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减少看病负担,改变就医模式!青岛医改蓝图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迈进

2021-07-24 22:4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4日讯 211.3万人、130.7万个家庭参保琴岛e保,预计全市将有3万名重大疾病患者节省医疗费1.7亿元,人均节省近6000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启用,百姓在家门口可享受北京知名专家的集体坐诊;我市76.3%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高于全省平均值19.5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1年刚过半,青岛因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带来的新气象已经让人眼前一亮。

深化医改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突破,为了确保百姓能够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近年来,青岛的医改节奏可以用“开足马力”来形容。但改革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的不断深入,前不久青岛发布《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破浪远航”的势头更加强劲。

扩大医疗资源供给,从看病难到家门口“享名医”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正式在城阳区启用。7月23日,北大人民医院已有9位知名专家来青坐诊,后续北大人民医院各学科专家将全面进驻青岛医院,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国家级”专家诊疗服务。

北大人民医院的落户,是我市为缓解群众“看病难”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的“力举”之一。近年来,青岛通过多种方式让优质医疗资源做加法、做乘法。仅2020年,便新增6家大学附属医院,引进各类人才2947名,全市卫生重点建设项目21个,总投资达到293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床位1.71万张。

随着我市不断加大卫生财政投入,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就医“一床难求”的状况已得到有效缓解。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安排一般公共预算医疗卫生资金447.89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97.76%,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6.53%提高到2019年的7.71%;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34张增长到6.4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从2.97人、3.12人增长到3.94人、4.25人,三级医院数由16家增加到28家。

根据最新的医改方案,为了让岛城市民更快迎来就医的“黄金时代”,我市将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按照国家、省部署,统筹规划推进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加快补齐服务短板。

遏制医疗费增长,让患者从“看病贵”到少花钱也能看好病

医改不仅要让患者少跑路,更要少花钱、看好病,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是医改的目标所在。

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两把“利剑”,唯此才能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2020年,青岛市市立医院对标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全面落实药品耗材零差价销售和集中采购政策,严控药占比和均次药费增长,集团医疗收入比2015年同比增长28.2%,而同期药品收入下降1.6%,药占比由2015年的46.8%下降到2020年的29.1%。

2016年,我市在国内同类城市中率先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57所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加快建立“加大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补偿新机制。2015年以来先后分13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6万余项,在国内城市中率先对接落实国家新版项目规范,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我市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经验做法,得到国家、省医改办领导和行政主管部门肯定,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十三五”期间,全市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幅从改革前(2000-2015年)的年均16.8%降至平均10%以下。我市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在卫生总费用构成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

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医保支付比例,通过移峰填谷,力求不增加患者负担。2021年7月起,琴岛e保参保待遇正式生效。作为青岛市商业健康补充保险,“琴岛e保”与青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保、医疗救助、扶贫特惠险、重大疾病再救助等医疗保险一起,成为青岛市构建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2020年末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891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近年来,全市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5%以上、实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66%、门诊统筹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5%左右。

改变就医模式,从蜂拥至大医院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近日,一名甲状腺患者到李沧区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因病情复杂,门诊医师立即联系八医老年医学科主任、八医永清路紧密型医联体病房主任袁涛进行紧急会诊,初步判断患者为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化脓严重,愈合困难。袁涛立即请八医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赵勇远程线上会诊,建议立即上转八医完善各种检查,住院进行保足治疗,以保患者生命安全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从基层首诊到三级医院专家基层会诊及线上会诊,再到上转三级医院住院,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充分展现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作用,这是我市全面推进分级诊疗的一个缩影。

推进分级诊疗便是抓住医改的“牛鼻子”,而建设医联体是完善分级诊疗的必经之路。目前,青岛城市四区已联合上级医院组建了4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31个松散型城市医联体、73个专科联盟、11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全市共建成18个县域健共体,覆盖涉农区市的18家区市级医院、126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00多家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持续提升,2019年首次超过52%的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达到56.4%,相关经验被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通过专刊刊发推广。

但就我市目前分级诊疗的改革效果来看,“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就医格局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几天前,青岛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彰显了青岛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的决心。其中,多项政策瞄准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落实。为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对分级诊疗利益的引导作用,我市将推进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医保总额付费改革,实行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动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合理确定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政策,引导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接受治疗,推进急慢分治;为了让群众提升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感,我市将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临床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社区医院。实施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完善基层首席公卫医师制度,提升基层公卫服务能力。多渠道扩充家庭医生队伍。此外,我市还将促进医疗联合体内部用药衔接。

改革升级,从疾病管理为中心到以健康管理为中心

不管是强基层,还是建高地,最终都是为了促健康,这才是每个青岛人真正需要的。

“红色代表高风险,橙色代表中风险,绿色表示正常”,这是城阳区“三高共管、三级协同”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凡是进入系统的人,都有一份这样的三高风险评估报告,并且有一支丰富的医生团队全方位、系统地为他们把控风险。三高共管系统拥有两个终端,一端是基层卫生院卫生室的家庭医生,另一端是城阳区人民医院的专业医生。基层卫生院卫生室会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的形式录入患者信息,系统会监控患者的病情指标。如果超标,家庭医生可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安排”去城阳区人民医院检查治疗,指标调整合格后又转回社区继续监控。

2019年,城阳区“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被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医改重要成效。2020年,三高共管城阳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

截至2020年底,青岛共有82351名“三高人士”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高血压治疗率42.81%,糖尿病治疗率31.02%,高血脂治疗率53.44%,整体治疗率相比2019年平均提高7.3%。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我市正在努力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以“治已病”为中心向以“治未病”为中心转变,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下一步,我市将推进“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试点,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综合防治方面业务融合。持续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深入推进基层医防融合,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保障人民健康。

找准路径,迎难而上。青岛医改要努力呈现的人人得享健康“大蓝图”,终将实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孙一文东京奥运夺冠,山东省委省政府致电祝贺

2021-07-24    大众日报

东京奥运会25日看点:中国女排登场,奥运“新人”亮相

2021-07-24    新华社

青岛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乘客突发疾病,“惊动”车厢里四位专家…

2021-07-24    青岛早报

增援河南抗洪救灾 青岛消防累计排涝6.2万立方

2021-07-25    青岛新闻网

武僧一龙现身!中外拳王争霸赛在金沙滩啤酒城开赛

2021-07-24    青岛新闻网

辽宁沈阳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2021-07-24    央视新闻

刘健乌龙 "鸭梨"踢丢点球 青岛队不敌沧州遭遇3连败

2021-07-24    青岛新闻网

绕路、计价器作弊,一辆多次被投诉的出租车落网了

2021-07-24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