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才学研”对接更精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青岛借千名专家之手“点石成金”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7日讯 秋天,就应该与成果、收获挂钩。9月17日下午,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自贸企业中心,青岛千名专家“三进”行动金秋青岛自贸片区对接会上,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思谱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山东大学(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等6名高校专家教授签下合作意向书,合作两方将在产、才、学、研上密切配合,收获科研成果转化硕果。
不仅如此,在对接会现场,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等驻青高校的37名专家教授们,与明月海藻、海尔创新科技、赛轮等20余家优质企业的代表,也在面对面交流中精准对接起双方供需,撒下产才融合、携手共赢的种子。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成熟产品的过程常被称为“死亡之谷”。如何实现这道峡谷跨越,让高层次研发创新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策源,青岛一直在不懈努力。
今年7月,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的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正式启动。活动意在打破阻碍产才融合的壁垒障碍,推动各领域、各环节要素的聚集、流动、耦合,尤其是激发和促成更多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生产一线集聚,实现科研成果与生产需求的直接高效对接。
尽管行动启动才两个月时间,但已有9个产才融合项目开展正式合作,30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越来越多的产才融合项目在这个金秋结出硕果。
348个供需清单“张榜”,“产才学研”对接更精准
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对青岛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不可否认,青岛当前仍存在着科技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高效对接渠道不畅通问题,专家学者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经常被“束之高阁”、转化应用率不高,而当企业方面遇到发展瓶颈技术难题迫切需要专家智慧力量时,却往往无法及时得到对接和满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搭平台、赋能“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7月中旬,青岛正式启动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科研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首场现场对接洽谈选址山东大学(青岛),同时启动“山大百名教授进百企”。
活动当天,正式对外发布了348个项目供需清单。这张清单是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山大、青科大、歌尔等驻青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专家教授科研成果、企业生产研发实际需求等进行摸底调研、梳理汇总后形成的。其中专家科创项目49项、企业创新需求73项、企业人才需求226项。活动现场就初步达成了12个合作项目,包括山东大学孙锲教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王浚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隔热材料、生物安全智慧装备等方向展开合作。
“启动千名专家‘三进’行动,是利用政府部门整合资源的优势,搭建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和企业合作的平台,为产才各方穿针引线、铺路架桥,消除产才融合的壁垒障碍,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空间,让人才、技术乃至资本等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说道。而这样的初心,也得到了不少企业的拍手叫好。专家“三进”行动启动后,不少有“科研创新需求”的本土企业主动“投石问路”,希望能与“有技术”的专家们一起,开启“合作”共赢之路。据悉,活动已促成9个项目的正式合作,超3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其实,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方面,青岛一直在努力。去年7月,市科技局就曾出台《2020年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方案》,去年全年组织线上、线下共400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其中,围绕青岛市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依托山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青岛市也组织联合60多个政企学研成员单位,共同成立了我市第一个重点学科产学研合作联盟——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依托,意在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生态。
而在继去年全市131家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部分创投风投机构联合组建的青岛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后,今年7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也常态化组织了一系列青岛市企业高校博士后“牵手”行动,聚焦博士后这一高端科研人才群体,力争实现产学研创新合作、成果转化、产融结合。
青岛大学生物学博士后陈涛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种“携”企业进高校的模式,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与具体产业有了接触机会。“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研究课题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之前我们所研发出来的精细高分子材料更多的是实验室内科研研发材料用,对接的主要也是一些研究所,但其实这种高分子材料的市场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化妆品、食品添加剂,还可以制作成散热膜,应用在家电制造领域。上次‘校企牵手’活动上,海信公布了自己的研发需求清单,其中便有跟我们相关的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内容。”
他山之石,科研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学研携手合作,不管是在青岛,还是在国内外其他城市,都不是一个新话题。
美国硅谷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鼻祖”,它的快速起势离不开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一批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而几乎与硅谷同时发展起来的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也是靠近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据对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226个科技园区的统计,依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建的科技园区占其总数的86.36%。高校的基础研究突破和新兴学科交叉成果不断催生出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群体,孕育出一批新的产品、行业和商业模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这种“产学研结合+风险投资+创业文化”的硅谷模式也在不断被各国各地效仿学习。
国外如此,国内亦然。致力打造科创中心、并一再强调“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上海,一直以来致力于吸引盘活各方资源,在引进和融合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能级与功能。从2009年起就设立“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每年评选一次,瞄准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各方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迈进。产学研的模式也从最初的“项目合作”进入“平台合作”,从最初以一个项目为合作周期的“短平快”方式,向长期合作、战略合作深度推进。以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与上海交大等5所高校2013年共建产学研联盟,目前已建成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实验室、2个创新中心和2个基础学科培养基地,近5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1000万元,研发费用占到销售收入的4%。
作为科技创新之城的深圳,通过成立产学研资联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深圳在联合攻关与成果转化机制上不断创新,一方面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将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快速传递到科研机构和高校,利用科研团队展开联合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最终实现成果快速转化。另一方面,不断鼓励高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业内龙头企业合作举办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运用于一体的特色学院,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深圳市推进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入选。
由“纸”变“钱”,让企业做创新主角
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产学研合作的目的单一且直白,就是为了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创造,由“纸”变“钱”。
目的单一,过程却不简单。这种转化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跨界“语言不通”——学术界不懂产业界要什么,所拥有的相关知识产权成果针对当前市场需求不一定是最先进的,对于企业项目需求也不一定是适合的;产业界有需求却苦于找不到合适方案。这种“各说各话”的矛盾,历来都是产学研合作的一个痛点。
其实,国内企业借助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来促进产品的创新研发虽“行之有效”,但从市场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才是其脱颖而出的“关键一招”。
从现实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事实是科研能力仍主要集中在研究型高校或科研院所。在产才融合发展中,高校依旧占据科研创新的主导地位,如何促进以企业为联合研发创新的核心,助力和扶持企业建设自主创新科研平台无疑将是今后行业努力的方向。
所以,上海近年来不断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央企与地方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资源互通共享的过程中,更加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核心地位,让创新型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力军;深圳则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以“产学研结合+政府资本+政策驱动”的深圳模式,解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创新源、创新投入和创新动力三大问题,推动产学研资深度融合。
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愈发认同这一点的青岛,加快打造起“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共同体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集聚,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提升等各功能有机聚合的新型组织,去年底,青岛出台《“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管理办法》,今年1月,公布了5家首批支持建设的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5家创新创业共同体均以企业为牵头建设单位,青岛计划通过建设首批5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突破相关行业关键技术100项以上,引进和培育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70人以上,培育引领性、行业代表性的骨干企业8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以上。
不仅如此,此次启动的千名专家“三进”行动,同样将“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放在前两位,让人才为产业服务,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不管是开展专家‘三进’行动,还是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企业行,我们都力争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做好产才‘供需’的精准匹配外,做好配套服务和机制保障,尤其是要创新长效机制,研究专家科研成果转化的配套支持政策,根据专家在行动中作出的实际贡献,在利益分配、人才评荐、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诸方面给予充分考虑,通过政策赋能充分激发专家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产才融合发展锦上添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辛广军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