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畔 它用"十大创新"为全球自动化码头树起"中国方案"
青岛新闻网4月28日讯(记者 陈志伟 刘倩倩)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映入眼帘。偌大的码头和堆场生产作业行云流水,却无一名工人在现场。
我们看到,蓝色自动化桥吊矗立码头,从来自全球的巨轮上高效有序地装卸着集装箱,高速轨道吊在堆场上往来穿梭,自动导引车流转自如,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轻巧抓起、精准堆码,被集装箱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最早我们是从2013年10月开始组建项目组,2017年5月1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张卫告诉记者,从立项到投入商业运营,研发建设人员仅用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常规需要6-8年的研发及建设任务。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
作为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自动化码头,也是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持续稳步提高,目前平均单机效率达到36.2自然箱/每小时,最高达到47.6自然箱/小时,全面超越人工码头,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自动化码头高50%以上。
目前,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共规划建设6个泊位,岸线长2088米,码头前沿水深-20米,可停靠24000TEU集装箱船,设计年吞吐能力520万TEU,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之一。从规划设计到建成运营,全部由山东港口青岛港通过自主开发完成,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高质量发展“青岛模式”,在全球自动化码头领域制高点上树起了“中国方案”、“中国效率”的旗帜。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正在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实现了五项突破、十大创新。
他们研发了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以信息物理系统理论、技术和方法为支撑,采用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云计算、模糊控制、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协调上百个生产要素,实现了对码头作业的全流程智能调度和智能化高效管理,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们在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研发了小容量、长寿命、高功率的AGV动力系统和循环充电模式,电池系统重量从13吨减为2吨,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是目前全球重量最轻、唯一续航时间无限制的AGV,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全球首创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自动防风技术及系统,能精准定位自动锚定装置和自动控制程序,实现了所有大型机械可在2分钟内自动锚定,破解了港口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世界性难题,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俯瞰。
全球首创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旋锁技术及系统,运用视觉识别和AI技术,实现锁垫、锁孔精准识别与探测,研发了拆装锁专用属具及相应控制程序,实现了机器人自动拆装扭锁。获中国港口协会发明一等奖。
全球首创氢动力轨道吊技术及系统,首次将氢动力引入港口大型机械,每作业一个标准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5公斤、二氧化硫排放约0.11公斤,按照码头年300万标准箱吞吐量计算,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640吨。
全球首创非等长后伸距自动化桥吊,桥吊后伸距减少12米,设备自重降低50余吨,陆侧轮压降低6吨,优化了结构布局,降低码头土建成本和设备运行维护成本。
世界大型集装箱船舶停靠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
全球首创高速轨道吊双箱作业模式,通过优化堆场作业流程和堆码策略,研发了相应的堆场作业调度和设备控制功能,构建了高速轨道吊双箱吊具作业模式,进一步减少高速轨道吊在场端与场间装卸作业的循环时间,提升堆场作业效率20%。
此外,全球首创无人码头智能监管系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自动控制等技术,构建了码头智能监管体系,实现了码头无人、顺势、高效、智能化监管。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全球首创码头物联网可视化运维平台,运用工业互联网和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实现对现场全面实时监控及异常事件智能预警,为码头生产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支撑。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貌。
与此同时,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还构建了基于企业云架构的双活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分布式等技术,构建一整套基于企业云的应用基础架构,双中心之间具备零停顿、自动切换能力,满足智能化码头调度系统和设备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为无人码头生产系统提供高可用、高可靠的信息化支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