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躬身实干!全市调度推进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发展
产业项目挺起城市脊梁,“四新”经济孕育城市未来。
9月18日,青岛举行全市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项目建设调度推进会。产业发展、“四新”经济、项目落地,是这次推进会的关键词。开门见山、直面问题、自查自省,是这次推进会的基调。
会上,青岛市各职能部门和各区市就今年以来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项目推进情况,查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产业项目和“四新”经济是青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当好山东龙头的重要支撑。将这些领域面临的发展问题摆在台面上,显示出了这座城市面对未来发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宣示了这座城市扎实推进产业项目、推动“四新”经济崛起的坚定决心和务实态度——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树立抓重点产业项目和‘四新’经济项目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全省发展的龙头。”
“树立实践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论业绩。”
01
关键在大项目
当下的青岛,正在吸引一批面向未来的产业项目落子。
要佐证这一点,经常被拿来举例的就是,多年来面临“缺芯少面”之痛的青岛,已经看到了曙光。
目前,在发力“芯屏经济”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已经集聚了“芯、屏”产业项目27个,其中不乏富士康、京东方等行业巨头,也同步建设了中南高科青岛光电产业园等配套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芯屏产业的战略布局。
青岛对新模式新业态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今年,在引进“四首经济”时尚品牌上,青岛就吸引了200多家国内外首店项目落地,包括王府井城市奥莱青岛首店、中服青岛免税店项目,以及U.T、黑木厨、梧桐、鸟屋书店、湘爱、蒲田、NI0蔚莱、荷风细雨(浙江本帮菜)、悦尚里(买手店)、知乎空间等一批时尚品牌或旗舰店首店。
彰显这座城市的开放和陆海联动优势,抖音跨境电商、唯品会中心仓、亚马逊北方运营中心等10个跨境电商项目落地,蜜桔科技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德国联邦电子商务协会山东代表处等6个项目已经签约,阿里巴巴速卖通青岛大件集运中心、传化上合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等14个项目在此建设运营。
然而,和加速奔跑的同量级城市相比,青岛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产业类项目占比虽然过半,但投资贡献不高,缺乏大体量的引领项目。
比如宁波。近日,《宁波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753个,总投资约3.04万亿元,计划投资1.73万亿元以上。其中,在现代产业领域安排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绿色石化、汽车、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以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大建设项目340个,重点推进甬矽芯片封测项目二期、宁波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大榭石化储分油五期项目、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艾美荣安创新型病毒疫苗产业化基地等项目。
这将进一步强劲宁波的工业实力。宁波能够稳居城市前排,靠的就是强大的工业经济。上半年宁波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7.4%,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6%;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量达585亿元,对GDP总量拉动作用突出。
再比如,成长迅速的合肥。坐拥中国声谷的合肥是一座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的城市,不仅在近来吸引了腾讯、百度、京东纷纷布局,而且已经集聚了一大批“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一大批科学家,成功跻身国家四大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现在在合肥服务的“两院”院士已经达到135人。这将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优质产业项目和智力支撑。
认真谋划引进一批大项目、新项目,推动这座城市对引领性大项目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对青岛而言,迫在眉睫。
02
激活“四新经济”引擎
“四新”经济是当天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前瞻、未来,“四新”经济正在成为撬动一座城市发展的强力支撑。新经济高地成都,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新经济是新动能的基础支撑、新动能是新战略的核心依托、新战略是新使命的根本保障”,这是成都推进新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2017年开始,成都致力成为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推进新经济在全国率先起势。
2020年,这座城市的生产总值达到1.7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7位,10年间跃升6个位次;新经济企业超过48万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27家,新经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增长12倍,新经济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72.6万人,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全国第6位升至第2位。
将发展新经济与培育新动能有机融合,成都不断壮大新经济市场主体规模,营造创新生态,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城市加快转型注入活力。
但在青岛,“四新”经济的引擎作用显然还没有被激发出来。
在“四新”经济方面,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来,青岛“四新”经济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投资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增加值达到4041.1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2.6%,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青岛“四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1.9%,对全省“四新”经济贡献达到18.4%,“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2.6%,快于全市投资0.9个百分点。然而,要想发挥青岛在山东的龙头作用,青岛还需要更加努力。
青岛“四新”经济项目主要集中在现代海洋、现代物流、精品旅游等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项目占比不高,换句话说,通过技术改造“老树发新芽”的项目多,“无中生有”的创新性引领性项目少。这也导致了青岛在新赛道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面向未来,把握未来,“四新”经济是青岛必须抓住的支撑点。
03
要做“实干家”
抓产业、抓项目、抓“四新”经济,青岛要做“实干家”。
会上,针对产业发展、“四新”经济和项目落地推进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各区市都提出了躬身实干的举措。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要想发展重点产业,在产业链式发展上下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理应成为青岛下一步招引工作的重点。为此,胶州市提出,注重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把招引链主型项目特别是制造业龙头项目放在首位,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青岛西海岸新区提出,大力实施“链长制”,链长主抓、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布局,实施“强芯扩屏”工程,培育完善光电显示及半导体产业链,打造北方光电显示、半导体产业聚集区和发展高地。平度市提出落实主导产业“链长制”,聚焦智能家电、睫毛美妆等10条产业链定向招引。
充分发挥产业载体的作用,市南区提出强化与海天、华润、上合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海洋科技孵化器等载体合作,政企联手开展双招双引;市北区则提出发挥RCEP实验基地导流优势,聚焦5大赛场、17条赛道等新产业、新业态招大引强。
“四新”经济的本质是在于“新”,发展“四新”经济关键在于转变思想观念。
李沧区就提出要在制定产业政策上求突破,围绕“四新”经济发展,研究出台竞争力强、吸引力强的产业扶持政策,在帮助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的同时,精准招商,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崂山区提出用“四新”经济倒逼思维变革和服务升级,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产业政策刚性兑现机制,让鼓励企业创新、宽容审慎监管、为担当者担当在崂山成为一种文化,厚植鼓励创新的强大生态。
项目的快速、顺利落地离不开全方位的要素服务保障。在要素服务保障上,始终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集聚优质人才,城阳提出涵养发展生态,放大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效应,加快优质教育、高端医疗、高端养老资源集聚,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一鼓作气推进“项目落地年”,各区市也拿出了自己的“绝招”。即墨发动秋季攻势,打好“项目落地突击战”,落实领导包联、顶格推进、半月调度,组建小分队现场核查督导;莱西提出,为防止“换届综合症”,发起“双招双引”百日攻坚行动,把“双招双引”作为干部考核评比的“赛马场”,搭建“比学赶超”擂台。
找到了短板,也就找到了发力点。青岛,未来可期。
作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