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问题、敲警钟、抓落实!总河长总湾长总动员:挂帅出征,管好河湖湾!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8月3日上午,青岛召开全市总河(湾)长会议,总结分析全市河长制、湾长制工作进展情况,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进一步提升青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今年是青岛全面推行河长制、湾长制工作的第5个年头,目前已建立起完备的河长、湖长、湾长组织体系。这些年,青岛以落实河长制、湾长制为抓手,持续加强河流、湖泊、海湾管理保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胶州湾及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8%,8条国控重点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标,完成7条省级、10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创建,完成440条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这次会议直面存在的问题。会上专门播放了胶州湾概况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检查问题通报短片,给所有参会人员敲响了警钟。
正视差距,才能不断前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总湾长赵豪志指出,近年来,青岛以落实河长制湾长制为抓手,持续加强河流、湖泊、海湾管理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要切实增强做好河长制湾长制工作的责任感,推动河长制湾长制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争取主动。”
“要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切实落实好各级河湖长、湾长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尽快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考核问责,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作为河(湾)长制年度最高规格的一次大会,为全市河海治理指明了方向:打好河海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河海生态修复和保护、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河湖长制、湾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为建设美丽青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注入新动能。
01
打好“持久战”,全面推行河(湾)长制势在必行
青岛依海而建,因湾而兴。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05.2公里,海岛120个,其中海湾49个。
同时青岛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4条,大中小型水库和湖泊515座,这些河流湖库在防洪、除涝、灌溉、城镇供水和生态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与此同时,青岛又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有186立方米,是全国水平的9.5%,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之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积累,要做好这篇事关全局的“水文章”,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已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当务之急。大势之下,全面推行河长制、湾长制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2017年,青岛率先在全省出台《青岛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在全国首个发布实施《关于推行湾长制加强海湾管理保护的方案》,实现河湖湾长“有名”。
河长制推行后,从大河大湖到家乡的小河,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近5000名河长上岗,全市440条乡镇(街道)级以上河道都有了“健康守护人”,“河长制”促进“河长治”,赋能青岛生态建设,身边的河在变,“母亲河”在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正在变成现实。
近年来,青岛不断建立健全河长湖长组织体系,河湖长制在不断深化完善。目前青岛有四级河长湖长4618人,设置河道警长53人,民间河长1061人,护河志愿者1376人,数千人的护河大军足迹遍布河、湖、水库的每一个角落。巡河护河成为各级河长的第一要务,仅2020年,全市各级河长湖长共巡河(湖)148167次,发现、解决河湖问题389处。
严格落实湾长制,全市共设立市级湾长4名、区级湾长42名、镇(街)级湾长54名,强化各级海湾巡查监管和海湾规范化管理保护,2020年以来市区两级共计巡湾121次,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蓝色海湾。
碧水保卫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这是青岛治水中始终恪守的信条。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全面强化河湖管护责任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青岛勇于攻山头、炸碉堡,持续改善河湖生态面貌,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全面提高河湖管理保护水平。
02
直面问题,杜绝“打卡式”巡湾巡河
河湖长制、湾长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环境行政管理权力的集中统一,较好解决了水环境治理过程管理多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等难题。在积累经验和取得成效的同时,河长制、湾长制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会上,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时,开门见山、直面问题毫不避丑。“部分区市党委、政府对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思想不够重视,缺乏长远谋划,抓落实的措施不硬不实,经费保障不到位。部分基层河湖长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巡河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市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宋明杰直击短处,“辣”味十足。
“湾长制运行机制还有待优化,丁字湾海域环境质量有待提升,海湾执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区市海湾执法监管存在一定‘盲区’……”青岛市湾长制办公室主任杨钊贤提出湾长制推行中的问题和不足。
无论河湖长制还是湾长制,其核心都是责任制,河长湖长湾长履职尽责是关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一些领域在管理中职责不清,部门间推诿扯皮,出现了管理盲区、监管死角。部分湾长、河湖长履职‘有名无实’,存在‘打卡式’巡湾巡河等形式主义。”此次青岛市总河(湾)长会议指出河湾治理中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强调各级河湖长、湾长“要挂帅,更要出征。”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湾长制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压实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会议针对完善管理体系、责任落实等问题开出了独家“药方”——
狠抓责任落实。各级河湖长、湾长作为水域管理保护第一责任人,要履职尽责,亲自研究布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担负起河海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承担起各自应负的任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强化执法监管。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案件线索移送,对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格考核问责。组织、纪检部门要研究出台适应新形势的考核问责办法,督促各级河湖长、湾长履职尽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力或造成突出水环境问题的责任人进行约谈,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问责。
强化社会监督。坚持开门搞管理,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管。11月底前,市和区市两级要全面建立河海问题有奖举报制度,畅通公众监督参与渠道,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
“下大力气整改”“坚决防止”“必须做到”“加快实施”……会议上,对于目前青岛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一再强调,整改态度坚决,行动步调要加快,落实落地迫在眉睫。
03
考核问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药方”是否奏效,关键还是要看能否落实、落地。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和全局寻求破解之道。
经过多年治理和管理维护,母亲河大沽河焕发新生,成为山东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美丽示范河道建设的成功典范案例。正是河长制的实施,让横跨多个区市的大沽河在治水上找到了破解“九龙治水”困局的密码。
眼下,河海治理的问题焦点是水污染。水污染表现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治理。
今年5月13日至6月2日,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青岛市开展了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对青岛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一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难得契机。
7月28日督察组向青岛市委、市政府通报督察反馈意见,其中青岛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薄弱环节不容忽视。
这次大会结合督察反馈意见再次点明青岛突出的环境问题:入胶州湾河流水质不稳定,部分河流存在多次超标情形;河流湖泊污染治理仍不彻底,因后期管护措施不到位,部分水域岸线遭到侵占破坏;水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治水是个复杂的问题,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陆海统筹、综合治理。
九曲黄河,大国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而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环湾聚集着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渔业生产等产业,随着沿海和海上经济活动急速扩张,也让“母亲湾”面临巨大压力。此次会议提出,胶州湾保护得不够,要把胶州湾建成青岛的美丽海湾,必须实施大保护。
针对省环保督察及通报视频中反映的问题,会上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一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
“要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切实落实好各级河湖长、湾长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尽快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考核问责,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赵豪志强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方向已经锚定,措施已然明确。相信在各区市各部门的落实落地下,青岛的河长制、湾长制久久为功,做实做细,定能还河湖湾健康美丽。
(作者 吴帅 摄影 刘栋 丘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