6元。再如,齐鲁制药生产的抗癌药奥沙利铂注射液(规格40ml:0.2g每瓶)原价3699.2元,现价572.22元,降价3126.98元。此次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31个品种的注射剂成为集采主力剂型,占所有中选品种半数以上。

目前,我市已陆续落实9个批次的国家、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并联合周边地市开展4批次跨地市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257种药品和4000余种医用耗材平均降价53%,预计节约年医疗费用8亿元,大大降低患者医疗负担。随着集采覆盖面扩大、规则的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的协同发力,带量采购的效应将越来越凸显,逐步实现政策设计之初的4个效应,即药品降价保质、药品行业转型升级、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医疗保障减负增效。

在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仿制药的大量纳入大大降低了用药成本,同时,为保证中选药品疗效,国家医保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共同组织了北京市20家大型三甲医院联合开展了集采中选产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跟踪研究长达2年,涵盖了14种首批集采药品。从数据上看,跟踪研究的14种集采药品都达到了与原研药一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也有一些仿制药在降低不良反应方面的表现比原研药更好。所以,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使患者用上高质量药品的同时,也大大减轻患者负担,真正做到了药品“降价不降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重塑产业“基本面”,预见城市未来!青岛布局9大产业,要打造国家重要基地

2021-10-16    青报观象山

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青岛全域纳入试点

2021-10-16    齐鲁晚报

工信部再出手!这96款App下架 快看你手机里有吗?

2021-10-16    央视财经

青岛玛莎拉蒂车主路遇小男孩灵魂发问:你咋不买个特斯拉?

2021-10-16    封面新闻

青岛进入“速冻模式” 市民走进书店畅游知识海洋

2021-10-1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直击现场!青岛农业大学举行庆祝建校70周年大会

2021-10-16    青岛新闻网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市长今天提出这些“硬要求”

2021-10-16    青岛时政

2021青岛购物节启幕!10大板块、320场主题活动,等你来“购”

2021-10-16    青岛日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