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凝心聚力读书会 |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听政协委员讲述......

2021-06-09 12:31    青岛政协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化委员读书活动,引导政协委员学党史、固初心、践使命,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向全体政协委员推送了一批党史学习书目,并推出【凝心聚力读书会】栏目,择优推送委员读党史心得与感悟。欢迎广大政协委员踊跃投稿。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杰作,合唱曲及后来改编的钢琴协奏曲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共同被当作中国的“音乐名片”。

冼星海起初写作《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仅花了六天的时间。延安当时只有三四把小提琴以及三弦、二胡、笛子等民间乐器,有几个低音胡琴是由汽油筒自制的,冼星海甚至还把学生李焕之的一只瑞士产的大塘瓷缸装上一些勺子制作成特别的新式打击乐器。冼星海因陋就简,写了非常简朴的伴奏总谱。

——青岛市政协委员张彤讲述

01

诞生

在阅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冼星海专辑》(一二三卷)时,我重温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杰作,合唱曲及后来改编的钢琴协奏曲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共同被当作中国的“音乐名片”。但冼星海起初写作这部作品仅花了六天的时间。延安当时只有三四把小提琴以及三弦、二胡、笛子等民间乐器,有几个低音胡琴是由汽油筒自制的,冼星海甚至还把学生李焕之的一只瑞士产的大塘瓷缸装上一些勺子制作成特别的新式打击乐器。冼星海因陋就简,写了非常简朴的伴奏总谱。

《黄河大合唱》最初的版本就包含着《黄水谣》和《黄河怨》两首带有沉郁、苦难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女声独唱《黄河怨》,音调悲惨缠绵,冼星海形容它是“含着眼泪唱的一首悲歌”。与此前的许多群众歌曲不同,《黄河大合唱》在使用民间旋律、表现豪迈激昂情绪的同时,也自觉地运用和声技法,借鉴了十八、十九世纪清唱剧的结构形式。但与此前黄自创作过的清唱剧《长恨歌》相比,《黄河大合唱》则带有更强的民众性。在救亡歌咏运动中,这部作品无疑是出众的,冼星海认为它除了有伟大的气魄也有技巧,除了提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也充满了美和愤恨、悲壮的情绪。[见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

02

演奏

1939年4月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这部合唱曲首次正式演出,由邬析零指挥,演出效果非常之好,它的名气在延安迅速提升。当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大礼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公演,这次由冼星海本人指挥,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同志站起来大声说好,随后紧紧握住冼星海的手,星海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见李焕之《我与黄河的不解之缘》,载《人民音乐》1999年第3期。]

初期的鲁艺明确地表明是一个“国防教育机构”,在办学上也同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音乐方面,冼星海认为,鲁艺是“向着中国新兴音乐的大路迈进”,鲁艺一周年时冼星海撰文,不仅赞颂了一年来鲁艺在音乐教育和创作上的成果,还特地比较了鲁艺与欧洲音乐学院,他说:“欧洲最初的音乐教育学校是意大利的圣玛利院,它建立在1537年;法国的国立巴黎音乐院,它建立在1784年;德国的柏林音乐院,它建立在1822年,我们鲁艺虽然建立在1938年,但是如果我们理解自己的光荣职责,教职员都能努力去进行组织教育工作,扩大学院的影响,我们鲁艺是不可限量的。”显然,在冼星海的心目中,尽管处于抗战的非常时期,他仍希望自己所工作的学院能够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03

唱遍全国

《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抗战文艺作品的最强音,重庆、桂林等地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经常组织演出《黄河大合唱》,1941年初重庆音乐界在新生活运动总会广场举行千人大合唱歌咏会,由郑志声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这为冼星海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940年还有四川一家学校高薪聘请他去任教,但遭到冼星海的拒绝。

04

坎坷创作

1940年5月,冼星海接到一份任务,是与袁牧之一起去苏联为电影《延安与八路军》作后期,他们5月11日从延安起程,在西安停留近半年后,由兰州经乌鲁木齐、阿拉木图转程抵莫斯科,此时已近1940年年底。

在西安停留时,冼星海曾写作了一些作品,在一封给妻子钱韵玲的信中他说:“最近写的歌曲,都不是救亡的,全是民族形式的东西,钢琴曲和管弦乐曲很多,我想出版后寄给你,有几个曲是写明赠给你的,像过去我写的那三首抒情曲一样。我在这一两年来都想创作较大的管弦乐曲,巩固新音乐的基础。”在抵达苏联后,冼星海终于有了比较多的时间,可以创作一些大部头的作品。1941年初,他完成了多年前就动笔的管弦乐《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总谱前,他用俄文写着“此作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同时他也开始给《黄河大合唱》重新配器,补写了序曲与管弦乐队伴奏总谱,声乐部分的声部更是达到了七八个之多。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开始构思写作《第二交响曲》。

1941年9月德军围攻莫斯科,冼星海在当局的安排下撤离至阿拉木图,他们原想从蒙中边境返回中国,但没能实现。1942年,袁牧之与冼星海一起受聘去乌兰巴托中工俱乐部任教,9个月后又返回阿拉木图。1944年应聘赴哈萨克库斯坦那依城,筹建国立音乐馆,此后他一直居住在库城,直至1945年5月身染重病,当年10月30日,医治无效憾然离世。

冼星海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心中充满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党领导抗战的信心,所以创作出了表达民族与时代先声的不朽之作,这一点永远值得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学习。

委员简介

张彤,1975年生,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现任《青岛文学》副主编,第十三届青岛市政协委员。出版有《曲终人不见——中国新音乐历史中的十位音乐家》《青岛艺术史·影视卷》《青岛电影史话》等,在《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多篇,小说作品见于《清明》《山花》《湖南文学》《芒种》《广州文艺》等。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增长33.7% !前5个月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3156.4亿元

2021-06-09    青岛新闻网

​城际铁路联通四邻!十大重点项目官宣 出行将更便捷

2021-06-09    青岛晚报官微

做强实体经济 叫响青岛制造|新金花,书写新传奇

2021-06-09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青岛人,这8条公交线路调整,看看有你常坐的吗?

2021-06-0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早知道|红岛蛤蜊节暂停举办 今起三天都有雨 北部高温缓解

2021-06-09    青岛新闻网

青岛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荆会平6月10日14:30做客民生在线

2021-06-09   

2021年6月8日0至24时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1-06-09    青岛卫生健康

青新高速一轿车自燃,还伴有三次爆炸,关键时刻三位热心司机出手了

2021-06-09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