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面启动创建国家首批“千兆城市” 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
青岛全面启动创建国家首批“千兆城市”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工业、交通、教育、医疗等应用场景,提速工业互联网发展,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身处青岛的医生能为远在两百多公里之外的病患实施手术,这种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能成为现实,突飞猛进发展的5G网络扮演了关键角色。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在青岛落地开花,青岛已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千兆城市”,目标到2021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重点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达到并超过千兆城市评价标准,入围国家首批“千兆城市”。
“双千兆”网络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能向单个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今年3月,为加快推进全国“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并首次提出《千兆城市评价指标》。只有在“双千兆”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皆达标的城市,方能“晋级”成为“千兆城市”。到2021年底,全国将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
“‘双千兆’网络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全国主要城市都已经瞄准‘双千兆’网络建设发力。青岛通过创建‘千兆城市’,要进一步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让更多新技术创新应用在青岛铺开,激活青岛数字经济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青岛率先布局5G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为“千兆城市”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目前,青岛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已超过80%,建成5G基站超过1.5万个,在家电、采矿、电力、物流等行业形成一批5G创新应用。海尔和中国移动联手打造的5G+AR眼镜在现场辅助装配场景中的应用,以及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和中国电信联手打造的“5G+北斗智能巡检无人机”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
据悉,以“千兆城市”创建为契机,青岛将进一步强化场景应用。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工赋青岛”专项行动,扩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满足企业快速“上云用平台”的需求;聚焦城市管理领域,加快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聚焦民生领域,推动“双千兆”网络与教育、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提升对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的网络支撑能力,满足行业互联网使用和管理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此同时,“千兆城市”建设涉及光纤光缆、芯片器件、网络设备等信息和软件制造,这些都是青岛重点发展的产业。借力“千兆城市”创建,青岛要打造形成“双千兆”网络战略性产业聚集区,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规模,培育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
据了解,目前市政府已通过“千兆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对照国家“千兆城市”评价指标,围绕加快网络设施建设、鼓励千兆网络应用、优化网络建设生态三大方面,提出了16条措施及任务分工,加速缩小差距。
根据方案,在加快网络设施建设上,加强5G基站和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5G基站监管与保护措施,提升网络支撑能力。在鼓励千兆网络应用上,开展“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示范,支持4K应用示范小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500Mbps和5G用户占比。在优化网络建设生态上,落实公共设施免费开放,加大清理规范5G基站转供电加价工作力度,降低商务楼宇租赁费用,降低基站和通信机房建设成本,简化基站和通信机房建设审批流程,保障用户自由选择通信运营企业,开展基站电磁辐射知识科普活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