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棋”“一张图”,不折腾,不留遗憾!青岛打好三张牌,力促城市品质提升
风云变幻,观其妙;万象纷繁,察其理。
用敏锐的洞察、独到的视角、犀利的思想,解迷局,觅真相。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未来简史》中的这句话,试图言说人类终极命运,而用其形容城市发展的逻辑也同样适用。要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刀刃向内”,掀起或大或小的各种革新,从而不断推动城市品质改善提升。如今,全国各大城市都已意识并行动起来。
“要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扎实奋进创一流,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着眼城市品质提升,青岛早已明确目标和方向。可以说,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是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硬核”力量。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方便宜居四个目标一个过程完成”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日渐完善,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启动建设,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可喜的是,青岛城市品质的变化得到了外界认可,先后跻身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今年青岛全面推进60个山头公园的整治工作。图为小鱼山公园和信号山公园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对照市民群众的期望,青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着眼这个长效化“建设”行动,今后青岛要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同时,抓住“规划、建设、管理”所构成的微笑曲线关键环节,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不断改善提升城市品质,进而打造高品质城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01
“规划牌”: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当前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城市空间风貌的塑造、特色的展示、环境品质与内涵的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变得更有用武之地。
步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的青岛,需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新审视自己,以更宽广的胸襟,为城市设计新的未来。
今年7月,《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面向社会公示,它清晰地描绘出未来一段时间青岛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设开放创新、包容多元、美丽宜居的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
更高定位,就意味着更高担当。如今,肩负更重使命的青岛,已从“城市思维”,转为“区域思维”,按照“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组织逻辑,构建青岛都市区和青岛都市圈。
前几天,《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其中进一步明确了青岛的“中心引领”作用,提出要发挥青岛特色优势,建设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引领胶东经济圈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城市品质改善提升的关键一招。今年四月,青岛出台首个针对城市更新工作的系统性政策文件,城市更新的实施范围、方式和策略、组织保障等变得明晰起来。与此同时,上半年还编制完成《青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0-2035年)》初步成果,盘活挖潜存量,统筹更新空间要素,明晰更新时序,为城市更新项目计划制定提供支撑。
针对大众关心的老城区有机更新,规划进度更是不断推进——从整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到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再到具体里院修缮,大大小小的规划纷纷落地。此外,今年青岛还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启动了公园城市规划编制,这无疑将成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升华。
“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各类规划的“丰收之年”。面对集合了生活、生产、生态、人文、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城市品质提升”大命题,我们有必要从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去审视众多规划的系统性和接续性。
可以说,“坚持一盘棋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仍是下一步规划领域面临的不小挑战。
02
“建设牌”:下大力气"啃硬骨头"
一座高品质城市的诞生,既需要硬实力的打造,也需要软实力的提升。
从硬实力的打造来看,青岛需要主动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持续构建互联互通的大交通格局;加强学校、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更新和背街小巷整治,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后焕然一新
从软实力的提升来看,则需要突出抓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着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青岛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城市独特魅力,保持富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城市新鲜度”。
今年,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多次带队到区市调研,他强调,要聚焦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水平实施城市更新,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未贯通道路打通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通航启用,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胶东机场的启用将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航线网络支撑,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承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
新机场连接线已正式通车
城市的幸福感还体现在一个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当前,青岛着力推进高快速路体系逐渐成型,着力增强主干路、次支路路网规模。胶州湾第二隧道、环湾路-长沙路立交桥、辽阳路快速路二期等工程建设都在稳步推进。此外,青岛还大力建设公共停车场,今年计划新增1.7万个停车位,目前超九成已开工;已启动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60所,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个个火热建设的项目背后可以看出,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正成为青岛主攻方向之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市民的获得感还没有划上等号。建设部门仍需在“痛点难点堵点”项目上多用心、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下大力气“啃硬骨头”,进而打造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民心工程。
03
“管理牌”:
把精细化管理延伸至城市的“边边角角”
三分建,七分管。一座高品质的城市,做好城市管理各项重点工作,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基本要求。
这离不开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唯有把管理精细化落地落实,像“绣花”一般“一针一针铺于毫发”,城市才会更有“温度”。
市南区定陶路7号微治理前后
今年,青岛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出重拳、下重手,推动创城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聚焦重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疏堵结合整治占路经营,突出抓好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切实开展好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加快推进绿化整治工作,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市容环境面貌的明显变化。
为了提升精细化水平,今年青岛开展城市“微治理”行动,聚焦城市管理领域不精细、不规范、不便利等问题,采取多方合作、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等方式,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进行有温度的治理,使城市更加精致、更加方便温馨。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微治理4600余处,切实将精细化管理延伸至城市的“边边角角”。
我市在道路一侧安装鱼眼视频桩,实现道路泊车自动计时计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升城市品质,是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形势下,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管理,各个环节都应从人的需求出发,把解决人的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引领全民参与、主动融入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理念。
让人生出彩、有序参与治理、享有品质生活、切实感受温度、拥有归属认同……如今的青岛正在城市品质提升的路上奋力前行,相信未来的青岛,人民会更幸福,城市会更美好!
作者 |冰洁 摄影 |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