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次发布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 6项指标高于基准年份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善武谈《2020年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
青岛新闻网6月28日讯(记者 刘倩倩)6月27日,青岛市发布《2020年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这是目前国内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编制发布的、以衡量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指数报告,分析出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好于2019年。报告显示,2020年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值为118.86,相对于基准年2019年高出18.86%;七个一级指标中,“总体”“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特色”六个指标高于基准年份。
记者从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获悉,该指数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得性和特色性原则,结合各类文献、各地经验和现有统计指标体系,经过两轮筛选,最终形成了由总体、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特色7个一级指标,中小企业增加值等3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逐级等权法进行权数的分配,通过对指标值标准化处理,加权求和得到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值以及最终的总指数值。
6项指标高于基准年份
报告显示,2020年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值为118.86,相对于基准年2019年高出18.86%。七个一级指标中,“总体”“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特色”六个指标高于基准年份。
据了解,2020年青岛市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指数为100.66,较上年上升0.66%。其中,中小企业增加值发展指数为26.18,较上年上升4.70%;“四上”中小企业法人单位数发展指数为23.08,较上年下降7.67%;中小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29.12,较上年上升16.46%;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发展指数为22.29,较上年下降10.84%。
创新发展指数为145.98,较上年上升45.98%。其中,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发展指数为29.43,较上年上升17.71%;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29.55,较上年上升18.19%;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34.19,较上年上升36.76%;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52.81,较上年上升111.25%。
报告发布现场。
应重视绿色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指数为97.11,较上年下降2.89%。其中,单位增加值用电量发展指数为33.82,较上年上升1.47%;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发展指数为31.91,较上年下降4.2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发展指数为31.37,较上年下降5.90%。
此外,协调发展指数为116.94,比上年上升16.94%。其中,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发展指数为20.11,较上年上升0.57%;中小企业上市挂牌总数发展指数为20.90,较上年上升4.48%;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发展指数为23.94,较上年上升19.6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发展指数28.16,较上年上升40.7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发展指数为23.83,较上年上升19.15%。
开放发展指数为109.10,比上年高出9.10%。其中,中小企业进出口总额发展指数为18.13,较上年上升8.80%;中小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发展指数为16.75,较上年上升0.51%;中小企业出口额发展指数为19.17,较上年上升15.00%;中小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发展指数为16.85,较上年上升1.11%;民间投资在建项目数发展指数为19.94,较上年上升19.63%;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比重发展指数为18.25,较上年上升9.52%。
共享发展指数为107.03,较上年上升7.03%。其中,中小企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发展指数为27.86,较上年上升11.44%;中小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发展指数为27.88,较上年上升11.50%;中小企业税收收入占全市税收比重发展指数为23.02,较上年下降7.92%;新登记中小企业户数发展指数为28.28,较上年上升13.11%。
特色发展指数为155.23,较上年上升55.23%。其中,瞪羚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58.33,较上年上升133.33个百分点;制造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数量发展指数为35.44,较上年上升41.77%;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数量发展指数为30.21,较上年上升20.83%;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数量发展指数为31.25,较上年上升25.00%。
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
报告也为青岛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给出了一系列对策。
政策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政务发展环境,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注重政策的落实效果。继续深化实施“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融资方面,推动数字金融的应用,探索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减少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依托银行、创投风投、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服务机构,为供应链金融创新、信息共享、非标资产交易等提供平台和路径,引导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对接平台,推动建立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有效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积极推动创新新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工作。
此外,紧抓RCEP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青岛面临日韩的先天优势,分产业、分类别、分产品做好中小企业的服务对接,推动出口的增长,扩大对外开放。联合商务、工信等部门,加快建立贸易与投资摩擦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可能引起贸易摩擦的行业跟踪、预测,及时发出预警。从稳定制造业供应链、产业链和提升制造业本地配套率出发,引导鼓励中小企业投资。
推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生态建设
聚焦青岛市未来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报告还建议,鼓励大企业建立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推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生态建设,推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作,打造产学研对接的新型产业创新模式。以工业互联网为契机,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数字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智能金融服务等方面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小企业园创业载体平台作为创新资源汇聚的平台,将载体平台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集聚优势进行整合,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效率。
树立“稳定中小企业发展,就是稳定就业”的意识,深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内容,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服务重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民营及中小企业营造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高端人才创业,将自身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引导企业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吸引和留住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骨干。
与此同时,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青岛特色的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方式。研发、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工业用水节约和循环利用,提升工业用水的生产力;引导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