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说再见!青岛港客运站
2015年5月29日,
青岛邮轮母港国际客运中心正式启用,
青岛港客运站的使命终结。
如今时隔6年之后,
青岛港客运站面临拆除,
彻底宣告退场。
01
沉寂6年,即将拆除
青岛港客运站位于新疆路6号,1975年4月开工,1976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候船。
△青岛港客运站。(资料图)
2015年,按照青岛邮轮母港的总体建设规划,青岛港客运站将转型升级为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除继续承接日、韩班轮旅客以外,重点接待来自全球的邮轮旅客。
今天,主城君在现场看到,沉寂了6年之后,青岛港客运站启动拆除。
△青岛港客运站启动拆除。邢志峰 摄
△青岛港客运站楼体搭起脚手架。邢志峰 摄
02
地标性建筑,曾一票难求
始建于1976年的青岛港客运站,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的地标性建筑。
△八十年代初的青岛大港前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客运站建成后,最先开通的是青岛至上海航线。当时,为了买一张去上海的轮船票,很多市民甚至在车站外通宵席地等票,一度一票难求。此后,客运站陆续开通至广州、大连、烟台等多条航线,成为旅客进出青岛市的主要通道之一。
△2004年4月21日,在青岛港客运站码头,青岛至仁川的游客登船。(资料图,徐常青 摄)
据不少老青岛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坐船去上海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儿。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相对匮乏,而上海则是一个“时尚中心”,青岛市民两手空空乘船去上海,回来时总能大包小包满载而归。而不少生意人也会从上海带回皮鞋、毛衣等,转手到即墨路市场售卖,一时风气大盛,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风景。
△电影《爱情与遗产》里的“青岛港客运站”。(资料图,来源网络)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青岛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青岛港客运站开始了第一次转型:由国内客运班轮转向国外客货班轮,开发了日韩航线。客运站的货运功能逐渐替代上世纪80年代的客运功能,以集装箱货运为主,客运为辅。
尽管如此,作为比邻韩国最近的港口,青岛港在日韩海上航线方面仍承担着重要的枢纽功能。来回双程千元左右的票价,让不少在日韩打工的青岛人选择海上客运这种相对廉价的返乡方式。据有关数据显示,仅2014年,青岛港客运站全年接送旅客12万人,月均接送旅客1万人次。
03
纳入老城更新,迎来新生
2015年5月,青岛港客运站结束历史使命,根据当时规划,青岛港客运站将纳入到邮轮港城的整体开发建设。
青岛国际邮轮港的资源是国际级港城资源,这一片区如何发展,关乎青岛未来百年的走向,期间也历经了多次规划论证。
△青岛港客运站背靠青岛国际邮轮港区。邢志峰 摄
去年3月,邮轮港区核心区规划正式出炉,4.2平方公里的区域计划打造乐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区;去年底,市北区又提出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乐海坊为启动区,也是RCEP试验基地核心区的先开区,将重点建设“五中心一所一平台”。
在今年两会上,“加快中山路、馆陶路和邮轮母港区等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积极导入新业态,推进港城联动、老城复兴”,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可以预见,
在RCEP试验基地和老城更新的双重加持下,
青岛港客运站也将迎来新生。
老客运站的未来走向如何,
我们拭目以待!