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长前来站台!山东高规格大会致敬科技创新,青岛站C位!
对待科技创新的态度,就是对待未来的态度。
4月16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用这样一场高规格的盛会,释放出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科技观”,和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的决心和“姿态”。
在这场盛会上,山东迎来了一位“重磅嘉宾”——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围绕“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步伐”,王志刚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详细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和主要进展,提出了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路举措。站位高、落点实,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为山东上了一堂系统全面、精彩生动的科技创新“辅导课”。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决定发展。有没有未来,能不能高质量发展,关键看科技创新怎么样。
正如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会上所说,进入新发展阶段,山东要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最重要的是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第一动力”。步入新发展阶段,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
面向“十四五”,山东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作为走在前列的七个方面发展目标之一,提出了一揽子工作举措,努力实现从教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将山东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
作为山东经济的龙头,理应是山东科技创新的龙头。在这次盛会上,青岛再次站在了“C位”——
全省共273个项目(人选)获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青岛共92项成果获奖,全省占比超三分之一,稳稳地站在全省科技创新“第一梯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捧回”最高奖,更使青岛的获奖“方阵”增添了“分量”。青岛获奖的项目体现了探索前沿创新的策源能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产学研转化能力,凸显了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也闪耀着科技服务民生领域的光芒。
这不仅是青岛“过去”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的体现,更是未来青岛挖掘科技创新潜力的希望,是新发展阶段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01
一场高规格的盛会
一年一度的省科技奖颁奖是一场科技界的“盛宴”,也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盛事。
今年尤为如此。当创新被史无前例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成为“国策”,加码布局科创引领发展成为前排省市不约而同的选择。
对于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的山东来说,将科技创新摆上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的中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更是发展的“最优解”。
事实上,过去五年,山东已经享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红利”。“十三五”期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1%,比201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省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已突破5亿元;全省高企突破1.46万家,是2015年的3.75倍;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6位,青岛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第10位……全省科技创新正由“量”到“质”、由“形”到“势”发生转变。
但山东依旧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十四五”时期,山东吹响了加快科技自强自立,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的号角,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领跑,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确立特色优势。
这就是山东举办这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现实“语境”。
在这个时候举办的大会,是给山东发展“承上启下”:在奖励前瞻性重大原创成果、奖励引领原创性科学研究的战略科学家、奖励扎根高精尖产业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也明确释放着科技创新的前沿信号,为“后继者”提供参考方向,它昭示着山东正以超常规举措构建全域创新体系,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强力引擎。
02
排头兵,青岛
作为全省科技发展的“排头兵”,青岛在此次颁奖上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
最亮眼的要数刚刚斩获2019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的李华军,再次斩获了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这让青岛的获奖名单显得格外有“分量”。李华军长期从事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1次。
这是青岛第4位摘得省科技最高奖的海洋领域专家。自2014年以来,青岛已先后有5名科技工作者斩获省科技最高奖: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2016年度)、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史伟云(2017年度)、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吴立新(2018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2020年度),5名获奖者中有4人来自海洋领域。
李华军斩获省科技最高奖背后,是青岛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的海洋科研实力。这既是青岛获奖的“分量”,也是青岛在的责任所在。
对发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来说,现代海洋产业是不能忽视的“抓手”。建设海洋强省、建设海洋强国,青岛必须“站出来”“顶上去”,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海洋科技、人才等优势,找准海洋优势转化的科学路径,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把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海洋经济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作出与城市拥有的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贡献。
而从获奖数量上看,青岛则延续了近几年在全省科学技术奖中的表现:
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岛获奖项目42项,占比约三成;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岛获奖项目52项,占比超三成;
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岛获奖项目66项,占比33.8%;
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岛获奖项目100项,占比超四成;
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岛获奖项目为92项。虽然数量上不如2019年度“辉煌”,但在疫情影响之下,这个数量依旧远超2018年度,延续了总体上涨的势头,保持在全省科技创新“第一梯队”;92个获奖项目中有74项由青岛牵头完成,占比达81%,“含金量”不可谓不高。
如果要把青岛放到全省科技创新坐标系中考量,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就在昨天,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公布,青岛有两项成果在列: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国产民用航空轮胎成功装机试飞”、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前者建立了国内最先进的航空轮胎测试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国产大飞机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后者填补了我国高铁和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增强了我国轨道交通国际竞争力。
这些推动产业发展的成果让我们更加坚信,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社会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同时,产业的发展也会“反哺”科学技术,使之“更高、更强”。从这个角度上讲,青岛取得的成绩背后,也孕育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加速起势。
03
孕育未来
省科技奖最高奖李华军反复强调,科技创新必须在产业中应用,否则就没有意义。这正是青岛获奖项目的突出特色。
以最高奖为代表,根植于青岛这片创新沃土萌芽、生长、壮大,获奖项目身上都带着青岛“烙印”,与青岛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翻开此次获奖项目名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绿色化工、高效农业和医养健康等分布在山东省“十强”产业领域的成果高达70项,占比青岛获奖项目总数的76%。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车四方牵头完成的“高速列车气动造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建立了高速列车气动造型研发制造平台,在和谐号、复兴号及高速磁浮列车等系列高速列车应用,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8亿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现代海洋领域,青岛海洋产业优势充分凸显,涉海项目全部由青岛单位牵头完成,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和中科院海洋所分别在海洋活性气体界面及海洋腐蚀、海洋真菌等领域取得基础性研究突破,拿下四项海洋领域的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医养健康领域,青大附院联合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多发地方病痛风临床研究,创建了国际最大单中心痛风样本库和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痛风病精准诊疗体系,诊断准确率达95%,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论是专注于前沿创新、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自然科学奖,还是扎根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速的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青岛的获奖项目既引导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也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而洗衣机、痛风诊疗、高铁等项目覆盖了百姓穿衣、看病、出行等生活需求,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福利”,创新成果正在“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企业本身就是市场和产业需求的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最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获奖项目与产业结合紧密,一定意味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突出。在此次省科技奖的评选中,青岛企业依旧是“C位出道”:
在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青岛有35个获奖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占全市牵头完成项目总数的55%,这一比重比去年提高了51%;更进一步看,在青岛单位牵头完成的8项一等奖项目中,一半为青岛企业牵头完成。
不可忽视的是,在获奖青岛企业中,上市及拟上市高企的“引擎”作用十分明显。青岛中加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项目开发了系列化变频调速一体机产品,实现了煤矿重型装备传动技术升级换代,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90%,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项目则打破了国外品牌在内窥镜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美国,获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科技从来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创新诞生于实际需求中,又“反哺”于产业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青岛的获奖项目不仅代表着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也能与产业发展和实际应用合作,“舞”出了相互成全、共同发展的脚步。
作者 |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