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种苗人”的一天:接种疫苗1800剂次 连续工作18个小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1日讯 昨日,青岛启动12-14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观海新闻记者走进胶州市三里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了接种门诊负责人韩秀萍繁忙的一天。
早上7点,韩秀萍从单位出发去胶州市疾控中心领取疫苗,装到疫苗转运箱后,便马不停蹄驱车赴中心下辖的另外2家疫苗接种点配送疫苗;9:30,赶回三里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每一盒疫苗入库、建档,走进疫苗储存室的时候还不忘叮嘱同事做好防护;10:00,关注到马路另一侧的高家台新冠疫苗接种点排队人员有些多,她飞奔过去,拿起大喇叭叫号,领了一部分家长和孩子过马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避免他们等待时间过长;10:20,高家台接种点疫苗数告急,她把冰排和疫苗放进转运箱,拎起20多斤的箱子便小跑着送了过去,记者虽然手里只拿了部手机却险些没追上她;10:25,她拍了拍正在接种的一名同事的肩膀,让她去休息一下,自己顶替上阵;12:30,为同事们分发午饭,因为青少年和家长还在陆续前来,她匆忙塞了两口米饭就去替换下了接种台前的同事……
每天来来回回送疫苗,韩秀萍也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
这是韩秀萍一上午的工作剪影。在这期间,她还接了近100个咨询疫苗接种的电话。同时,还有一堆“杂事”,电脑坏了叫她,排队的人太多了喊她,疫苗不够了找她……韩秀萍被同事们笑称为接种门诊的“大管家”。直到下午2点半,她才喝上了这一天的第一口水。
午饭只能抽空吃,如果忙起来可能都吃不上饭。
仅一个上午,记者就跟着韩秀萍走了6000多步。而这一天下来,她总共工作了18个小时。“其实今天已经不算辛苦了,现在有了新规定,我们这些接种疫苗的社区医务工作者无需穿防护服,不会再出现汗流浃背的情况了。前几天,一脱掉防护服,袖子里都是水。”最近,韩秀萍的眼睛出现了问题,看东西有黑点,黑点多的时候,她滴上眼药水又继续工作了。
长时间的工作使眼睛疲劳,韩秀萍时不时要点上几滴眼药水。
疫苗接种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医务人员精神上也很紧张,始终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疫苗从出厂到接种,要求在测温系统的“监督”下,全程2℃-8℃冷藏。为确保疫苗安全储存,三里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疫苗存贮冷链室,由韩秀萍负责。她要做好温度监控、记录和疫苗出入库的管理工作,各种疫苗流通手续齐全并有据可查,确保疫苗的质量,为接种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入库前对疫苗进行扫描。
从预检到信息录入再到完成接种,每个人只需要2—3分钟。完成一次接种不难,难的是面对大量的接种者,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精准的专业能力,手脑并用才能确保步步不错。“1天内不要洗澡,留观半个小时,有其他任何不适及时说明,21天后接种第二针……”每天不厌其烦、情真意切的叮咛,是“种苗人”对所有接种者的“真情告白”。“我们中心共有四个疫苗接种点。疫苗打到了谁身上都是可以追踪的,每天晚上接种结束后,我们还要统计、核对,最怕出问题。”韩秀萍说,有一次,为了核对信息,他们集体加班到次日凌晨1点才下班。
韩秀萍为学生接种疫苗。
工作不辞辛劳,但对家人是亏欠的。韩秀萍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自今年3月以来,她几乎每天在孩子们未醒的时候出门,在孩子们入睡后回家,3岁的女儿经常说“快忘了妈妈长什么样了”。“咱们别说孩子了吧,确实很亏欠他们。”话未说完,韩秀萍的眼睛便红了。
将疫苗输入系统。
他们通常是晚上和凌晨接通知去疾控领疫苗,因此韩秀萍经常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她从未因此迟到过,总是早上6点半就出现在了接种门诊。“为了让我歇一歇,我们好多同事晚上10点突然跑到我家小区门口说,‘转运箱给我,我去领完后入库,你回去睡觉。’”她说。
韩秀萍与志愿者交流。
结束当天的所有工作时已是晚上10:00。这一天,韩秀萍和同事们共接种了1800剂次疫苗。
我市将于9月完成12-17岁儿童青少年的全程接种和查漏补种。对无数个韩秀萍来说,这样的工作节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文 韩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