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迈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1.8万张家庭养老床位从哪里来?

2021-09-14 07:12    青岛日报

在全国率先“破题”,青岛迈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1.8万张家庭养老床位从哪里来

当前,青岛正在进行以家庭养老床位为切入点的新一轮养老事业改革。

继去年年底城市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98个街道全覆盖后,今年年底,青岛将实现40个农村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进而实现城乡统一、均衡的全覆盖。这意味着,青岛所有的老年人只要有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和在专业养老机构里一样的服务。由此,青岛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由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城市。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十四五”期间,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剧。“希望通过这次改革,能够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家就可以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力争形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青岛模式’。”市民政局局长王哲说。

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等服务项目。

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

因为失能,今年81岁的鲁秀妹和老伴三年前住进了离家50多公里外的养老机构。去年9月份,市北区辽源路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他们从已经住了两年的养老机构搬回了家。

在与辽源路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后,她和老伴从240个服务项目里,选择了送餐、助浴、保洁、理发、康复5个项目。“在家养老,费用省了一大截,和养老院没有什么区别,减轻了我们和孩子的负担。”

与辽源路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样,截至目前,青岛城市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98个街道全覆盖,40个农村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也已经建成17个,今年年底也将实现全覆盖。

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的老龄化率更高,养老形势也更为严峻。能不能照搬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模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受农村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农民养老保障不足、养老设施不健全、市场化运营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难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在调研青岛平度市同和街道万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表示。

李邦华分析,农村的熟人社区优势是城市社区无法比拟的。“可以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让更多的村民作为养老服务中心的补充,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中来,既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又可以减少农村养老的费用支出。同时,还可以通过孝德文化,让子女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

谈到这轮改革,王哲表示,“一定要打破‘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的怪圈,实现城乡均衡、统一的养老服务全覆盖!”

此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提供。它们当中绝大多数由社区居委会和村委运营,既无服务资质也无服务能力,只能提供场地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而面对真正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特别是需要专业医养服务的老年群体,往往束手无策。王哲认为,如何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如何在政府支持下引导社会专业养老机构参与运营,把老年人最急需的专业养老服务精准送到身边,成了改革“攻坚点”。

用“无形的手”,拆除养老院的“墙”

养老服务,是“夕阳”事业,更是“朝阳”产业。如何用“夕阳事业”去激活“朝阳产业”?青岛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打破了养老院的“墙”。

2019年12月,市政府出台指导新一轮改革的统领性文件《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以及用房规划、服务补贴、队伍建设、公建民营、租赁补贴、长护保险、适老化改造等10个配套性文件,青岛市构建了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1+10”政策体系,通过一次性建设补贴、家庭养老床位补贴、适老化改造补贴等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身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市场的积极性,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长远健康发展。

青岛对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组织实行完全免费的用房政策,实现零租房成本,并为运营组织提供了一次性奖补政策,用于补贴其在装修、采购等方面投入的资金。

“我家就在这个小区,住在中心别提多方便了。”今年88岁的王奶奶,住在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腿脚不便的她在这里体会到了晚年无忧。“每天吃饭、睡觉都有人照顾,白天有护理员带着做手操、看电影,有药房、有大夫,看病也很方便。”据了解,服务中心内设16个床位,已有不少老人入住,大部分是高龄、生活不便的老人。而该中心还为社区内460个家庭养老床位提供服务,其中助医、助餐需求最大。

“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把在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分解,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精准化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养老服务需求。”青岛市福山养老集团居家社区养老辽源路街道服务中心主任石鑫表示。最近,他们中心已经通过挨家挨户摸底排查,基本了解了整个街道老年人的相关需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蛋糕’很大,作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很有信心将市场做好,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经过一年多的“试水”,据青岛市民政局测算,这些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支出,不到养老机构的三分之一。

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成效已初步显现。截至目前,市、区(市)两级财政投入的2.1亿元,撬动了大量社会资本投身青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市场。青岛115家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50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共签约家庭养老床位1.8万张。

打破“条块分割”,实现政府资源精准滴灌

青岛是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态势突出的城市之一。目前,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4万人,老龄化率20.28%;8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1%。这其中,需要专业照护的失能失智老人近10万人,但只有1.8万名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到专业的养老机构。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街道平均有500名失能失智老人计算,要新建一所医养结合机构,除需要土地30亩外,还需要政府补贴约700万元。对于政府来说,这笔“经济账”是沉甸甸的。而对于市民来说,入住专业养老机构一个月至少4000元的费用,负担也不轻。

在此轮改革前,失能失智人员只有在具有长护险资质的机构入住,才能享受相关医疗报销。否则,只能自掏腰包支付照护费用,家庭负担相当重。

聚焦“痛点”,最弱势、最需要照护的10万名失能失智老人,成为青岛这次养老服务改革重点关注的群体。

改革中,青岛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统一了关于失能失智老人的评估标准,实现了评估结果共享互认,推动了养老服务补贴政策与长护险政策的深度融合。这意味着,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失能失智老人在家享受医养服务也可以报销医保和长护险,切实减轻了负担。

改革没有休止符,青岛各部门正着力突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青岛市民政局与财政、医保、文明办等单位密切配合,通过设立青岛农村养老服务基金、提高农村长护险支付标准、提高农村家庭养老床位运营补贴、加强农村孝德文化宣传等一系列做法,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供给。王哲表示,“目前政策文件初稿已经起草完成,待详细测算各项补贴数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提交市政府研究出台。”

既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形成长久机制。青岛城乡全覆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正不断创新和优化,将高质量、机构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医养结合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会考虑全市范围内教师轮岗,课后托管收费将规范!青岛市教育局局长最新回应

2021-09-14    大众网

大动作!山东发布重磅规划,塑强济青增长极,力促176家开发区“回归本位”!

2021-09-14    青报观象山

【大片】在西海岸后尹家沟村 感受玉米花生丰收时刻

2021-09-14    青岛新闻网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史跃林今日14:30做客民生在线

2021-09-13    青岛新闻网

9月13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1-09-14    健康山东

青岛早知道|青岛辖区5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6600亿元

2021-09-14    青岛新闻网

9月13日0至24时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1-09-14    青岛卫生健康

基金玩不转?从业20年的基金经理 教你咋“搞钱”

2021-09-14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