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今年高企总数力争超过4700家 新版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来了
《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3.0版)》印发,将打好5大攻坚战,完成39项具体任务
青岛今年高企总数力争超过4700家
近日,青岛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3.0版)》印发。根据方案,我市将全力打好人才、资本、产业、平台、服务5大攻坚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方案“锚定”了39项具体任务,争取到今年年底,我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新增25家、总量超过370家;新增科技领军人才255名以上、科技服务人才125名以上;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新增3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00家、总数超过4700家;新增上市或过会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方案提出,组织开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招才引智名校行”等活动,立足产业、企业人才需求引进人才;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市级项目资助以股权投资方式予以支持;举办各类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成立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发展联盟,增强人才供给,深化产教融合。
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
激发人才活力潜能。推进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制”改革,提高企业项目获奖比例,优化异地评审模式;探索设立“产业突出贡献奖”,对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等国内同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可直接提名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出台发布人才服务清单,实行人才服务“一站式”办理;推进外国人来华管理工作改革,出台外国人在青工作管理办法,向自贸区、上合示范区、高新区赋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权限;开展外国专家换用汇便利化试点,优化外国人才换用汇办理流程。
加码资本助力创新
创新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积极推进创投风投中心建设;做好“创投风投十条”兑现,制定创投风投扶持政策2.0版,在支持早期投资、健全行业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索更多元措施;完善创投风投与产业项目双向对接机制。
2020年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
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挥科创母基金和各类基金作用,加快基金投出用好;建立科技信贷“白名单”,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700亿元以上;推广“投(保)贷联动”等科技金融产品;实施基金招商,促进优质项目落地青岛。
提升金企对接服务。发挥金融辅导员、科技金融特派员作用,组织全市12个区(市)、功能区及37家金融机构开展项目对接,摸排企业需求,提升融资效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扩大“金企通”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效用,全年新增放款60亿元。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培育科技型企业。争取年内高企再增300家、总数超4700家;建立上市培育库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邀请知名证券机构提供辅导,争取年内新增上市或过会高企6家以上;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首台套”、创新产品首购、风险补偿、大型仪器共享和科技创新券等支持政策,带动提升研发投入。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聚焦关键领域布局重点研发专项,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局区(市)会商专项,叠加市区两级政策资源,推进科技产业项目、高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
推进重点科技项目。加快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落地,推动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青岛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飞秒医疗装备产业园、新型海上风力发电、“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蓝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打造一流科技园区。加快统筹“一区多园”建设;支持高新区、蓝谷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布局建设科教产融合园区,支持崂山国际创新园片区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建设特色专业化园区,支持驻青高校建设技术转移转化基地。
推动科技惠及民生。加强医疗科技创新,入库培育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家以上,支持重组疫苗研制等原创性一类新药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温全自动生物样本智能存储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产品。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项目,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推动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投入运行,加快建设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争取中车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年底前主体完工;加快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建设。
争建大科学装置。支持建设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推进海上综合试验场项目加快立项,年内陆域试验基地开工建设。
布局产业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共同体等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支持设立以产业技术研发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在青转化;建设青岛产业研究院,为创业者提供智库支撑。
提升科技服务
推进科技管理改革。采取竞争立项、定向委托、组阁揭榜等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分类评价研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深化孵化器提升行动,推动海创汇、华夏基石、春光里、创业黑马等机构放大平台效应,形成“众创孵化加速”的机制,再打造2-3家标杆孵化器;打造创业创新街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半岛科创联盟”等平台,开展产学研线上线下对接活动200场以上;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搭建“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业超市”,市场化运营建设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打造海洋专业孵化器。
强化国际科技合作。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进中德青年科学院建设,深化中德青年科学家合作交流;推进青岛中日科学城成果转化,建设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认定首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依托全国学会资源举办会展、赛事活动,构建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青岛样板”;高标准举办第二届“青岛创新节”;聚焦行业细分领域举办科创沙龙系列活动;强化科普宣传,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