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迎来新一任市委书记,从“塞上往事”到“青岛新局”

2021-09-02 19:02    琴屿人物

九月的青岛,满城秋爽。

金桂凝露,悄蕴芬芳;硕果压枝,沃野飘香。

青岛迎来了新一任市委书记陆治原。

官员履新,坊间常有“三问”:哪里人?从哪来?做过什么?

这样的“三问”并非八卦,而是市民认识、接纳一名“陌生人”的最快捷方式,是精神层面的“人脸识别”,在心灵的白纸上给人物画个素描。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做自己的“头脑路演”:将其主政成绩和风格,注入当下的城市青岛,会发生什么物理或化学反应?会给青岛带来什么?

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并充满期待的。

引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上为民办事,自然会赢得民心,让老百姓记住并感念。留下好名声,在多年之后仍被百姓称颂,陆治原是其中之一。

主政陕西榆林市的5年,是陆治原最为人所称道的一段从政经历。

在很多微信文章留言中,都能看到当地百姓的真情流露:

这5年的主政经历,也让外界看到了陆治原鲜明的做事风格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他敢想敢干,坚持原则,曾多次发火,当地不少官员和老板都有所领教。彼时,正值榆林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这位“有脾气的市长”,在民生建设和经济转型领域,给当地留下深刻印记。

获得各方广泛赞扬,当地的百姓对于家乡走出这么一位好领导也充满了自豪,不时亲切地称他为“绥德汉子”,当地老人则称其为“好后生”。

绥德,得名于“绥民以德”,陕西榆林的绥德县素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的美誉。

1964年8月,陆治原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榆林,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是通过《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他是榆林人。直到如今,路遥还是榆林的一个文化符号。

2015年5月23日,路遥符号写进西洽会。

榆林,名字很美,充满了绿色的诗意。现在,这个城市配得上这个名字,而在以前,其民间别号“驼城”似乎更为贴切。

榆林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

毛乌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之间。沙区曾占到陕西省榆林市总面积的56.1%。

从前,骆驼是榆林的重要运输工具,现在城中也能看到骆驼雕塑。

在一篇写榆林治沙的文章里,记载了当年一则真实的往事:

60多年前的一场风沙,将石光银从榆林定边刮到了30多里外的内蒙古黄海子。父亲不眠不休找了三天,才找到被牧民收留的儿子。

而如今,经过70年的治沙工作,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治沙70余载,原本有着“驼城”之称的榆林,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如今的34.8%,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影。

近年许多外地游客专程跑来,想见识“毛乌素沙漠”,但却发现,整片的荒沙地在榆林已难觅踪影。有治沙者戏称:“当年可没想到会这样,早知道就留下100亩沙地不治理了。”

在绿意盎然的榆林城中,有着陆治原绘下的浓墨重彩的大手笔。

2020年5月24日,榆林市榆溪河生态长廊(陶明 摄)

01

“脾气不好”,百姓叫好

陆治原的仕途起步于西安财政局,这个地地道道的陕北汉子,是一名与财政打了将近20年交道的财政专家。陆治原的简历上“财政”二字始终相伴。

2002年7月,他告别西安市财政局副局长的位子,就任西安市阎良区委副书记、区长,此后又连任西安市灞桥区委书记,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渭南市委书记。

陆治原主政榆林市的时间为2010年至2015年。他任市长的这几年,榆林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2015年,榆林曾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陆治原告别榆林时写下的临别撰文《榆林,我热爱的家乡》刊发在6月23日的榆林日报上,此文在民间争相传阅。

文中饱含了陆治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同时,大家也从此文中深刻地感受到了陆市长为榆林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家充满了留恋和不舍。

此文中,陆治原两次提到了自己“发脾气”的事,并提到了自己在任期间为榆林做的诸多实事。细读文章,一名有个性、有担当、有作为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

第一次发脾气,是为教育的事。

陆治原刚到榆林市政府上班时,在秋季开学前的时候,在市政府门口遇上了一大群特殊的上访群众,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上不了学而意见很大。

经过调查发现,榆林城区每年有近5000个孩子因学位紧张而上学困难,最大班额已达到90名学生。“上学难”成为榆林百姓民生的首要问题。

陆治原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全力推进“百亿教育强市工程”,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三年解决“上学难”,让每个孩子有学上。

可是,在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议论纷纷,有人讲没地,有人喊没钱,也有人垂头丧气,认为实现不了。

听完大家的话,陆治原心情沉重。榆林财政收入全省第二,怎会没钱?榆林房地产市场当时很火爆,怎能没地?

“我看,这不是没钱没地的问题,是我们的执政理念有了偏差,是因为我们的屁股没有坐在广大群众的一边!”

大家第一次领教了这个新来市长的“脾气不好”。

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陆续落实了城区最好的38块地、约2200多亩用于学校建设。

榆林市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第二次发脾气,是为修路问题。

陆治原发现,每天,从市委到市政府不足6公里,坐车要走上四五十分钟,群众每天堵在上下班路上是多么闹心?这堵的不仅是路,更是民心哪!

为群众的出行,他和班子的同仁们常常彻夜难眠。2012年启动了“十一横十一纵”城区路网体系建设。

修路是好事,但困难重重。拆迁量大,涉及面广,工程经常被阻甚至停滞不前,令人窝火。

有一次,与城建管理部门调研道路建设,一座违章建筑迟迟拆不掉,他站在马路上发了火:

“这是老百姓的路,还是他一个老板的路?你们去捎话,限时拆除,否则,我们将依法拆迁!”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一个推车子的老大爷开口了:“我看这个市长还有个性,敢批评人,这事能成。”听了老大爷的话,他一下子又笑了,群众还是支持我们办实事的!

这个马路“钉子户”限期拔掉后,城区道路拆迁一路畅通,进度加快。城市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使得榆林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一次“发脾气”,换来了“出行难”问题的解决。

2018年,陆治原升任陕西省政府副省长时网友留言,深情回忆陆治原市长给榆林带来的变化。

网友眼中的官员。

02

“五大改变”,敢想敢干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时间的长河里,真正值得铭记的段落并不多。

对于千年古城榆林来说,在历史上,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岁月多数时间是平缓地流过。陆治原主政的5年,在榆林的发展历史上是“倍速”的5年。

古老的榆林城,自明代建城600多年来,一共修了31所学校。在陆治原上任后的短短三年,在群众的支持下,完成了新建38所学校的任务!

前文提到的教育、交通大变样,解决了“入学难”“出行难”,而在其他方面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医疗方面,解决了“看病难”问题。

面对落后的医疗局面,陆治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启动了医院改扩建、新建等行动,实现了市区病床位总数翻一番的目标。各县区也新建和扩建县级公立医院,榆林全市范围内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绿化方面,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主导开展了“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三年植绿大行动,全面加快绿色榆林、生态榆林、美丽榆林的建设步伐。

“三年植绿大行动”实施了环榆林城防护林带、城市绿化、飞播治沙、千里绿色长廊、能源开采企业绿化、千村万户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榆林大道街心公园、大墩梁生态公园四大城市“绿肺”陆续建成开放,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实现翻番。

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一个生态宜居的榆林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也使得榆林的能源经济顺利转型升级。

因丰富的资源禀赋,榆林长期以来有着“中国科威特”之称。一方面,凭借能源经济的黄金发展期,榆林经济已实现量的飞跃。另一方面,能源经济的辉煌已临近尾声。

2011年,曾经辉煌的榆林煤炭产业,已由暴利变成微利,甚至亏损。同时,民营经济运行困难,民间借贷危机更是笼罩已久。

此时,陆治原表现出其在经济治理方面的能力。能源经济的转型升级,被其提上日程。随后几年,榆林走了资源深度转化的路子,一批大项目建设投产,使榆林在宏观经济下行、资源价格大跌、传统民营经济运行困难、民间借贷危机等不利形势下,经济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一大批资源深度转化项目的建成成为榆林经济增长的强大后劲,成为榆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03

充满深情,却又“无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市民的眼中,陆治原是一个有情的人,他对脚下的土地充满着感情,对民生问题也带着深情去克服一个个困难。

他曾写道:“牵手面前的父老乡亲,望眼脚下山川大地,内心思绪翻滚:我是家乡榆林的一棵小草,我的根其实是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的!”

他一直很喜欢艾青先生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根扎得有多深,感情就有多深。陆治原把满怀真情化做了一腔热情,真心实意地想改变这座城市,为民生带来福祉。

这种深情,也包含着对党和组织的深厚感情和忠诚。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家乡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许多老领导、老同志、老同事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使我走上了领导岗位。我经常提醒并告诫自己,一域发展,一方稳定,百万百姓,责任重于泰山,不可有丝毫懈怠……”

仁者更具责任感,忠诚者更勇于担使命。

当满屋子的人都在说没钱没地,学校没法建时,陆治原说大家“屁股没有坐在广大群众的一边”。

一语道破“心机”。实际情况是钱有,地也有,只是用到别的地方了,“屁股坐歪了”。

有诗说“高处不胜寒”,其实“寒”指的是一种孤独。有时会发现,身边很多人其实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改变局面十分困难,而放弃主见随波逐流十分容易。

对于当政者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考验,考验的是政治智慧、勇气、担当。不能屈从,不必抱怨,有老百姓做坚强的“靠山”,干就是了。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时刻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忧,就能够赢得百姓的拥戴。可以毫不自满地说,榆林一些民生问题,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解决得比较好的。”陆治原说。

德不孤,必有邻。

陆治原有“两怕”,一怕干不好,二怕人情干扰。

怕干不好,是因感情太深,怕辜负了百姓和组织的期望。

怕人情干扰,所以,他要做一个“无情”的人。

为了防止要项目、要资金、找工作的人接近,陆治原约法三章:政府要依法依规,政策要见得“阳光”,自己决不能徇私枉法。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我们都出于公心做事,公开、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了,同志们是会理解的,老百姓是会支持的。”

“我是一个比较率直的人,觉得榆林的事情能否干成,要形成合力,要付出心血,更要自身过硬。打铁还需自身硬,这话是立身之言。”

“权力是把双刃剑,只有干净做事,才能一生平安。一个人只有把名利看得很轻,才能高高地翱翔于天空;一个领导只有把使命看得很重,才能稳稳地落在百姓心中。”

对百姓和事业充满“深情”,对人情关系十分“无情”,这两者其实是有机统一的。

或许正因如此,陆治原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解实情,他常去暗访。

在《榆林,我热爱的家乡》一文中,他写道:

一天傍晚,我暗访道路工程,脚下一绊,重重地趴在地上,起来一看双手血肉模糊,钻心地疼,差点毁了容。我真是着急、牵挂啊!

在渭南任市委书记时,媒体也曾报道:

在市民眼中,他还非常务实、亲切、简朴:

甚至在户外运动时,还能偶遇:

04

主政青岛,令人期待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陆治原都一直保持着干劲。

任渭南市委书记时,他发现“转型升级,追赶超越”是渭南的现实需要,他要求渭南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实现发展预期目标。他提出,渭南要突出工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的产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步伐。

同时,对干部作风问题上,陆治原也始终“不留情面”——“干部就要干事,为干事者撑腰,让平庸者腾位。”

2018年9月,陆治原任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0年,《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了陆治原一篇名为《激励干部以实干担当绘就振兴发展蓝图》的文章。文章中许多观点值得深思:

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树牢鲜明导向。

我们将着力选拔政治过硬、清正廉洁的干部。

着力选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干部。

发现培养年轻干部。结合换届需要,打破年轻干部成长隐性台阶,对表现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使用时不简单看任职先后,大胆提拔使用……

这些优秀干部的选拔标准,也正是陆治原的修身和为官之道。“打铁者自身硬”,这样的主政一方的官员无疑是值得信赖的。

具有丰富的主政经验,同时兼有考察干部的慧眼,青岛人对这位知财政、懂经济、重民生、善用人的书记充满了期待。

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后记

2013年3月,时任榆林市长的陆治原在《人民日报》发表短评《建设生态文明要有“历史情怀”》,他写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干任何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对眼前负责,更应该对历史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把成绩书写在碧水蓝天”。

视过往,念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岛人民群众的心坎,一定会获得更多温暖;青岛的这片碧水蓝天,也一定会书写下新的更大的成绩。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陆治原任青岛市委书记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金融业"十四五"规划出炉:到2025年境内外上市公司超100家

2021-09-02    青岛新闻网

【视频】记者随船乘风破浪8小时 镜头记录青岛开海首日海捕盛况

2021-09-02    青岛新闻网

城阳火车站何时开通?这些交通热点问题最新回应

2021-09-02    青岛新闻网

青岛流亭机场搬迁后 该片区有何规划?最新消息来了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姜宁助攻+红牌 海牛小胜山西收获冲甲组首轮开门红

2021-09-02    青岛新闻网

青岛这些老师入选"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

2021-09-02    青岛新闻网

2021青岛凤凰音乐节延期至明年举办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