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氤氲书香也是城市竞争力

2021-04-09 07:21    青岛日报

王学义

“这个城市的书香气越来越浓,也越来越深入了。”这是青岛如是书店联合创始人安东的感受。让他感慨的不是盛大活动,而是细节方面的变化。比如,越来越多的社区主动联系作家一起做读书会;书店成为很多新建小区的配套设施;莱西某村很重视阅读,在村里建了图书馆,村民们读书兴致很高。

书香氤氲的背后,是青岛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投入。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青岛市财政持续投入资金共计2200余万元,支持打造“书香青岛”,完善全民阅读体系。“十四五”开局之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近700万元,继续支持全民阅读。这些投入显然是值得的。在近年来的全民阅读排行榜中,青岛的身影引人注目。比如,2019年青岛城市阅读指数位居全国第四,排在深圳、苏州和北京之后。过去常常有人说青岛是“文化荒漠”,而现在相关数据足以对其进行纠正——你见过书香里的“文化荒漠”吗?

书香,不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城市竞争力。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渐趋白热化。而站在人才角度来换位思考,选择扎根一座城市,必须考虑多种因素。而越是高层次人才,就越注重书店、图书馆等文化因素。一方面,这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闲暇时去看看书、听听讲座,能愉悦身心,增加新知,也能扩大朋友圈。另一方面,这跟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2020年7月,一项《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环境水平的测度与分析》报告,将图书馆指标单列出来,指出图书馆数量与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再结合其他数据看,深圳和东莞颇具代表性。两地在乡镇、街道、社区等各级图书馆的数量和布点上遥遥领先。两地都有大量年轻外来人员,图书馆等知识资源密集场所,成为他们寻找归属感、充实自己的重要空间。在这里,年轻人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学习能力,也为城市发展积攒了后劲。特别是东莞在2008年后能从制鞋等传统制造业密集地,转型为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离不开对高校研发机构、职业技能人才的吸引和培养,而图书馆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进而言之,书香是涵养创新能力的土壤,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知识升级以及产业转型。从国外经验看,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一座城市爱不爱读书,差别或许不太明显,但到了科技创新驱动阶段,差距就会迅速拉大。

应该说,青岛在全民阅读方面的进步令人欣喜。但也要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让图书馆等更好地扎根,让资金发挥更大效能,让“书香青岛”成为文化品牌的同时,也给城市集聚更多新动能。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添彩会客厅 筑基桥头堡!青岛日报访平度市委书记谢兆村

2021-04-09    青岛日报

图个明白|胶州: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全力为机场转场“保驾护航”

2021-04-09    青岛新闻网

大手笔!国信集团拟68亿元入主国融证券,青岛金融版图布下关键一子

2021-04-08    青报观象山

【青青岛观察】资产从5000万到206亿 这家公司用了3年时间

2021-04-09    青岛新闻网

发布家居行业全链数字化转型方案 卡奥斯青享云赋能家居未来

2021-04-09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坚守36年 王印庚带领团队做渔业科技一线的“水产卫士”

2021-04-09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青岛早知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青岛推出79条“放管服”新招实招 今天青岛最高温21℃ 周日雨水来袭

2021-04-09    青岛新闻网

又一重点民生工程落地 青岛西海岸市民中心竣工

2021-04-08    大众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