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营企业家主力军作用,壮大民营经济,青岛有“新打法”
壮大民营经济,青岛有“新打法”
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解难题、增信心、鼓干劲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1日讯 今天上午,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提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措施,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解难题、增信心、鼓干劲。
这是一次动员会,全面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掀起新一轮民间投资项目建设热潮。这也是一个新起点,青岛将以新打法、新思路、新要求,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让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创业。
民营经济动力十足
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青岛民营经济的逆势而上有目共睹:全年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36.22万户,同比增长14.84%,创业密度稳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9.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96家,较上年增加567家;新增上市民营企业9家,过会8家,创历史之最……
其中,民间投资又格外亮眼,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7.5%。今年前四个月,民间投资增长延续了这样良好的态势,华为、腾讯、复星国际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惠城环保、蔚蓝生物、万洋集团等一批民间投资新项目加速落地。
作为经济“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发展动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经济走势和城市间竞争格局,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众多城市“十四五”时期的关注焦点。从全国来看,目前明确提出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既有同在万亿GDP俱乐部的青岛、宁波、长沙、泉州等城市,也有温州、台州等老牌民营经济重镇。
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先进城市相比,青岛民营经济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大型民企相对偏少、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等。不过,青岛的优势也相当明显,比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比如推进民营企业创意创新、设立全国首家民营中小企业大学等新打法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青岛还需要再加把劲儿,让民营经济跑得更快更远。
倾听民营企业家心声
壮大民营经济,青岛一直在做,今年与以往有何不同?
这一次,青岛更加强调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会上审议通过了市政府民营企业家经济顾问建议名单和《青岛市企业家日暨企业家宣传周活动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青岛首次专门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市政府经济顾问,相关人选在向社会公示之后将进行正式聘任。这些民营企业家来自于生产经营一线,对当前企业所需、所盼、所困有更直接、更准确的感受,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更快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除了邀请民营企业家为政府出谋划策,青岛还将强化领导干部主动下沉到企业一线,倾听民营企业家所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零距离”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聚焦实事创新打法
这一次,青岛的打法也有所变化,抓项目落地、抓要素供给、抓新经济成为招牌动作。
今年,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将重点发力11项工作,包括不折不扣贯彻“项目落地年”要求,用抓项目的思维和方式推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打造壮大民营经济新攻势、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胶东经济圈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三大引擎”;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坚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供给,狠抓落实政策,着眼精准“滴灌”,建立政策辅导制度等等。
这些举措不是空泛的,而是聚焦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实事,通过保障生产要素、创新服务等方式,精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具体而言,在融资方面,青岛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母基金在青设立子资金,已取得实质进展。在土地方面,加快解决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力争2021年底基本完成化解工作,同时开展企业用地需求调研,保障企业发展用地用房。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民营经济局经过联合调研,拟于近期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用地的相关政策,政策力度可以说全国领先。
在新经济方面,青岛还将加快数字转型,培育一批领军企业,特别是围绕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今年的全市民营经济目标明确提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4600家,培育20家隐形冠军,新增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瞪羚企业20家,培育认定5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快速崛起的民营经济,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