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拔得头筹,青岛逐鹿“碳金融”:各家银行抢“首单”
发放全国首笔湿地碳汇贷款、全省首笔“碳中和”贷款,发行全国首只“碳中和”主题理财产品
青岛逐鹿“碳金融”:各家银行抢“首单”
从7月16日至今的一个多月,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侯保平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忙,甚至在几次爽约记者,终于空出一小时接受采访时,还接了不得不接的三个电话。
侯保平为何这样忙?
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碳资产”被赋予了市场价值和流动性,碳排放权终于有“价”可依,成为银行认可的有效质押品。从7月16日至今,侯保平和同事们跑了多家有碳排放权配额,或者碳减排意愿较强烈的企业,以碳排放权作为核心要素,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8月6日,以企业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这笔贷款也成为青岛落地的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
有了第一笔的“破冰”,从8月6日至20日的十多天里,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将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的贷款模式进行了复制,发放多笔与碳排放权相关联的贷款,总额近亿元。
只有侯保平这样忙吗?
答案显然是不。
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银行纷纷加速补短板、抢机遇,发力碳金融,已有多个“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碳金融”产品在今年相继落地。
在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看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双碳”为银行带来巨大的机会与空间,正成为竞争“新赛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意味着碳金融有了第一个实质性突破的新空间,银行机构正在凭借自身渠道、资金、信息、风险控制、信誉等优势,加速布局碳金融。
“碳金融是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吸引更多投资者,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进程。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为减排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基础,开展金融创新服务。”刘晓曙说。
“双碳”大潮下,围绕碳金融的创新层出不穷,银行新变局正在悄然发生。
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
碳排放权配额成为有效质押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7月16日鸣锣开市至今已过“满月”,价格平稳市场活跃度较低。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银行以碳排放权配额作为有效质押品,服务双碳的热情却是一浪高过一浪。
在碳排放权上市交易当日,黑龙江、浙江就分别落地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此后一个多月间,包括上海、杭州、青岛、温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发放了“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申请到全市第一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的企业是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为莱西市集中供热的支柱型企业,曾荣获国家级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也是莱西市首批获准碳排放权交易企业之一。
“我们结合企业碳排放配额,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价格,全面打通碳排放配额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碳排放权配额贷款的额度,仅五个工作日便为企业办理发放1000万元贷款,利率较一般抵质押贷款降低了50基点左右。”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相关人士表示。
“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是绿色金融的新尝试,用于贷款担保的碳排放权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抵押登记和公示,有效解决了企业重复抵质押的风险,保护了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相关人士表示。
“贷款得到的1000万元我们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包括购买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的升级改造,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等环节的改造和提升,加快企业的绿色转型。”金莱热电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尚不能直接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但可以通过碳金融基础服务和碳抵(质)押融资服务支持碳市场发展。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成熟,金融机构参与碳配额交易将是大势所趋,到那时,银行不仅可以直接参与二级市场的交易,还可以作为第三方机构,为客户提供各类碳资产管理服务。
加速布局“碳金融”
风口俨然来临,在碳排放权配额上大行创新之道,仅仅只是银行纷纷加码碳金融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多个“首单”“首发”体现了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热情——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全国首单、全球最大的“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承销了市场首单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券;北京银行发行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中信银行发行了国内首只挂钩“碳中和”绿色金融债的结构性存款产品。
在这波加码碳金融的热潮中,青岛银行机构也抢占了一席之地。
8月19日,浦发银行青岛分行成功为“植被恢复”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冠中生态提供了国内首单生态修复领域的碳中和挂钩贷款。
浦发银行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冠中生态量身打造了“生态修复领域碳中和挂钩贷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将企业贷款的融资利率与碳中和核心指标——“每年生态修复业务喷播面积实际值”挂钩,设立年度观察日,引入第三方绿色认证机构,根据外部机构提供的评估数据,对上一年生态修复业务喷播面积进行确认,确保冠中生态实现上一年度的目标值后,银行贷款的利率根据协议进行阶梯式下调。通过这一模式,将融资利率与冠中生态植被修复及固碳能力提升相挂钩,激励企业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同时获得更优惠的融资利率。
8月18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以胶州湾湿地碳汇为质押,向青岛胶州湾上合示范区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8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购买增加碳吸收的高碳汇湿地作物等以保护海洋湿地。这也是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
本笔碳汇贷,是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以湿地内土壤碳库、水体碳库和植被碳库的固碳能力为基础,通过对湿地的土壤面积、植被面积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监测分析,综合评定其固碳能力;同时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日碳排放交易价格为依据,通过以其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测算贷款金额。
今年七月,青银理财发行了全国首只“碳中和”主题理财产品,同样备受市场关注。
青银理财总裁王茜表示,推出“碳中和”主题理财产品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为普通投资者提供参与“碳中和”投资的机会;二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碳投资”;三是支持财富持有者加强社会影响力投资。
此外,3月25日,青岛银行向青岛公交新能源公司成功发放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这笔贷款是按照国家碳中和标准,为企业提供的专项服务于“碳中和”的融资产品,是山东省银行机构发放的首笔“碳中和”贷款。
“碳金融是成熟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增加企业的减排意愿、扩大减排效应。全国统一碳现货市场将带来千亿元级市场规模。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将为碳金融服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势必积极加码碳金融布局。”刘晓曙表示。
“向‘绿’而行”带来新机遇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双碳是一场“倒逼式”的革命,意义不止于绿色环保,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于依附于实体经济而存在的金融业来说,发力碳金融,向“绿”而行正成为当下及未来最重要的选择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曾表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元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碳排放权配额发放及交易市场,属于碳市场的一级现货市场交易;碳期货、碳期权、碳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属于碳市场的二级市场金融产品;碳质押授信、碳托管、碳回购等产品属于碳融资服务市场;碳指数、碳保险等属于支持服务市场。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碳金融市场上进行较多尝试,但碳金融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稳步推动碳金融体系,还需要引导金融机构探索适合自己特点和需求的衍生产品及服务。
在刘晓曙看来,发力碳金融,向“绿”而行为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业务机会。一方面,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将创造与碳减排相关的大量投资需求,为银行的信贷投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机会;另一方面,双碳目标导向下,我国碳交易制度体系将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可创新基于碳排放权、能权的新型信贷业务模式,拓展碳金融产品服务,如碳期货、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融资、碳资产回购式融资、碳配额托管、绿色结构性存款等。
“目前碳交易市场规模和成熟度有限,碳市场关键要素尚不完善,碳金融政策激励措施还有不足,发力这类产品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成熟。同时,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相关人才储备也比较缺乏,碳金融专业人才缺乏也将导致碳金融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刘晓曙说。
机遇大于挑战,正是缘于以碳金融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对于银行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近期,青岛银行机构纷纷拿出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举措与行动向“绿”而行。
青岛银行针对碳中和八大重点领域出台了《青岛银行碳中和业务营销指引》,推出专门服务于“碳中和”系列信贷产品,并开辟绿色业务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服务、最优的利率提供碳中和专项融资,为低碳转型贡献青银力量。
下一步,青岛银行还将围绕全国及山东碳市场建设,成立碳金融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产品。通过持续创新,提供多样化的碳金融服务,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碳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
青岛农商银行近期出台《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从顶层架构层面明确了绿色金融是青岛农商银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对绿色信贷坚持“规模倾斜、审批倾斜、额度倾斜、考核倾斜、评价倾斜、绩效费用倾斜”的“六个倾斜”原则,并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青岛农商银行绿色信贷规模逐年上升,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
侯保平表示,目前,兴业银行已在广泛的碳金融实践中形成涵盖结算、融资、中介、资产管理的综合碳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下一步,他们将以“融资+融智”为载体,以“交易+做市”为抓手,以“碳权+碳汇”为标的,继续积极布局碳金融,优化信贷结构,加大绿色投放,为企业提供碳汇贷、碳中和债、碳排放权绿色信托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持续为青岛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提供新标杆、新方案。
从碳排放权交易配额质押贷款的快速破冰,到纷纷加码碳金融,再到全面发力绿色金融,一连串新变局所映射出的,正是青岛银行机构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守护好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热情与努力。(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