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深再牵手!这次聚焦热得发烫的“5G+工业互联网”,发力点是产才协作!
“5G与工业互联网、AI,将以三足鼎立之势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的这句话,精准道出5G与工业互联网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而两者融合发展,让5G最大程度上满足工业大数据传输需求和工业领域大量即时处理需求,将进一步加速工业生产的数字化、柔性化、虚拟化、远程化,其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令人瞩目。这也让“5G+工业互联网”,成为众多城市竞相角逐的新赛道。
面对激烈的角逐赛,剑指“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与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先地区”的深圳再次牵手——要在产才融合上做“竞合”。
3月30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成立,同步启动青岛·深圳“5G+工业互联网”产才协作行动。青岛市14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近300位专家成为首批联盟会员,其中更是涵盖了首批近30位深圳专家。
当然,联盟成立不仅是要为青岛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汇聚智库力量,更是与深圳在“5G+工业互联网”产才融合上,要做一篇关于合作共赢的大文章。
01
所见略同,青深发力“5G+工业互联网”
对于近两年来互动频繁的青深两城而言,城市间的携手合作似乎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从干部交流到企业家往来,从产业合作到投融资互动,而这次,两座城市将“共向发力”的落脚点选在了“5G+工业互联网”。
除了城际互动的一脉相承、深化拓展,“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更是与两座城市未来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青岛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雄心”不言而喻,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崛起的重大机遇,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短短一年时间,变化和成果令人瞩目,一个丰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加速形成。
2020年,青岛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3.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6%,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7%,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围绕12大类63个细分小类,分行业、分领域发布1300个“工业赋能”场景。
根据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和应用的共性需求,青岛打通数据通道,互联网络建设提速,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5万个。有了5G加持的青岛工业互联网,目前已经在轨道交通装备、家电、轮胎橡胶、农业等产业领域大展拳脚。
而作为先锋示范的深圳,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自然不甘居人后。在国家工信部公示的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中,青岛本土原生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在15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居于首位。而深圳更是有华为、富士康和腾讯的三家平台入榜。深圳打造创新驱动、应用引领、生态活跃的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先地区的蓝图正逐步实现。
在青深两座城市“5G+工业互联网”成绩单背后,我们不难看出两座城市相通的产业认知和发展逻辑——要集聚更多的“5G+工业互联网”资源要素,打造产业生态,加速从先进技术研发到应用场景落地的周期,为城市发展助力赋能。
而在去年9月青岛召开的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暨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上,《上海深圳青岛生态共建联合宣言》也早已明确3座城市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共享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加快开放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合作;加强三地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融合等领域的合作共识。
基于这些共识,青岛与深圳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再牵手”,自然水到渠成。
02
集聚一批会“点金术”的人,促成产才融合
5G和工业互联网,一个关系着数字经济的基础,一个代表着实体经济的升级,而二者的融合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但,如何掌握“5G+工业互联网”这场竞技赛的“金钥匙”?关键词里一定少不了“人”这一元素。
“与传统的某一领域专家人才相比,‘5G+工业互联网’对于人才的定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一定不是简单的技术积累叠加,而是要求掌握跨领域、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同时有能力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于产业发展,将知识变为产值。”深圳市蜂群物联网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山大学副教授张晓峰形象地把这类人才称之为“会‘点金术’的人”。
这种“点金术”,换句话说,是产才融合。
作为“创新创意之都”,深圳不乏高端技术人才,而青岛作为制造业名城,胜在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备的工业门类。
青岛市人社局局长胡义瑛坦言,深圳数字经济发展成熟,产业链上集聚了大批人才,仅华为就集聚研发人员8万人,其中博士超过1万人。而青岛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成熟,同样在产业链上集聚了大批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
“青岛和深圳,两地的‘5G+工业互联网’有场景互换、通力合作、聚势而强的强烈需求,更在产才融合发展上有广阔的合作前景。”胡义瑛表示,这种资源互洽、优势互补,让青深两地的区域协作和行业协同成为必然。
今天上午,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率先宣告成立,联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搭建一个平台,集聚更多跨行业、多领域、上下游的专家人才,促进生态共建、协同创新,借此来提升青岛工业互联网的行业竞争力,实现上下游产业间的应用链接和跨界协同能力。
从构成看,该联盟除了近300位专家,更有140余家企事业单位。而在这首批专家中,更是有近30位深圳专家加入。
作为首批加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的“深圳人”,张晓峰对于青岛成立这一个联盟表示十分期待:
“青岛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这些都是广阔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作为来自深圳的行业技术人员,希望通过联盟的平台,为我们搭建起产业资源的链接。青岛希望集聚智库力量,而我们需要更多的青岛应用场景,双方的产才融合,势必能对两座城市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正向助力。”
03
打造“人才飞地”,相互借力
今天的活动现场,除了成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构建起一个庞大的青深两地“5G+工业互联网”专家信息库外,青深两地的“5G+工业互联网”产才协作行动也同步启动。
促成青深相互开放工业赋能场景清单,相互开放数字化企业和专家资源,引导两地专家参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改造诊断,对经专家诊断适合转型改造的,青深相关行业协会和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积极协调青深企业和专家加强合作,支持两地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当然,在两地“5G+工业互联网”产才融合方面工作早已开始进行。青岛市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路玉军表示,依托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目前青岛已经在深圳发布工业赋能场景1300余家,拜访企业和商协会70余家,汇集工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合作需求50余项。
“此次行动启动后,我们也计划放大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与深圳相关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青深专家库相互开放,以青深协会协作、专家协作为切入点,聚焦两座城市间的产才协作、人才培养。”
青岛市新动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李生表示,今后将逐步形成青深产才协作常态机制,发展“人才飞地”模式,用好外力,加快青岛数字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数字产业专家参与青岛市制造业转型,推动青岛产业数字化。
青岛与深圳禀赋各异,优势天然互补,合作空间巨大,“5G+工业互联网”产才协作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只要相向而行,相互成全,一定可以走出一条新路。
(作者 | 任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